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1)
2023(11960)
2022(9697)
2021(8731)
2020(6841)
2019(15568)
2018(15363)
2017(28749)
2016(15608)
2015(17714)
2014(17808)
2013(17638)
2012(16738)
2011(15741)
2010(15961)
2009(14607)
2008(14523)
2007(13063)
2006(12101)
2005(11510)
作者
(46339)
(38531)
(38320)
(36537)
(24899)
(18467)
(17276)
(15013)
(14962)
(13712)
(13560)
(12811)
(12594)
(12534)
(12171)
(12031)
(11474)
(11162)
(11105)
(10744)
(9990)
(9486)
(9355)
(8957)
(8747)
(8695)
(8552)
(8451)
(7787)
(7686)
学科
(79610)
经济(79533)
管理(38925)
(37236)
中国(30753)
(26400)
企业(26400)
方法(23988)
地方(23037)
(22183)
数学(20479)
数学方法(20363)
业经(18054)
(15763)
贸易(15746)
(15226)
农业(15031)
(14843)
(14545)
(14157)
(14080)
银行(14064)
(13811)
金融(13810)
(13786)
(13754)
环境(12501)
地方经济(11984)
发展(11195)
(11154)
机构
大学(234355)
学院(232764)
(105796)
经济(103766)
研究(92648)
管理(80328)
中国(71690)
理学(66669)
理学院(65732)
管理学(64808)
管理学院(64336)
科学(53251)
(52969)
(47591)
(47284)
研究所(42511)
中心(39873)
(37585)
财经(36999)
(36113)
(34979)
北京(34771)
师范(34716)
经济学(34578)
(33665)
(33124)
经济学院(30971)
业大(29746)
(29225)
农业(28987)
基金
项目(145084)
科学(115359)
研究(109437)
基金(105786)
(92076)
国家(91288)
科学基金(77137)
社会(73073)
社会科(69343)
社会科学(69326)
基金项目(54534)
(54118)
教育(48753)
(46745)
自然(45379)
自然科(44352)
自然科学(44343)
自然科学基金(43557)
编号(42622)
资助(42607)
(37933)
成果(36342)
重点(33421)
(32853)
国家社会(31670)
课题(31614)
发展(31516)
(31009)
中国(29534)
(29308)
期刊
(128807)
经济(128807)
研究(83365)
中国(54489)
(36984)
学报(34795)
(34613)
科学(34051)
管理(32276)
教育(29260)
(26918)
金融(26918)
大学(26908)
农业(25300)
学学(24826)
经济研究(21605)
财经(20092)
业经(19947)
技术(19178)
问题(18807)
(17637)
(15640)
世界(14744)
国际(14502)
(14098)
图书(11644)
现代(11587)
技术经济(11509)
(11353)
(10996)
共检索到38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水映  胡晓峰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施建刚  王哲  
文章利用1970~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结合三次函数型和对数函数型拟合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70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进程基本符合国际一般规律,即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正常发展;但由于认识偏差导致制度障碍,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并未表现出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在逐步缩小,而是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滞后值为12.31%。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推论:中国这种整体下移的发展路径导致经济发展的低效率,并降低城市化水平的饱和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志磊  
文章构建了城市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份-聚类分析法对全国31省(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等级。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差异呈扩大趋势;北京上海天津城市化水平优势明显,拉高了全国城市化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邦彦  马星  
关于中国城市化的测度存在颇多争论,关于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也存在不同意见,本文试图就这两点争论提出自己的判断,并以此为据,对被学者们忽视的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进行详细分析。另外,在谈论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程度时,人们往往只注重绝对的城市化率,忽略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我们认为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及各省区城市化水平的分析,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用非农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比较分析城市化发展水平更为科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熊俊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判断存在很大差异和争论,其根源主要在于许多研究者对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的相关统计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文章对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用于确立中国城市化水平国际比较基准的经济指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进行国际比较和测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要武  
采用衡量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典型模型 ,度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度 ,剖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力超  孙浦阳  
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诸多因素中,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首先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研究思路,探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的构建,力图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其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从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的综合得分发现,全国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各个地区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之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等方法反映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发现其内在规律,验证两者的相关性和现实性,研究发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明显优于西部落后地区,这种基础设施水平的差异最终影响到地区城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立建  陈忠暖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应相对其自身工业化发展水平而言,是城市化发展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要求,是城市化难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国际经验没有必然关系。通过构建测度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新模型,对三个层次的偏差绝对数和偏差相对数的测度。结果表明,农民进城是工业化提出了城市化的要求,农民工却是城市化滞后的充分表现,因此农民工及其家属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目标,没有农民工城市化将失去意义;与国家发布的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更加协调的统计印象相悖,无论以偏差相对数,还是偏差绝对数来衡量,相对于工业化(非农化),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在不断加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松林  李清彬  武鹏  
与传统文献把城市化滞后与服务业发展滞后分开解释不同,本文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得出,中国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双重滞后的根源在于交易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演进状态。长期低水平演进的交易效率导致"分工刚性",使得整个经济体长期停滞于低水平的分工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亦工亦农"的农民工难以向"全职非农"(完全分工)的市民转变;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自我提供服务,限制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然而,农民工促进城市工业的分工以及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分工使得工业化顺利进行。因此,这种分工结构一直存在意味着长期只存在工业化,而无农民工市民化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导致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双重滞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楼嘉军  刘松  李丽梅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集了2014年中国大陆27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的数据,对其城市休闲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制图分析了中国城市休闲化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而分析了影响这些空间差异形成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休闲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整体偏低;城市休闲化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斜条"状分布,且"胡焕庸线"两侧的城市存在明显的差异;地理环境、经济增长、交通条件和战略决策是影响中国城市休闲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曦  
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是科学、合理地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构建了以经济指标、公共服务指标和环境指标为核心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化质量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地区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程度,探求城市化质量和水平非协调发展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城市化合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的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本文认为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把握城市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坚持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就能实现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