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5)
- 2023(4481)
- 2022(3848)
- 2021(3293)
- 2019(6378)
- 2018(6321)
- 2017(12495)
- 2016(6505)
- 2015(7380)
- 2014(7566)
- 2013(7761)
- 2012(7580)
- 2011(7340)
- 2010(7616)
- 2009(7281)
- 2008(6824)
- 2007(6186)
- 2006(5779)
- 2005(5394)
- 2004(4783)
- 学科
- 济(58336)
- 经济(58306)
- 管理(18738)
- 方法(16406)
- 地方(15486)
- 业(15100)
- 数学(14577)
- 数学方法(14471)
- 企(12480)
- 企业(12480)
- 地方经济(12031)
- 学(10067)
- 中国(10008)
- 业经(8714)
- 农(7708)
- 体(6961)
- 制(6784)
- 经济学(6564)
- 财(6161)
- 关系(6150)
- 环境(6077)
- 融(5808)
- 金融(5807)
- 和(5680)
- 贸(5478)
- 贸易(5473)
- 农业(5460)
- 发(5442)
- 产业(5103)
- 易(5075)
- 机构
- 大学(108364)
- 学院(107420)
- 济(57549)
- 经济(56546)
- 研究(43670)
- 管理(38173)
- 理学(32581)
- 理学院(32158)
- 管理学(31588)
- 管理学院(31389)
- 中国(31234)
- 科学(24544)
- 所(23053)
- 财(22903)
- 京(22208)
- 研究所(20796)
- 经济学(18949)
- 财经(18264)
- 中心(17764)
- 农(17255)
- 江(16751)
- 经济学院(16591)
- 经(16410)
- 院(15437)
- 北京(14485)
- 业大(14449)
- 范(13485)
- 师范(13399)
- 财经大学(13323)
- 科学院(13321)
- 基金
- 项目(65721)
- 科学(51609)
- 基金(48298)
- 研究(46741)
- 家(42356)
- 国家(42037)
- 科学基金(35226)
- 社会(32257)
- 社会科(30586)
- 社会科学(30579)
- 基金项目(24944)
- 省(24930)
- 自然(21448)
- 自然科(20952)
- 自然科学(20944)
- 教育(20811)
- 资助(20646)
- 自然科学基金(20589)
- 划(20460)
- 编号(16861)
- 发(15395)
- 部(14843)
- 重点(14829)
- 成果(14255)
- 国家社会(13783)
- 济(13527)
- 经济(13420)
- 发展(12946)
- 教育部(12861)
- 创(12834)
共检索到174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树春
当前俄罗斯外交战略最突出的特点是推行经济外交,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在俄罗斯经济外交中所处的地位,可清晰地显示,目前中俄贸易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其他贸易伙伴相比并不滞后,真正滞后的是两国的相互投资合作,目前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还不会影响中俄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滞后论”、“滞后的经济合作关系必然影响中俄整体合作关系”的观点提出质疑。
关键词:
俄罗斯 经济外交 中俄经济合作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连成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一特殊形势下,俄罗斯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重大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有助于中俄两国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新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琛然 王礼茂 张超 屈秋实 向宁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逐渐成为中国和日本油气资源主要进口国之一。本文通过构建能源地缘经济关系评价模型,以俄罗斯远东—太平洋原油管道为切入点,对该管道建设中的1995—2016年俄罗斯与中日两国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079不断攀升至2016年的0.693,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指数由1995年的0.992下降至2016年的0.266,两条指数变化曲线交汇于2012年并呈现"剪刀差"状。②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1995—2002年)、斜"N"型上升(2003—2008年)和快速上升的变化趋势(2009—2016年),2008年后,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期的日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演变轨迹呈现出波浪式平稳、快速下降和梯级下降的变化态势,当前日本仅为占俄罗斯原油出口量份额极少的一个出口目的国。未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推进,中俄能源地缘经济合作关系将继续向好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心鹏
80年代后半期,大陆与台湾的投资、贸易合作关系迅猛发展,这种合作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增长速度方面都已达到相当程度,对台湾、大陆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1)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规模、增长速度及相互依赖程度;(2)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分工形态;(3)大陆、台湾与港澳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石云峰
1992年以来,尽管遇到了原苏联政局动荡、联盟解体、经济滑坡、通货膨胀等严峻的挑战,但我国独联体各国的互利经济合作发展势头不减。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双方共签订承包劳务合同613项,合同总金额10.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7亿美元,累计派出人数1.6万。其中承包工程145项,合同额8.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5亿美元,合同人数5957人;劳务合作458项,合同额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玉冰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与两岸经济合作关系做出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路径依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杜宇峰
莫斯科人谈中俄经济合作[俄]波·米·莫济阿斯90年代初苏联发生了尖锐的经济危机,一直持续到1991年末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新政府在1992年初实行了彻底的改革,成功地防止了相当范围内的经济崩溃,但1992年的经济并未得到稳定。与1991年相比,工业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马书芳
俄罗斯联邦近年来加快了经济改革的步伐,制定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从而为实现中俄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供了宽松环境,使得两国之间各种形式的经贸往来异常活跃,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在双方经济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和制约因素,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主动地加以排除。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明确有利条件,坚定合作信心。只有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加强在交通运输业、高科技领域、大型资源性开发、合资银行业务、参与自由经济区建设以及各种独特性项目上的合作,才能适时地实现两国经济合作方面的战略升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连成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始终是两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近几年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与两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不相称。因此,如何继续推进和深化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现已成为两国政府面临的共同任务。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时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志尧
当前,世界经济向区域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明显趋势,它对跨国跨地区经济加强合作、协调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立中国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以下简称布市)国际经济合作区,将是对加速实现东北亚经济区域化的有益尝试。 一、有利条件 1.独特的地缘优势。黑河与布市是原中苏边境线上的历史名城,坐落于黑龙江两岸,现在布市人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根喜
特点 1996年3月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的第一次亚欧首脑会议建立起来的亚欧合作对话机制,标志着亚欧新型伙伴关系的到来,亚欧经济合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建立在低层次基础上的合作亚欧会议对话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进程中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但亚欧经济合作的内在因素决定了这个模式只能是低层次的,尚难以建成类似欧盟合作层次较高的集团。从时间上分析,欧盟集团自其前身欧共体建立时起,已经过了4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中日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日两国是东亚的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在双方的对外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问题及美国和政治等因素的存在,中日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推动中日贸易自由化的力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但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不仅取决于两国经济力量的变化,而且取决于两国能否通过沟通和制度变迁实现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跨越。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区域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项义军 张金萍
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国共同构建的区域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则是中国实施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安排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目前,俄罗斯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依托的东移战略,与中国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的向西战略对接的时机逐渐成熟。本文主要从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及与沿线第三国关系层面分析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可能面临的障碍和冲突,为破解中俄战略对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蓝庆新 汪春雨 尼古拉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俄罗斯构筑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重要助力。俄罗斯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市场化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信息与通信技术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和数字人才短缺等制约因素。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极限科技制裁严重影响到其技术部门发展、网络主权以及数字产业安全。中俄数字经济合作也面临着电子产品业务下滑、中国高科技企业深受美国次级制裁溢出风险以及中俄网络安全形势愈加严峻等新挑战。面对未来可能更为激烈的数字冷战,中俄两国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保障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