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5)
- 2023(4774)
- 2022(3922)
- 2021(3780)
- 2020(3096)
- 2019(7336)
- 2018(7055)
- 2017(13694)
- 2016(6898)
- 2015(8053)
- 2014(7669)
- 2013(7845)
- 2012(7223)
- 2011(6905)
- 2010(6569)
- 2009(6253)
- 2008(6279)
- 2007(5202)
- 2006(4502)
- 2005(4240)
- 学科
- 济(34122)
- 经济(34095)
- 管理(19434)
- 业(18994)
- 方法(16304)
- 数学(14966)
- 数学方法(14912)
- 企(13637)
- 企业(13637)
- 贸(11955)
- 贸易(11950)
- 中国(11882)
- 易(11830)
- 农(11391)
- 财(7092)
- 出(6538)
- 制(6050)
- 业经(5916)
- 关系(5836)
- 产品(5628)
- 口(5578)
- 出口(5577)
- 出口贸易(5577)
- 银(5506)
- 银行(5506)
- 行(5348)
- 农业(5291)
- 环境(5140)
- 学(5036)
- 市场(4971)
- 机构
- 大学(104992)
- 学院(102981)
- 济(56109)
- 经济(55556)
- 研究(39545)
- 管理(39368)
- 理学(34212)
- 理学院(33855)
- 管理学(33606)
- 管理学院(33409)
- 中国(32206)
- 京(22596)
- 财(22526)
- 科学(20105)
- 经济学(19310)
- 所(19130)
- 财经(18776)
- 研究所(17511)
- 经(17454)
- 经济学院(17395)
- 中心(16770)
- 北京(15133)
- 农(14204)
- 财经大学(14190)
- 院(13986)
- 科学院(12451)
- 范(12419)
- 师范(12355)
- 江(12050)
- 业大(11977)
- 基金
- 项目(67665)
- 科学(54968)
- 基金(53480)
- 研究(50647)
- 家(46679)
- 国家(46381)
- 科学基金(39623)
- 社会(36045)
- 社会科(34361)
- 社会科学(34355)
- 基金项目(27080)
- 自然(23646)
- 自然科(23140)
- 自然科学(23134)
- 自然科学基金(22800)
- 资助(22633)
- 教育(22404)
- 省(21449)
- 划(19367)
- 编号(18257)
- 中国(17955)
- 部(17378)
- 国家社会(16751)
- 教育部(15349)
- 重点(15273)
- 成果(14776)
- 发(14721)
- 人文(14318)
- 创(14028)
- 社科(13678)
共检索到153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温德成,吕杰
At firs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a study on the value compare between China goods and non-China goods by MARC J.SCHNIEDERJANS of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presents the studying method and conclusions briefly,and then oppugns its studying method and conclusions.In order to correct the analysis of MARC J.SCHNIEDERJANS' survey data,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an product valu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theory.As a result,the paper finds that,although China goods with a rather poor quality,most of them also can provide more value to foreign consumers.
