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4)
- 2023(9169)
- 2022(7493)
- 2021(7196)
- 2020(5886)
- 2019(13446)
- 2018(13095)
- 2017(25082)
- 2016(13541)
- 2015(15055)
- 2014(14845)
- 2013(15273)
- 2012(14501)
- 2011(13403)
- 2010(13596)
- 2009(12728)
- 2008(12487)
- 2007(11224)
- 2006(10250)
- 2005(9446)
- 学科
- 济(69900)
- 经济(69838)
- 农(49619)
- 业(42992)
- 农业(32941)
- 管理(28422)
- 方法(23831)
- 数学(21638)
- 数学方法(21514)
- 中国(21492)
- 企(20664)
- 企业(20664)
- 业经(20431)
- 地方(15330)
- 制(14795)
- 贸(13595)
- 贸易(13585)
- 易(13331)
- 发(12724)
- 农业经济(12502)
- 财(12262)
- 体(11039)
- 产业(10805)
- 银(10678)
- 银行(10671)
- 发展(10581)
- 展(10566)
- 学(10550)
- 行(10401)
- 策(9673)
- 机构
- 学院(198716)
- 大学(195513)
- 济(99366)
- 经济(97885)
- 管理(75177)
- 研究(75022)
- 理学(64493)
- 理学院(63858)
- 管理学(63150)
- 管理学院(62792)
- 中国(60741)
- 农(50550)
- 京(41194)
- 科学(40800)
- 财(40408)
- 农业(38114)
- 所(36956)
- 中心(34724)
- 研究所(33312)
- 业大(32662)
- 财经(31814)
- 经济学(31535)
- 江(30157)
- 经(29114)
- 经济学院(28521)
- 北京(26267)
- 院(25659)
- 范(25395)
- 师范(25212)
- 经济管理(24421)
- 基金
- 项目(129202)
- 科学(103673)
- 研究(99488)
- 基金(96514)
- 家(83231)
- 国家(82479)
- 科学基金(70405)
- 社会(68220)
- 社会科(64543)
- 社会科学(64532)
- 基金项目(50463)
- 省(49020)
- 教育(42552)
- 自然(40576)
- 划(40167)
- 自然科(39620)
- 自然科学(39611)
- 编号(39568)
- 自然科学基金(38972)
- 资助(38789)
- 成果(31837)
- 发(31314)
- 部(30848)
- 农(30144)
- 国家社会(29850)
- 重点(28866)
- 中国(27201)
- 课题(26801)
- 创(26782)
- 发展(26727)
- 期刊
- 济(118133)
- 经济(118133)
- 研究(63915)
- 农(57160)
- 中国(43842)
- 农业(39070)
- 科学(29503)
- 学报(28625)
- 财(27513)
- 业经(24776)
- 管理(24144)
- 融(23788)
- 金融(23788)
- 大学(23611)
- 学学(22422)
- 业(17994)
- 经济研究(17682)
- 问题(17438)
- 财经(16112)
- 教育(16083)
- 技术(15333)
- 世界(15133)
- 农业经济(14999)
- 农村(14641)
- 村(14641)
- 经(14196)
- 贸(12578)
- 经济问题(12377)
- 版(11333)
- 技术经济(11001)
共检索到311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春明 刘霖 董萍
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持续下降,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总供给突出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农村产业间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以及树立农村产业是产业中重要链条的产业整体观等原则,并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途径,从而达到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
中国 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 经济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则
城市化是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与载体。由哈尔滨商业大学郭振教授等同志集体创作的《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一书,针对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作者对中国农村城镇化的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探索的成果。该书的特点如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正新 黄天柱 胡必利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当前陕南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陕南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是陕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区域开发,重点突破是其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
陕南 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筱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宏宇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了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也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于农村的影响长远来看是双向的,但是近期来看是单向的,尤其从教育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于带动农村生产技术革新,推动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农村 产业结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庾德昌
这次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我国历史上和国外的情况相比,有以下三个特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印证 陈颐
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目标是:1 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满足各方面和各种需要的农副产品,改变城乡人民的食物构成和消费方式;2.为工业各部门供提尽可能多的原料、初中级产品和满足外贸出口的需要,使农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艳敏
本文在分析农村民生消费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对外开放、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民生消费的影响机制: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民生消费影响的要素报酬增加效应强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抑制效应,城市化进程提升了民生消费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报酬效应和面向农村需求的供给效应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张和民生消费结构的改善;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大但并未改善其消费结构。并基于此,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民生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生消费 对外开放 城市化 产业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江西(以下简称我省)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决策,积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2002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830亿元,占全省GDP的38%。农村信用社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翔 王华书 王旺国
比较优势是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 ,对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者实证分析了南京市农村产业比较优势状况 ,并结合加入WTO后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可能变化 ,提出了南京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劣势 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先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