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4)
2023(12687)
2022(10735)
2021(10406)
2020(8672)
2019(20357)
2018(19811)
2017(36542)
2016(19256)
2015(22102)
2014(21522)
2013(20934)
2012(19489)
2011(17290)
2010(16865)
2009(15479)
2008(15191)
2007(12664)
2006(10799)
2005(9754)
作者
(51657)
(43729)
(43143)
(41302)
(27791)
(20923)
(19807)
(17227)
(16716)
(15177)
(14776)
(14773)
(13648)
(13581)
(13552)
(13404)
(13027)
(12534)
(12525)
(12459)
(10762)
(10355)
(10322)
(9967)
(9789)
(9736)
(9327)
(9182)
(8648)
(8559)
学科
(82862)
经济(82785)
管理(51885)
(48057)
方法(41021)
(39194)
企业(39194)
数学(36480)
数学方法(35979)
(27065)
贸易(27052)
(26416)
中国(24624)
(20516)
(19556)
业经(15743)
(15667)
(14761)
(14083)
地方(12921)
农业(12477)
(12378)
金融(12377)
(12259)
银行(12244)
(11792)
(11624)
财务(11584)
财务管理(11550)
理论(11525)
机构
大学(270708)
学院(265393)
(121882)
经济(119966)
管理(102515)
研究(93186)
理学(89049)
理学院(88113)
管理学(86512)
管理学院(86020)
中国(73105)
(56838)
科学(52944)
(52857)
(44546)
中心(43564)
财经(42841)
研究所(40585)
经济学(39577)
(39518)
(38952)
(36495)
业大(36163)
经济学院(35824)
北京(35637)
(34179)
(33715)
师范(33369)
财经大学(32251)
农业(30615)
基金
项目(182867)
科学(145845)
基金(138180)
研究(133135)
(120619)
国家(119722)
科学基金(103327)
社会(88237)
社会科(83938)
社会科学(83919)
基金项目(71784)
(65873)
自然(65723)
自然科(64339)
自然科学(64321)
自然科学基金(63200)
教育(60971)
资助(57374)
(57143)
编号(51711)
(42529)
成果(41466)
重点(41156)
国家社会(38893)
(38508)
(37768)
教育部(37233)
科研(35739)
大学(35558)
人文(35545)
期刊
(122922)
经济(122922)
研究(80026)
中国(50296)
(40588)
学报(40534)
管理(38314)
科学(37932)
(33849)
大学(32383)
学学(30238)
教育(25047)
农业(23855)
(23738)
金融(23738)
技术(23399)
(22447)
经济研究(22337)
财经(21512)
国际(20257)
(18672)
问题(17521)
业经(17133)
世界(15864)
统计(14363)
(14064)
图书(13783)
技术经济(12999)
理论(12664)
(12259)
共检索到399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盛斌  吕越  
本文在扩展已有贸易二元边际测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2001-2010年货物贸易微观数据,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在正向贸易自由化冲击和负向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不同表现与绩效进行了细化测算与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集约边际实现的,即对持续的产品与目标市场组合的扩张;而广延边际的贡献则十分有限,且主要表现在已有产品和市场组合的多元化,而非新产品与新市场的多元化。这种特征在中国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集约边际的大幅下滑是导致中国出口贸易短期萎缩的最主要原因,而它的扩张也几乎全部解释了冲击后的出口恢复性增长。此外,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市场的出口与不同技术复杂度产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群卉  
采用HS-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计算2001—2012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进一步分析相对出口规制程度、相对产量与出口增长二元边际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稀土产品出口规制政策对稀土产品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都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而相对产量对二元边际有负面影响。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稀土产品出口规制政策的逐步弱化,应加强对稀土产业的生产规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转变;并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促进稀土产业的良性扩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勇兵  陈宇媚  周世民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层面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出口企业数量)与集约边际(单位企业的平均出口额),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动态和二元边际结构,并考察不同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2000—2005年间尽管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集约边际,中国出口的增长仍大部分是由持续出口企业的贸易额扩大实现的;各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和程度不尽相同,经济规模、距离和贸易成本的变动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贸易流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宗毅君  
文章通过6位数HS微观贸易数据,计算了中美两国对世界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二元边际"对两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二元边际"对中美两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增长均有拉动作用,但对美国竞争优势的贡献要高于中国;其中,源于产品种类创新或新产品创造的"广度边际",是美国出口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但不是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勇兵  付浪  汪婷  胡颖  
以周边国家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未来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点。本文使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2年中国对东盟各国的HS-6位数产品的出口贸易数据,探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前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二元边际结构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以集约边际为主,但自贸区的成立有效地促进了扩展边际的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二元边际都有促进作用,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结果表明,中国的自贸区战略仍处于浅度一体化的阶段,应该提高合作水平,向深度一体化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凌远  
