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4)
- 2023(5665)
- 2022(4818)
- 2021(4782)
- 2020(4033)
- 2019(9408)
- 2018(9211)
- 2017(17268)
- 2016(9273)
- 2015(10999)
- 2014(10948)
- 2013(11054)
- 2012(10708)
- 2011(9917)
- 2010(10168)
- 2009(9737)
- 2008(9911)
- 2007(8795)
- 2006(8245)
- 2005(8026)
- 学科
- 济(43589)
- 经济(43528)
- 管理(24074)
- 业(21609)
- 贸(20925)
- 贸易(20911)
- 易(20381)
- 方法(17743)
- 中国(16537)
- 企(15890)
- 企业(15890)
- 数学(15436)
- 数学方法(15238)
- 农(12376)
- 制(10884)
- 财(10332)
- 出(9045)
- 银(8962)
- 银行(8961)
- 关系(8703)
- 行(8667)
- 业经(7988)
- 融(7585)
- 金融(7585)
- 地方(7568)
- 口(7545)
- 出口(7543)
- 出口贸易(7543)
- 农业(7283)
- 学(7263)
- 机构
- 大学(141228)
- 学院(138020)
- 济(71116)
- 经济(69972)
- 研究(55566)
- 管理(47651)
- 中国(46727)
- 理学(38905)
- 理学院(38453)
- 管理学(37940)
- 管理学院(37681)
- 财(33008)
- 京(31323)
- 科学(28455)
- 所(28240)
- 财经(25277)
- 中心(24953)
- 研究所(24871)
- 经济学(23814)
- 经(22997)
- 江(21928)
- 经济学院(21428)
- 北京(21357)
- 农(19922)
- 院(19620)
- 财经大学(18538)
- 范(18392)
- 师范(18300)
- 贸(18096)
- 州(17172)
- 基金
- 项目(79305)
- 科学(62658)
- 研究(61561)
- 基金(59629)
- 家(51411)
- 国家(51034)
- 科学基金(42430)
- 社会(41275)
- 社会科(39236)
- 社会科学(39230)
- 基金项目(29412)
- 教育(27993)
- 省(26424)
- 资助(26390)
- 自然(24295)
- 自然科(23753)
- 自然科学(23747)
- 编号(23614)
- 划(23435)
- 自然科学基金(23342)
- 成果(21520)
- 中国(20187)
- 部(20010)
- 国家社会(18386)
- 重点(18304)
- 发(17714)
- 教育部(17639)
- 课题(17316)
- 性(16752)
- 社科(16415)
共检索到240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莉
一、中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中国加工贸易从"三来一补"方式起步,近30多年来先后经历了承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承接机械及电气设备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转移、承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等发展阶段,积淀形成了今天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作为一种"大进大出"型的贸易方式,在现行国际通行的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彭瑞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晓唯 张璐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中美贸易顺差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美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美国及东亚诸国对华产业转移所导致的产业内贸易,其实质是我国国内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由此引发了对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
关键词:
中美贸易顺差 协整性分析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潘悦
一、中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形成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途径和方式。伴随着大量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中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霞 余玲
来华加工贸易型FDI从2000年开始通过加工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顺差两个渠道促成并决定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本文借助于系统的国际收支和对外经贸统计,通过数据分析手段展现加工贸易型FDI对中国国际收支的确切影响,并通过情景模拟展现如果没有加工贸易型FDI的支撑,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格局是否会发生改变,从而为以往的经验分析提供更为严谨的数据支撑和论证。分析表明,如果剔除加工贸易型FDI,长期以来的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会表现出顺差和逆差交替的状态;如果将加工贸易型FDI转变为非加工贸易型FDI,则会出现经常账户持续逆差和资本金融账户持续顺差的格局。尽管加工贸易型FDI是双顺差形成的直接原...
关键词:
加工贸易 FDI 国际收支 “双顺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光明 邓露
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快速升值,而2008年之后我国贸易顺差出现明显下降。本文基于1982-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加工贸易比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货物贸易顺差存在关联性,货物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越大,人民币升值对总体贸易顺差的负向冲击程度就越被削弱,考察期内平均加工贸易占比达到或超过约30%时,汇率对顺差的作用将偏向于不显著甚至出现正相关。鉴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导致的FDI动机阶段性转变,加工贸易比重将持续降低并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对总体贸易顺差的负面冲击更趋于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加工贸易 贸易顺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葛守昆
近年来,由中国贸易顺差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外汇储备过多、人民币升值等,成了中国跟有些国家贸易矛盾的焦点,并因此经常受到指责,这很让国人困扰和头疼。但是需要提出的问题是,究竟中国的贸易顺差属于什么性质的顺差?日益增多的外汇储备与贸易顺差有多大的关系?是不是外汇储备多了就要人民币升值?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具体,理论上没有抓住本质,实践上缺少针对性,往往就事论事,当然至今也没有说服力的答案。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 人民币升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成林
改革开放20 年来, 加工贸易在我国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 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加工贸易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现行加工贸易的局限性, 提出了加工贸易升级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升级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哲人 彭华
今年7月,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但美国贸易保护倾向是否会降低、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消除,仍存在不确定性,有必要加强对该问题的分析预判。一、中美贸易摩擦与当年的日美贸易摩擦有本质区别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于我国经济的赶超发展阶段,与美国经济处于相对困难时期相关。大致包括产品摩擦、产业摩擦、汇率摩擦、制度摩擦等内容,直接原因是我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这与上世纪70、80年代日美严重贸易摩擦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振宇
自从1989年以来,中美关系一直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低潮,中美经贸关系也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各种贸易磨擦此起彼伏。关于最惠国待遇的争论,直到现在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特殊301调查,市场准入问题的301调查以及纺织品贸易协议的谈判等不时地把两国推向贸易战的边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除了政治因素外,还有一个经常在起作用的因素,这就是所谓中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希江 王圆
一、概况 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随着转口贸易的增加,中美双边贸易统计数字差距逐年扩大,于是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又一个新的热点问题。 1984年以前,中美两国贸易统计数字基本一致,没有大的出入。1984年以后,双边统计数字差距越来越大。按美方统计,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始于1983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锦明
本文阐述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它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世纪发展和完善我国加工贸易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
对一国来说,最大化本国由外贸所获得的利益,最小化所需付出的代价,是寻求本国最佳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标准。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不完善使其由外贸所获得的利益未能最大化,而付出的代价却增加了。中国已经加入WTO,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总结及完善对外贸易政策,提高对外贸易效益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
关键词:
贸易 出口 贸易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磊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东 林盈鸽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外经贸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内外经济环境,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对我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并针对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审批、融资、项目选择、市场选择等问题提出若干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境外 加工贸易 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