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8)
- 2023(12416)
- 2022(10379)
- 2021(9680)
- 2020(7803)
- 2019(18176)
- 2018(18055)
- 2017(34207)
- 2016(17980)
- 2015(20568)
- 2014(20639)
- 2013(20451)
- 2012(19291)
- 2011(18127)
- 2010(18481)
- 2009(17249)
- 2008(16881)
- 2007(14915)
- 2006(13708)
- 2005(12940)
- 学科
- 济(105488)
- 经济(105401)
- 管理(46522)
- 业(43580)
- 方法(38657)
- 数学(34156)
- 企(33878)
- 企业(33878)
- 数学方法(33617)
- 中国(29779)
- 地方(25758)
- 农(22728)
- 业经(20579)
- 贸(18189)
- 贸易(18173)
- 学(17890)
- 易(17574)
- 地方经济(16007)
- 财(15545)
- 制(15403)
- 融(15400)
- 金融(15399)
- 农业(15318)
- 银(15073)
- 银行(15064)
- 行(14757)
- 发(14272)
- 理论(14082)
- 环境(13915)
- 和(12779)
- 机构
- 大学(271844)
- 学院(271678)
- 济(129428)
- 经济(127129)
- 研究(101594)
- 管理(100634)
- 理学(85362)
- 理学院(84372)
- 管理学(82900)
- 管理学院(82394)
- 中国(79230)
- 京(59290)
- 科学(57125)
- 财(55828)
- 所(51131)
- 研究所(46008)
- 中心(44043)
- 财经(43883)
- 经济学(41983)
- 江(39942)
- 经(39911)
- 北京(39024)
- 农(38828)
- 经济学院(37387)
- 范(36691)
- 师范(36394)
- 院(36056)
- 业大(33680)
- 财经大学(32440)
- 州(32207)
- 基金
- 项目(169730)
- 科学(135102)
- 研究(126892)
- 基金(124385)
- 家(107488)
- 国家(106664)
- 科学基金(91457)
- 社会(83992)
- 社会科(79902)
- 社会科学(79885)
- 省(64026)
- 基金项目(63412)
- 教育(58251)
- 自然(55520)
- 自然科(54292)
- 自然科学(54281)
- 划(54079)
- 自然科学基金(53314)
- 资助(52873)
- 编号(49692)
- 发(42160)
- 成果(41133)
- 重点(38773)
- 部(38675)
- 课题(35979)
- 国家社会(35948)
- 创(34927)
- 发展(34830)
- 展(34285)
- 教育部(33806)
- 期刊
- 济(152880)
- 经济(152880)
- 研究(91078)
- 中国(58915)
- 管理(41322)
- 财(40231)
- 科学(36839)
- 农(36796)
- 学报(35918)
- 教育(30967)
- 大学(28551)
- 融(28478)
- 金融(28478)
- 学学(26697)
- 经济研究(26573)
- 技术(26281)
- 农业(25526)
- 财经(23211)
- 业经(22501)
- 经(20297)
- 问题(19609)
- 贸(17280)
- 世界(16598)
- 统计(16175)
- 技术经济(15977)
- 国际(15806)
- 业(14358)
- 策(14168)
- 商业(12877)
- 决策(12816)
共检索到431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姜旭朝 丁昌锋
本文主要回顾了从雁行模式到中国双头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发展 ,对中国双头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否成立的理论基础———龙头产业进行了重新定义 ,并对龙头产业的判别标准———贸易特化系数 (TSC)是否有效进行了探讨。在对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达到经济转换点的问题进行论述之后 ,本文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构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元璋 余友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刘瑞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转型 气候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仇焕广 张祎彤 彭奎
以政府转移支付为主的生态保护方式虽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且无法突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根本矛盾。生态服务型经济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新型发展模式。在界定生态服务型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以社区为核心和以社会企业为核心的两种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模式,揭示了每种模式中参与主体的特征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利用典型案例分析两种模式的实践逻辑及其效果。根据社区不同的资源禀赋,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服务型经济模式能够激活社区内部动力,有助于稳定、可持续地提高社区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广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模式,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社区示范推广,培育社区居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的能力,构建生态服务型经济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生态服务型经济 生态保护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永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得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处在转变之中,正从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美国、日本的经验相比,吸引巨额国际资本流入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而汇率问题则是中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
经济 发展模式 转轨比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根明
中国在实现其历史性变迁的漫长征途中,面临着一系列不容置疑的制约性因素。如何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选择适宜的组织机制,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一、传统二元结构理论的缺陷荷兰经济学家博克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状况的长期考察,提出了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从而考虑到具有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但是直到阿瑟·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才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萍 康世瀛
在对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与有限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之间的矛盾进行描述后,文章对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企业网络 政策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小广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发展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即现有的发展模式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实现"关键一跳"。换句话说,如果不对中国发展模式作出重大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很可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长期目标是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打破可能导致中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的制约因素,通过战略模式调整和完善体制,加快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主要是保持和建立两大国际竞争力),使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熙保
中国经济的成功与其采取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有关,这些模式概括为四个方面:增长优先、沿海先行、投资驱动和出口鼓励。这种模式在产生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增长优先型应转为增长与公平并重,沿海先行转为平衡增长,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出口鼓励转为出口中性。实现模式转换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抛弃增长中心主义的思路,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和实施新的政绩考核体系。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战略思路 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丙志
山东,被人们称为我国的又一个“悄悄崛起的经济大省”,震动了国人,甚至有中国经济“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下个世纪初看山东”的说法。山东崛起的因素可能是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共性因素最多的一个省份。因此,“山东模式”具有广泛的意义和作用。笔者认为,“山东模式”留给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以农业为基础的自我积累型经济在中国,按省一级行政区划统计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成分,山东可能是得分最高的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剑 李惠斌
中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问题,塑造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从经济体制、市场主体、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产业选择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大国崛起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优化 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世林 应珊珊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央地关系治理从重视"块块主义"的地方分权,逐步向加强中央部委"条条主义"的项目制转型,这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比较了财政资源按照传统科层制与项目制配置对激励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然后利用2000—200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项目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项目制显著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专项补助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地级市人均GDP增速提高0.0517个百分点;项目制主要通过政府引导固定资产投资来牵引地区经济增长。这说明项目制有利于中央部委自上而下激励地方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解释。然而,项目制也存在明显的负面效应,不仅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缺口,还拉大了城乡及地区之间的差距。它所引致的带有附加条件的地方项目竞争,使得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并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关键词:
项目制 政府治理 地区经济发展 条条主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军岐
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从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低碳经济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发展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采取何种模式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甚为关键。我国可采取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资本推动型等八种模式。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玉华 赵平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广受关注但又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本文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方面探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鲜明、问题突出,在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世界经济失衡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使中国经济安全和增长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成为一个紧迫性的战略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诸大建 钱斌华
本文通过对中国到2020年发展的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同时指出,实现C模式的发展,要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现代化三方面来进行,这其中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