关键词:
中国 外国制造 质量 价值 加速折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世勇
西非:中国产品的潜在市场彭世勇西非是指非洲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的一个人口众多、包括16个国家的地区。这个地区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盛产热带水果,海产品丰富,劳动力低廉,土地便宜,资源较为丰富,如加纳共和国有着十分丰富的黄金蕴藏量,素有黄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萧露
当今世界经济舞台,市场国际化趋势不断扩大,企业顺应这一潮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必然。就我国企业而言,随着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日益临近,国际化趋势显得尤为迫切,从而更加要求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尽快研拟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战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小义 李佳欣
文章基于产品空间视角,结合2001—2019年中国与130多个国家(地区)HS(1996)六分位双边贸易数据,创新引入区分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密度指标,考察中国与伙伴国(地区)双边产品内分工格局及产品空间结构关系,并采用两步系统GMM法实证检验出口关联、进口关联对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和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1)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趋缓,但中国与各伙伴国间的产品内分工程度、产品空间关系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表现突出;(2)无论是对总产品内分工还是高端型产品内分工水平,出口关联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进口关联不利于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一致结论;(3)出口关联、进口关联的作用机制迥然不同,作用效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以及伴随伙伴国收入水平、贸易关系的不同存在差异性,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关联与进口关联更为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支娜
针对中国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利用古诺模型展开理论研究发现,当质量改进存在一次性的创新成本时,进行质量改进的厂商将面临着由质量改进效率决定的阈值条件,通过数值分析也可以发现最有利于质量改进的产业组织结构条件,有效的产权保护也是使质量改进的厂商具有足够利益激励的制度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制约中国产品质量改进的三大条件。
关键词:
质量竞争 技术改进效率 产业组织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美国盖洛普(Gallup)及Bozell Worldwide广告公司曾就12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质量,对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消费者进行意见调查,结果中国大陆产品排名第9,超过台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中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而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不够优化、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为了使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合理而有效地促进出口贸易增长,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必须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出发,对于传统出口产业,摆脱过分强调中国同其他国家经济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比较优势指导思想,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对出口贸易结构采取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并举的方针,合理确定传统出口产业、出口支柱产业和战略性出口产业,并辅之以相应的政策工具,通过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关键词:
出口结构 贸易增长 政策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昕
本文采用全世界范围内40个经济体作为总体样本,9个东亚经济体作为东亚区域性样本,并将总体样本按照收入水平划分为四组样本,分别对其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零部件进口仍然具有区域性特征,零部件出口则更趋于全球化。生产者服务进口促进了中国产品内分工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从收入等级来看,区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中国对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零部件进口方面。生产者服务进口则大大降低了中国与该收入等级零部件贸易的区域性特征。本文分析认为,中国零部件贸易的区域分布变化源于中国的加工贸易升级以及东亚生产网络的技术结构演变。由于生产者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对东亚生产网络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未来中国的产品内分工将更加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丘兆逸
中国是全球产品内贸易的第二大参与者,也是未来欧美发达国家碳规制的主要影响对象。碳规制通过直接影响高碳产品出口和间接影响进口两条途径来影响产品内贸易,采用混合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碳规制对中国产品内贸易具有负面影响,且对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若欧美等国对每吨碳排放征收30美元或60美元的碳关税,中国产品内贸易的进出口总规模将分别下降10.42%和24.31%。为应对欧美等国的碳规制对中国产品内贸易的影响,一是应根据"共同但有差别"的减排原则进行积极申诉;二是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中积极朝低碳方向进行升级;三是若边境碳调节税开始实施,应根据生产者责任原则,以实际内涵碳作为征收依据,减少其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珏
文章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采用比较优势定量分析方法,从中国出口产品“类”、“章”两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1)从“类”层次上看,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处于强的状况,尤其是纺织品处于竞争力很强的状况,但从“章”层次上看,中国纺织品等产业并不都是处于强势竞争力状况;(2)尽管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整体显示性比较优势状况处于一般状态,但却是朝着较强比较优势方向上升。文章认为在分析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时还应考虑在华外资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小伟
知识产权保护是目前出口贸易中新出现的复杂问题。国际上正在形成新的规则。关贸总协定的《知识产权协议》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并将保护状况与贸易制裁挂钩。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并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去开拓国际市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春梅 宋彦 陈英梅
本文通过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分析,指出了中国产品外贸竞手力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仍然很弱,具有竞争力比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正面临严峻挑战,附加值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尚处于劣势。希望据此提出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 产品外贸竞争力 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侴海峰 符建华
在规模效应上,虽然短期内贸易规模扩大不利于环境保护,但在长期却存在积极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在结构效应上,工业产品内贸易可以促使中国贸易结构向更"清洁"的生产阶段转变;在技术效应上,工业产品内贸易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排污技术水平,更有利于清洁型行业的发展。中国应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工序上应尽量选择附加值较高、环境污染较少的生产环节。坚决禁止以资源再生利用为名在中国投资设厂从事进口危险废物的拆解、加工等业务。并要根据中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定位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外资流向特定产品的特定生产阶段,由原来的从事生产、加工、装配等环节,逐渐向前期的研究与开发及...
关键词:
产品内贸易 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技术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