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6)
2023(6411)
2022(5799)
2021(5268)
2020(4873)
2019(11243)
2018(11245)
2017(21665)
2016(12351)
2015(14087)
2014(14480)
2013(14520)
2012(13890)
2011(12643)
2010(13147)
2009(12414)
2008(12639)
2007(11839)
2006(10357)
2005(9567)
作者
(38184)
(31904)
(31773)
(30740)
(20205)
(15502)
(14687)
(12503)
(11935)
(11503)
(10854)
(10810)
(10254)
(10216)
(10160)
(10098)
(10086)
(9407)
(9375)
(9319)
(8164)
(8017)
(7973)
(7335)
(7331)
(7295)
(7251)
(7223)
(6554)
(6511)
学科
(51005)
经济(50946)
管理(32717)
(32087)
(25382)
企业(25382)
方法(25273)
数学(22484)
数学方法(22254)
(15009)
(14181)
中国(13146)
(12681)
(11620)
地方(10657)
(10166)
贸易(10159)
(9946)
银行(9918)
(9805)
业经(9740)
农业(9713)
(9442)
(8486)
财务(8467)
财务管理(8442)
(8301)
金融(8299)
(8168)
(8037)
机构
大学(182354)
学院(180179)
(72200)
经济(70405)
管理(66728)
研究(62702)
理学(56277)
理学院(55591)
管理学(54535)
管理学院(54192)
中国(50478)
科学(40081)
(39152)
(35782)
(35722)
(33372)
中心(31138)
(30587)
研究所(30245)
业大(28617)
农业(28099)
财经(27670)
(24832)
北京(24818)
(24573)
师范(24323)
(23847)
经济学(22241)
(22016)
(21713)
基金
项目(114385)
科学(88404)
基金(81890)
研究(81367)
(72016)
国家(71416)
科学基金(59617)
社会(49770)
社会科(47028)
社会科学(47012)
(44876)
基金项目(43461)
自然(39316)
自然科(38342)
自然科学(38327)
(38308)
教育(38029)
自然科学基金(37651)
资助(34293)
编号(33976)
成果(29015)
重点(26348)
(25567)
(24400)
课题(23494)
(22865)
科研(22718)
计划(21682)
创新(21505)
大学(21374)
期刊
(80699)
经济(80699)
研究(54046)
中国(35961)
(31585)
学报(31252)
(28830)
科学(27437)
大学(22706)
管理(22000)
学学(21183)
(20977)
金融(20977)
农业(20219)
教育(19562)
技术(15103)
财经(13797)
业经(12848)
经济研究(12315)
(11742)
问题(11369)
(11249)
图书(10397)
理论(9932)
(9608)
技术经济(9336)
(9176)
实践(9137)
(9137)
统计(9018)
共检索到278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瑞  耿涛  
个人征信的投诉内容主要是针对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用记录。不良信用记录的形成,可能由个人主观故意或负面行为造成,也可能是由非本人原因或本人原因造成的但"情节轻微"的不良信用记录,后者是引致目前征信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降低征信投诉、合理处置投诉事件,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同时商业银行应正确运用、合理处置个人信用报告。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家杰  时明生  
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以来,社会影响面不断扩大。在发挥优化社会信用环境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部分金融消费者对系统记录的有关信息提出了异议甚至诉讼。对一起因不良征信记录引发诉讼的案例进行了剖析,在当前征信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加大对金融消费者信用权益的保护力度,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晓瑞  
在现实经济金融活动中,行为人(包括企业和个人)由于个人信息被盗用或者其他非主观因素而在银行征信系统中形成了"不良记录",在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经常被银行拒之门外,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再融资需求。为此,金融机构应区别对待征信系统中的"不良记录",并就如何更正此类信用信息的问题尽快予以明确。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全宝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个人信用征信立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征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活动主要依据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而且征信活动涉及的重要问题缺乏法律规范,诸如征信机构设置缺乏规范、信息收集法律依据不足、主体权利缺乏法律保护等。因此,应抓紧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
[期刊] 征信  [作者] 邱峰  
现实生活中,居民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大量非恶意逾期记录,这不仅给其本身带来了不便,还可能对征信系统、商业银行等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来加强非恶意个人信用不良记录的防范。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琦  
随着征信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自身信用权益的重视,征信投诉呈逐年上升状态,人民银行作为征信监管部门,因法律制度不清、处理方式不当等问题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基层人民银行应当依法行政,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妥善解决征信投诉中客户纠纷,切实维护信息主体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阮玉芳  
现行《征信业管理条例》中的信息主体反馈的不良信息概念不清、个人信用报告语义模糊、信息主体声明业务没有设定关联逻辑关系。从立法层面、业务制度层面分析保护信息主体权益存在着知情权保障不全面、信息主体无法有效行使异议权和重建信用记录权、司法救济手段不够充分等问题,提出完善《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研究,不断完善维护信息主体保护体系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丽丽  
[期刊] 征信  [作者] 乔杰  季曦  
三则案例表明,部分金融机构违规冒名贷款、违规修改个人信用信息等行为,对征信系统的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今后,应敦促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并完善异议数据处理制度,建立个人征信数据质量分析系统,切实加强数据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设等,以便从根本上防范和解决现存的虚假数据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丽丽  
个人征信系统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分析2011年安徽省个人征信系统运行的特点,指出系统运行中还存在着覆盖面不够广泛、查询功能不完善、异议和纠错信息处理机制存在风险隐患以及银行专业版信用报告尚未有效试运行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余海霞  
近年来,随着个人信用报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个人信用记录的维护与提升也成为了一个与信息主体日常经济生活休戚相关的话题。2013年3月15日正式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从征信业务规则、异议和投诉等方面对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进行了规定,在此背景下,信息主体如何走出"误区",维护和提升个人信用记录,也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锐,熊键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我国目前信用缺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手段。我国加入WTO的服务贸易特定义务承诺对国内个人信用征信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立法的缺失而创设的行业经济租可能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和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了使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能得到较全面的法律基础支撑、与国际惯例接轨,需要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权以使个人信用征信业的外部成本内在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东  沈燕  李为为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证征信系统的建立对个人信用行为的影响,分析了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标准及数据质量对博弈结果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结论和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刘玫  
近年来,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个人征信制度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瓶颈。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发展消费信用,应从完善征信的法制环境、加强政府的协调与扶持、完善公共征信数据库、统一个人信用评估标准等方面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