本文利用1995~2011年中国产品出口SITC五位编码数据,测算了二元边际对中国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所有类别产品的出口增长都主要是沿着集约边际实现的,并且对其越来越依赖。其中,集约边际贡献最大的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最小的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国经济规模越大,无论对于中国出口的现有产品和新产品都有更多的需求,但对于前者需求强度更大;同时,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各类出口产品都更趋向于单一化而不是多样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娜  
文章通过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效应,使用定义法和比例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效应进行定量测度及实证检验。认为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出口贸易的集约边际效应和广度边际效应随着时间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集约边际效应贡献度大于广度边际效应。我国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效应和进口国及我国的经济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和双边贸易成本及双边贸易阻力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冰  卫平  
本文针对中国与5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HS六位贸易数据,在把贸易成本进行细分并构建解决"多贸易零值"问题的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各细分贸易成本变量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进而研究在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农产品、非农产品的子样本中,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自由度、共同边界与是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贸易成本因素对中国出口产品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是正向的;国家距离、是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清廉程度等贸易成本对其影响是负向的;对不同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冰  卫平  
本文针对中国与5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HS六位贸易数据,在把贸易成本进行细分并构建解决"多贸易零值"问题的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各细分贸易成本变量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进而研究在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农产品、非农产品的子样本中,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自由度、共同边界与是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贸易成本因素对中国出口产品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是正向的;国家距离、是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清廉程度等贸易成本对其影响是负向的;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地区)来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地区)二元边际的提升不受距离和经济自由的限制;就不同的产品类型而言,经济自由度对中国出口农产品集约边际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腾龙  祝树金  段凡  
本文从企业、产品和市场维度将出口增长动态分别划分为持续、准退出、成功进入、一次进入、探索进入和转换等六个类型,其中,持续出口企业、产品或市场的增长定义为集约边际,其他五类的净增长归为扩展边际;采用2000-2013年高度细分的海关出口数据,从企业-产品-市场多层面测算出口二元边际,揭示多产品(市场)企业出口增长动态。结果发现:仅考虑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时,中国出口增长主要依靠集约边际实现,扩展边际的贡献十分有限;在考虑企业内产品和市场进入、退出时,持续企业出口增长仍然主要依靠产品和市场维度集约边际,因此,持续企业的持续产品和持续市场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贡献份额分别为81.1%和73.9%;持续企业存在广泛的产品和市场转换行为,但对出口增长的贡献较小;只有持续企业-成功进入产品出口增长中的市场扩展边际及持续企业-成功进入市场出口增长中的产品扩展边际贡献份额相对较大,分别占48.4%和26.5%;受加入WTO、金融危机影响,企业、产品和市场维度均主要沿集约边际变动。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企业、异质性产品、高收入市场的变动幅度更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敏  林汉川  
选取2001~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及出口企业100强数据,从出口总量、增速变化、区域分布、结构分布等多个角度透视入世十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深入剖析入世十年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成因,并针对我国出口贸易及出口企业在进一步"走出去"和产业转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小康  郑莹  
利用2000-2006年的海关贸易数据,将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分解为深度边际和广度边际。研究发现,在短期内深度边际贡献更大,但在长期内广度边际贡献更大。这一结论与以往研究存在区别,主要是因为本文在企业-产品-国家维度定义二元边际,但以往研究只考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维度。此外,将截面的出口额分解为二元边际,发现产品和国家维度的进出口额差异主要由广度边际解释,但企业维度的进出口额差异更多地由深度边际解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小康  郑莹  
利用2000-2006年的海关贸易数据,将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分解为深度边际和广度边际。研究发现,在短期内深度边际贡献更大,但在长期内广度边际贡献更大。这一结论与以往研究存在区别,主要是因为本文在企业-产品-国家维度定义二元边际,但以往研究只考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维度。此外,将截面的出口额分解为二元边际,发现产品和国家维度的进出口额差异主要由广度边际解释,但企业维度的进出口额差异更多地由深度边际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玮  安秀玹  刘谦慧  
文章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和企业异质性理论研究中国出口的二元边际,得到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三个特点:(1)中国出口主要依赖集约边际,广延边际起辅助作用;(2)中国出口的集约边际增长缓慢;(3)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均受地缘因素的影响。结合引力模型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出二元边际对中国GDP、出口目的国GDP和常数项均显著,集约边际对多边贸易阻力显著,而广延边际并不显著;出口贸易总额和二元边际对双边贸易成本均不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宗毅君  
本文采用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测度了1996-2009年中国制造行业的出口增长"二元边际"与三组"精确贸易条件",从产品种类变化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微观结构,更精确地反映真实贸易条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二元边际对精确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度边际对贸易条件改善有积极作用,深度边际则反之。(2)广度边际对"低出口替代弹性"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效应最大,对"高出口替代弹性"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效应最小。(3)在中高技术行业,广度边际对贸易条件改善的正面影响大于中低技术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