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0)
2023(7366)
2022(5902)
2021(5588)
2020(4521)
2019(10171)
2018(9936)
2017(18005)
2016(9629)
2015(11016)
2014(10256)
2013(10306)
2012(9747)
2011(9054)
2010(9159)
2009(8706)
2008(8661)
2007(7707)
2006(6961)
2005(6548)
作者
(26138)
(21823)
(21760)
(20822)
(13929)
(10491)
(9739)
(8425)
(8326)
(7690)
(7651)
(7278)
(7249)
(7024)
(6900)
(6822)
(6537)
(6451)
(6292)
(5857)
(5680)
(5155)
(5109)
(4963)
(4947)
(4835)
(4784)
(4725)
(4483)
(4319)
学科
(43508)
经济(43454)
管理(30495)
(28124)
(23234)
企业(23234)
中国(16823)
方法(16773)
数学(14906)
数学方法(14772)
技术(12119)
(11142)
(11040)
贸易(11028)
(10856)
(10264)
(9772)
业经(9673)
(9323)
技术管理(9320)
银行(9315)
(9090)
(8096)
金融(8096)
(7557)
农业(7065)
(6739)
地方(6649)
环境(6524)
(6210)
机构
大学(139553)
学院(135555)
(68722)
经济(67760)
研究(53402)
管理(50920)
中国(44032)
理学(42847)
理学院(42370)
管理学(41946)
管理学院(41656)
(30904)
(30200)
科学(27668)
(25735)
财经(24154)
中心(24075)
经济学(23221)
研究所(23117)
(22224)
经济学院(20810)
(20461)
北京(20014)
(19287)
(18305)
财经大学(18063)
(17559)
师范(17446)
(15841)
科学院(15838)
基金
项目(86708)
科学(70443)
基金(66294)
研究(66122)
(57881)
国家(57439)
科学基金(49187)
社会(46351)
社会科(44149)
社会科学(44141)
基金项目(33225)
(29776)
教育(29510)
自然(28390)
自然科(27831)
自然科学(27824)
自然科学基金(27379)
资助(26938)
(26094)
编号(23711)
国家社会(21324)
(21093)
(20874)
成果(20708)
中国(20533)
创新(19949)
重点(19697)
(19145)
教育部(18705)
课题(17375)
期刊
(75381)
经济(75381)
研究(48987)
中国(32478)
(23066)
管理(22233)
科学(18809)
学报(18074)
(17025)
(16741)
金融(16741)
教育(15807)
大学(14590)
经济研究(13676)
学学(13263)
财经(13028)
(11487)
技术(11408)
农业(11365)
(11156)
问题(10132)
国际(9998)
世界(9791)
业经(9637)
技术经济(7941)
(7417)
图书(7001)
科技(6869)
(6767)
论坛(6767)
共检索到223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宝  
在系统回顾“未富先老”判断产生以来的各种争论以及总结“未富先老”的不同内涵和判断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判断标准——人口老龄化水平与发展水平一致性指数。以此标准可以把世界各国(地区)分为3种类型:未富先老、老富基本协同、富先于老。基于《世界人口展望2022》和《人类发展报告2021/2022》中的相关数据对1990年以来中国“老”与“富”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在1990年代就一直处于“未富先老”状态,但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改善。以人均国民收入代表“富”来分析中国“老”与“富”的关系能够发现,中国刚刚走出“未富先老”状态,进入“老富基本协同”状态;以人类发展指数代表“富”来分析中国“老”与“富”的关系则发现,中国正处于从“未富先老”状态向“老富基本协同”状态过渡的临界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向群  李建民  杜鹏  杨慧  
This issue of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 brings together contrasting views and arguments on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China is an ageing society,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and will be rapidly ageing now and in the next few decades. "Getting old before getting rich" has been cited extensively as a typical feature of ageing in China. Recently Professor Li Jianmin, from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at Nankai University has challenged this widely held view. He distinguishes between an ageing society and an aged society. Looking 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old people, China's age structure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old" type. However, this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China becomes an aged society when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ageing o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demographic window of opportunity would close by 2030, and the total dependency ratio will be declining in the next decade, down to 38 in 2010, and then gradually rising to 50 in 2030.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shows that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were not economically more developed than China when reaching old type population structure. Thus today and in the next 30 years, China is not "getting old before getting rich". China is very likely getting rich when getting old.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敏  
审计重要性判断作为一种职业判断行为,可以通过职业判断的绩效评价指标即共识、稳定性和自我洞察力来考察。本文借助实验研究方法,为实验对象提供模拟环境及重要线索,考察我国审计师的审计重要性判断绩效。实验结果表明,有经验的审计师和缺乏经验的审计师在稳定性和自我洞察力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有经验者的共识显著高于后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剑  张会清  
