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0)
2023(5957)
2022(5044)
2021(4355)
2020(3685)
2019(8141)
2018(8003)
2017(14992)
2016(8133)
2015(9220)
2014(9405)
2013(9317)
2012(9095)
2011(8673)
2010(9205)
2009(8655)
2008(8535)
2007(7998)
2006(7671)
2005(7357)
作者
(24830)
(20904)
(20791)
(20076)
(13588)
(9947)
(9463)
(7949)
(7913)
(7691)
(7383)
(7052)
(6947)
(6808)
(6675)
(6516)
(6174)
(6086)
(5968)
(5656)
(5551)
(5068)
(5063)
(4920)
(4866)
(4793)
(4678)
(4439)
(4300)
(4055)
学科
(59815)
经济(59773)
管理(24441)
(21028)
地方(19062)
(17630)
企业(17630)
方法(14469)
地方经济(13297)
中国(12658)
数学(12231)
数学方法(12111)
业经(11073)
(10385)
(10375)
(8931)
(7402)
环境(7364)
农业(7272)
(7140)
(7006)
银行(7003)
经济学(6946)
(6909)
金融(6908)
(6887)
贸易(6876)
(6812)
(6761)
(6721)
机构
学院(127946)
大学(126649)
(63632)
经济(62312)
研究(49572)
管理(45552)
中国(37988)
理学(37399)
理学院(36917)
管理学(36420)
管理学院(36136)
(27661)
科学(26999)
(26946)
(24885)
(22083)
研究所(22081)
中心(21973)
财经(21267)
经济学(20248)
(18886)
经济学院(17721)
北京(17647)
(17602)
(17587)
师范(17495)
(17392)
(17085)
(15783)
财经大学(15235)
基金
项目(73331)
科学(57699)
研究(55472)
基金(52550)
(44988)
国家(44625)
科学基金(37761)
社会(36991)
社会科(35121)
社会科学(35112)
(28183)
基金项目(26465)
教育(24801)
(23481)
自然(22179)
编号(22119)
资助(22001)
自然科(21547)
自然科学(21541)
自然科学基金(21123)
成果(18920)
(18178)
重点(16870)
课题(16635)
(15872)
国家社会(15422)
发展(15369)
(15150)
(14385)
(14307)
期刊
(85791)
经济(85791)
研究(46826)
中国(28064)
(20868)
管理(20675)
(16321)
科学(16308)
学报(15468)
(14920)
金融(14920)
经济研究(14145)
教育(13238)
大学(12068)
技术(11986)
财经(11827)
业经(11770)
学学(11214)
问题(10878)
(10452)
农业(10238)
(8637)
技术经济(8187)
国际(7778)
世界(7361)
改革(6903)
(6903)
经济问题(6899)
现代(6759)
经济管理(6721)
共检索到219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俊英  
根据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从中原地区的发展基础、战略地位以及承担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支撑沿海地区发展的双重任务考量,中原经济区应定位为综合型、重点发展类经济区。其功能定位应为:粮食生产核心区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试验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现代流通体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文化旅游创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亭峰  
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担负着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的重任,还要持续巩固提升"三基地、一枢纽"地位,都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发挥金融支撑区域经济建设的最大作用,通过分析中原经济区的现状,提出了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大金融的观念,提出了金融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策略,以及完善金融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保障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爱莲  
目前,中原经济区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快中原经济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丽萍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出适应国家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这一政策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我省高等教育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杰  
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城镇化进程,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二是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过度城市化"与整体上的"半城市化"并存的问题;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边界问题。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一)城市群发展的空间路径中原经济区涵盖了京广和陇海的"十字"交汇经济带区域,是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灼荣  
进入9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幅.在可以预期的将来,"沿海富、内地贫"的现象,将不仅不会弥合,且会有拉大的趋势.对此切不能等闲视之,极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可否认地构成了经济及社会矛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庞大国家来说是不利的.第二,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这已被国民所理解,然而,长期贫富悬殊毕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不容的.为此,从中国国情和地区发展出发,提出建立和发展泛珠江经济区,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本文是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最终成果。《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包括一个主题报告:《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面向未来的七点策略与行动计划》和十一个分报告。十一个分报告分别对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区域特征、区域定位、国土开发与综合整治、空间聚集特征与城市布局、交通网络与快速通道建设、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产业布局、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建设、社会进步与发展、体制和政策保障、未来发展展望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友仁  
文章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河南目前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文章探讨投融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完善投融资机制。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资金需求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为此,需要支持发展区域性商业金融机构、借鉴"重庆模式"构建国有区域投资集团、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壮大投融资规模和加强对投融资的管理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发曾  
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最高境界,是中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四化同步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如何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坚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战略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涛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需要区域文化的支撑。文章分析了中原文化对建立中原经济区的引领和阻滞,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发掘中原文化中的精华,指导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同时还需要建设中原文化,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建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平  渠涛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黄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蓝区)分别已于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获批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的数据显示,蓝黄两区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科学地谋划和实施蓝黄两区战略,是今后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书华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其特殊的地缘战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个备受瞩目的重要战略区域。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发挥科技在深化两岸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成为大家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对福建省科技支撑状况做初步思考,指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搭建两岸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立闽台科技人才交流计划、促进闽台现代服务产业投资等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斌  
在我国区域发展中,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处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长江开发战略的交叉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发展潜力与障碍因素分析(一)成渝经济区发展潜力分析成渝经济区具有优越的土地资源条件。其总面积为20.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重庆市总面积的52.75%,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丽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的目标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金融、尤其是区域金融合作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能有效提升其后发优势。本文立足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现实,分析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推动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的战略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区域协同物流的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整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对区域协同物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发展协同物流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制约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四大因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五大策略,即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构建综合运输网络协同体系、构建物流信息服务协同体系、打造区域物流龙头企业和构建供应链协同物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