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1)
- 2023(10317)
- 2022(8571)
- 2021(8069)
- 2020(6537)
- 2019(15146)
- 2018(14714)
- 2017(27424)
- 2016(14766)
- 2015(16692)
- 2014(16659)
- 2013(16531)
- 2012(16087)
- 2011(14855)
- 2010(15101)
- 2009(14283)
- 2008(14182)
- 2007(12427)
- 2006(11541)
- 2005(10828)
- 学科
- 济(83697)
- 经济(83636)
- 管理(42762)
- 业(38013)
- 企(30120)
- 企业(30120)
- 方法(27798)
- 数学(25025)
- 数学方法(24810)
- 中国(23901)
- 地方(19199)
- 财(18563)
- 农(17944)
- 贸(15557)
- 贸易(15547)
- 易(15150)
- 业经(14697)
- 制(14675)
- 学(14050)
- 地方经济(13220)
- 银(12675)
- 银行(12673)
- 融(12402)
- 金融(12402)
- 行(12294)
- 策(12237)
- 农业(11619)
- 环境(11529)
- 体(10429)
- 务(10373)
- 机构
- 大学(218244)
- 学院(216402)
- 济(110991)
- 经济(109120)
- 研究(85160)
- 管理(79741)
- 中国(68290)
- 理学(67101)
- 理学院(66318)
- 管理学(65507)
- 管理学院(65085)
- 财(50965)
- 京(46959)
- 科学(44497)
- 所(42426)
- 财经(39301)
- 研究所(37820)
- 中心(37594)
- 经济学(36536)
- 经(35910)
- 经济学院(32571)
- 江(32030)
- 北京(31041)
- 院(30095)
- 农(29185)
- 财经大学(29056)
- 范(28460)
- 师范(28307)
- 科学院(25293)
- 州(24965)
- 基金
- 项目(132435)
- 科学(106672)
- 研究(100770)
- 基金(99925)
- 家(85806)
- 国家(85146)
- 科学基金(72994)
- 社会(68771)
- 社会科(65312)
- 社会科学(65300)
- 基金项目(50569)
- 省(46749)
- 教育(45400)
- 自然(43473)
- 自然科(42467)
- 自然科学(42457)
- 资助(42267)
- 自然科学基金(41747)
- 划(40497)
- 编号(38484)
- 成果(32947)
- 部(31966)
- 发(30286)
- 重点(30266)
- 国家社会(29900)
- 中国(28781)
- 教育部(28194)
- 课题(27552)
- 人文(26903)
- 创(26621)
- 期刊
- 济(131676)
- 经济(131676)
- 研究(77976)
- 中国(46084)
- 财(39011)
- 管理(33195)
- 科学(28068)
- 农(26907)
- 学报(26645)
- 融(26343)
- 金融(26343)
- 经济研究(22999)
- 大学(21528)
- 财经(21155)
- 教育(20801)
- 学学(20087)
- 农业(18543)
- 经(18489)
- 技术(18263)
- 贸(16959)
- 问题(16943)
- 业经(16816)
- 国际(16000)
- 世界(15287)
- 技术经济(12403)
- 统计(11217)
- 业(10663)
- 经济问题(10436)
- 现代(10083)
- 经济管理(9914)
共检索到357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端计
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中国近六年来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并就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未来取向进行了思考。适当调整宏观经济调整政策,尽快由以需求拉动为主转向需求拉动与供给激励并举,实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转型。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宏观经济调控 绩效 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09年,我国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局面,呈现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分化走势,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减速态势,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见效,经济呈缓中趋稳态势,积极因素增多,全年可以实现预期增长目标。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7.7%,CPI同比上涨2.7%。展望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宽松,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将进一步显效,落实"十八大"精神将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CPI上涨3%左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武飞
根据经济调节方式的不同,建国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动,可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为1953~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第二个时期为1979年至今的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第一个时期,我国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计划形式进行资源配置,由于经济信息收集慢,决策过程长,政策传导速度快,容易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从而产生大起大落,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时间短、衰退时间长且波动剧烈的特点;第二个时期,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逐步替代计划的形式进行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方式逐步成熟,经济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逐步呈现出增长时间长、衰退时间短且波动逐步平滑...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在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使用了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分析经济走势,作者根据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深入解析了这次客观经济调控的原因、方法、成效,指出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宏观经济调控 原因 方法 成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同三 张延群 李军
回顾1993年初到1994年底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过程,人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加强宏观调控的一年半中通货膨胀率还在不断攀升,甚至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率的最高峰?除了目前已经讨论过的许多的客观的和主观的各方面的原因之外,认真地总结和汲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杰
本文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政策调控的取向、时机、重点、力度的建议:控制通胀比较紧迫,稳定增长的时间安排比较重要,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最为突出;宏观调控政策要统筹兼顾,具有统一性和全局观;加强价格调控和资源价格改革,促进消费和生产物价指数平稳可控;中期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长期推动人民币结算;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工资收入;扶持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严格完成今年节能减排任务;推动进口便利,降低人民币中期升值速度,区域合作抵抗外部风险。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政策调控研究与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从短期看,经济总量仍处于偏热状态;从中长期看,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软肋”。2007年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和稳定,适当调整总量,着力调整结构,将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