民间投资已演进为主导投资需求的关键力量,经济刺激政策应以启动民间投资为导向。出口对于民间投资的拉动作用强于国内消费,财政投入对于民间投资的联动效应强于信贷扩张。近期民间投资表现出总量强劲反弹与地区行业结构失衡并存的矛盾,民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出口和财政投入尚存不确定性,国内消费短期内又难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民间投资的未来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中国的快速人口转变形成了"未富先老"特征,因而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面临第一次人口红利过早消失、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发困难和养老资源不足等挑战。本文旨在揭示,中国面临的挑战不仅是人口问题,更是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问题。只有正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才可能找到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正确途径。本文归纳相关国际经验和教训,提出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通过制度调整提高养老能力和未来储蓄率的可持续性,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水映  赵雨  任静儒  
地区间"未富先老"现象,即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文章从此内涵出发,构造了地区间"未富先老"现象的测度指标,并量化描述了我国地区间"未富先老"现象;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考察了此现象在我国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以及形成原因。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的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格局已经发生本质改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间"未富先老"现象的严重程度由"不严重"变为"严重",并有向"极其严重"变化的趋势;流动人口数量剧增、年龄选择性以及大量向发达地区集中是我国地区间"未富先老"现象日趋严重的原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齐武  孙彦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来自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是否拥有一个有效的、能够为企业产品定价、生产决策、市场定位以及成本控制等决策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的成本系统 ,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但是 ,并不是所有企业的成本系统都有效 ,而且 ,并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清楚决策所依赖的成本系统的有效程度。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了拥有一个设计良好的、有效的成本系统的特征及重要性之后 ,着重探讨了如何根据过时或无效成本系统的征兆来判断企业成本系统的有效程度。另外 ,我们还对国内企业管理人员对现行成本系统现状的评价情况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我们发现 ,这些被调查的国内企业现行的成本系统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执行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经济发展尚处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过早地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的端倪。“先老”导致的劳动力供给下降与“未富”带来的大量劳动力需求,将可能形成比较优势的真空。这种趋势对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相应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出严峻挑战。为应对劳动力短缺的局面,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应未雨绸缪,包括最大化开发人口红利、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力度、选择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清除劳动力流动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少之  
新富农是指20世纪50年代前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土地改革之后,在人民政府发展生产的政策鼓励下农村中最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新中国政府对新富农的政策最初是允许其生产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政策很快就发生了变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并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剥夺了新富农多余的财产。本文回顾了这一历史过程,并进行了反思。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瑞  崔海轮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和经营特点,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会计核算原则。(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邱卫东  曾晓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一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资本来为社会主义"共富"目标服务的财富之路。但在该财富道路朝着上述战略目标前行的过程中,整个社会上也始终或隐或现地存在着本质上乃是要不要利用资本以及怎样利用资本来进行财富生产和发展等事关当代中国走向的分歧争论。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的基本原理,在全面系统地反思该财富道路的开创历程、并揭示"无剩余不追求"的资本秉性与"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该财富道路在前行中所遭遇矛盾挑战的本体论根源的同时,进一步通过对在结合既有实践反思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哲学寓意的剖析,本质地澄清该财富道路在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根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毓圭  
一、职业判断是会计职业的精髓职业判断是一个职业的特殊能力。职业判断不是会计职业所特有的,其他职业也存在职业判断。比如,医生在给病人开药方的时候,需要根据病情对症下药,用哪些药、各自剂量是多少,这就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要根据设计对象的功能、用途、受众的期望来确定设计思路,这当中也需要运用职业判断。一个职业所要求的判断,决定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从事这一职业,而是需要具备特殊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职业判断能力是一个职业区别于一门手艺或其他工作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