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99)
- 2023(20868)
- 2022(17845)
- 2021(16598)
- 2020(14188)
- 2019(32693)
- 2018(32349)
- 2017(62490)
- 2016(34212)
- 2015(38722)
- 2014(38548)
- 2013(38443)
- 2012(35715)
- 2011(32383)
- 2010(32513)
- 2009(30702)
- 2008(30986)
- 2007(27773)
- 2006(24657)
- 2005(22538)
- 学科
- 济(144158)
- 经济(143969)
- 业(113579)
- 管理(110458)
- 企(98201)
- 企业(98201)
- 方法(64363)
- 数学(53435)
- 数学方法(52841)
- 财(43701)
- 农(42698)
- 中国(38952)
- 业经(37292)
- 制(32138)
- 务(28670)
- 农业(28662)
- 财务(28581)
- 财务管理(28525)
- 贸(27977)
- 贸易(27962)
- 学(27855)
- 地方(27257)
- 易(27171)
- 企业财务(27052)
- 和(24310)
- 理论(24216)
- 技术(23727)
- 银(23614)
- 银行(23556)
- 策(23090)
- 机构
- 大学(498056)
- 学院(497721)
- 济(207828)
- 经济(203430)
- 管理(195669)
- 研究(169447)
- 理学(167644)
- 理学院(165811)
- 管理学(163207)
- 管理学院(162275)
- 中国(131103)
- 京(106491)
- 科学(101603)
- 财(99945)
- 所(86178)
- 农(83043)
- 财经(78553)
- 研究所(77591)
- 中心(76444)
- 江(75736)
- 业大(71780)
- 经(71246)
- 北京(67900)
- 农业(65039)
- 范(63604)
- 师范(63051)
- 经济学(62721)
- 院(60974)
- 州(60112)
- 财经大学(57947)
- 基金
- 项目(323767)
- 科学(255185)
- 研究(238766)
- 基金(235807)
- 家(204208)
- 国家(202470)
- 科学基金(174019)
- 社会(151315)
- 社会科(143436)
- 社会科学(143400)
- 省(125178)
- 基金项目(123898)
- 自然(112069)
- 自然科(109410)
- 自然科学(109381)
- 教育(109236)
- 自然科学基金(107450)
- 划(104918)
- 资助(97954)
- 编号(97414)
- 成果(80351)
- 部(72574)
- 重点(72230)
- 发(68914)
- 创(67686)
- 课题(67111)
- 创新(62850)
- 教育部(62430)
- 国家社会(62151)
- 科研(61574)
- 期刊
- 济(235761)
- 经济(235761)
- 研究(152337)
- 中国(97511)
- 财(79866)
- 农(76813)
- 学报(75416)
- 管理(75248)
- 科学(70403)
- 大学(57436)
- 学学(54042)
- 农业(52179)
- 教育(51878)
- 融(48826)
- 金融(48826)
- 技术(43097)
- 财经(39464)
- 业经(38404)
- 经济研究(37250)
- 经(33821)
- 问题(30680)
- 业(29350)
- 技术经济(26053)
- 贸(25863)
- 图书(23468)
- 理论(23450)
- 现代(23333)
- 版(23029)
- 世界(22932)
- 统计(22477)
共检索到754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慧颖 朱德志 赵先德 李天生 徐学军
本文以企业运作策略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制造企业的运作策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天津、珠江三角洲和香港三地为代表地区,讨论了制造业的运作重点,并在研究了问卷结构有效性的基础上,对企业样本做聚类分析,并对三地的企业运作策略做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运作策略 运作重点 聚类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力行
产业的学习能力是产业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该文首先界定了产业学习的概念并归纳了产业学习的特点,在运用改进的学习曲线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学习指数加以测算的基础上,对产业学习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习能力 学习曲线 中国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伟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部分,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产业升级的标志。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29个省区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均衡,反映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并没有形成强大的有竞争力的产业群,而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是形成强大的产业群。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聚类分析 产业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陈毅 管晓 杨蕾 陈依萍
文章以2018年医药制造业74家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构建医药制造业综合评价财务指标体系,借助SPSS计量软件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开展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与各自特征,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扩大公司生产规模、优化资本结构、加大科研创新与鼓励合理并购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贤凤 武博 王建华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运用DEA-最优分割聚类法对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水平较低,高技术制造业比传统制造业效率更低,制约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利用率低,产学研合作效率低,专利申请数不足。最后,提出改进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文忠 胡燕萍
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超效率BCC模型分析我国2000—2014年27个一级行政区先进装备制造业行业整体发展效率。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效率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在2000—2006年期间一直处于递增趋势,2014年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效率达到15年来最高值;整体来说,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率呈现较明显的梯度特征,且都主要依赖于规模效率。通过实证分析,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提出我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明星 胡立君 王亦民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的核心,支撑了其他工业和产业的发展,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反映了国家的工业科技水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竞争力评价方法,通过聚类分析算法按照指标间的相似度将指标分成多个类别,最终综合成一个指标,从而对竞争力进行评价。本文选取装备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基础指标体系,计算得出各省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得分。在此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激宇 张士云
本文通过宏观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证实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生了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制造业各行业加速集聚于少数新兴工业化省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这些省份已经代替了上海、辽宁等老工业基地成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
关键词:
制造业 空间集聚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耀群 周新生
利用集中度指标对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从2003年至2006年的区域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我国制造业已呈现出较强的地区集中性,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程度较低,制造业产业集群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群 区域集中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勇
中国装备制造业中7个行业都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但存在相对于产值而言的就业和利润集聚程度偏低情况。分区位来看,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个行业的主要集聚地区,黄河、长江流域在内陆流经的地区是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区;东三省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的集聚特征。规模经济、垄断性力量、承接国外转移以及国家扶持政策对于装备制造业的集聚成因效果明显。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集聚水平 集聚成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宏毅
文章选取2001—2015年中国20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制造业行业层面和高集聚行业层面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在低集聚行业层面环境规制并没有产生产业集聚效应。由于中国目前的制造业集聚程度并不高,环境规制的增强并不会抑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发展。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面板数据 产业集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中文 黄研
首先采用Ellison-Glaeser空间集聚指数计算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然后对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FDI和出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装备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促使该产业进一步集聚;研发投入对其空间集聚的影响较弱,而国有企业份额对其空间集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李 臧日宏 闫逢柱
产业集聚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本文利用克鲁格曼提出的空间基尼系数测度了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28个行业的产业集聚度。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集聚度及其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平均产业集聚度上升明显,但各细分行业的集聚度变化却各有差异;从整体来说产业地理集聚推动了技术进步,但各行业地理集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却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技术密集型行业、原材料密集型行业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集聚对技术进步具有正面作用;但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集聚上升却不利于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及其对技术进步作用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 地理集聚 测度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 张萃
本文以空间集聚与制造业增长之间的逻辑联系为前提条件,分三个层面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中的FDI因素:一般层面之FDI渗透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层面之集聚诸因素中的FDI因素;集聚程度有别层面之FDI集聚效应差异。借助成熟模型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在所有这三个层面,FDI的行业空间集聚效应均明显可见。研究还显示,即使在高集聚行业,FDI迄今尚未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推断的倒U型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聚 地理集中指数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