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2)
- 2023(8779)
- 2022(7687)
- 2021(6849)
- 2020(6092)
- 2019(14075)
- 2018(13922)
- 2017(26906)
- 2016(14579)
- 2015(16583)
- 2014(16649)
- 2013(16819)
- 2012(16186)
- 2011(14784)
- 2010(15217)
- 2009(14262)
- 2008(14050)
- 2007(13111)
- 2006(11551)
- 2005(10535)
- 学科
- 济(84114)
- 经济(84040)
- 管理(43612)
- 业(39425)
- 方法(32295)
- 企(32178)
- 企业(32178)
- 数学(28726)
- 数学方法(28537)
- 地方(19420)
- 财(17768)
- 农(17171)
- 中国(17074)
- 学(15219)
- 制(15218)
- 业经(15173)
- 地方经济(13106)
- 银(12467)
- 银行(12438)
- 融(12231)
- 金融(12229)
- 行(11916)
- 贸(11827)
- 贸易(11822)
- 农业(11576)
- 易(11379)
- 体(11108)
- 务(10918)
- 财务(10900)
- 财务管理(10861)
- 机构
- 大学(221823)
- 学院(220817)
- 济(102916)
- 经济(100859)
- 管理(84342)
- 研究(77682)
- 理学(71867)
- 理学院(71079)
- 管理学(70017)
- 管理学院(69606)
- 中国(60172)
- 财(46314)
- 京(45979)
- 科学(45613)
- 所(40384)
- 农(37971)
- 财经(36732)
- 研究所(36437)
- 中心(35786)
- 江(34173)
- 经(33212)
- 经济学(32717)
- 业大(31912)
- 农业(29995)
- 经济学院(29247)
- 北京(29125)
- 财经大学(27084)
- 范(27009)
- 院(26990)
- 师范(26752)
- 基金
- 项目(139359)
- 科学(109268)
- 基金(101760)
- 研究(100368)
- 家(88783)
- 国家(88076)
- 科学基金(74749)
- 社会(65280)
- 社会科(61869)
- 社会科学(61847)
- 基金项目(54147)
- 省(53556)
- 自然(47583)
- 自然科(46479)
- 自然科学(46459)
- 自然科学基金(45673)
- 教育(45501)
- 划(45081)
- 资助(42001)
- 编号(40056)
- 成果(32748)
- 部(31733)
- 重点(31507)
- 发(30794)
- 创(28225)
- 课题(27314)
- 国家社会(27147)
- 教育部(27128)
- 科研(26827)
- 创新(26477)
- 期刊
- 济(119700)
- 经济(119700)
- 研究(67467)
- 中国(41711)
- 财(37707)
- 农(33946)
- 学报(33721)
- 科学(30835)
- 管理(30683)
- 大学(25115)
- 学学(24036)
- 融(23010)
- 金融(23010)
- 农业(22433)
- 经济研究(19896)
- 财经(19520)
- 技术(19006)
- 业经(16883)
- 经(16857)
- 教育(16719)
- 问题(15503)
- 技术经济(13328)
- 业(12337)
- 贸(11998)
- 统计(11972)
- 世界(10884)
- 理论(10835)
- 商业(10801)
- 策(10469)
- 国际(10252)
共检索到337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明
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与证监部门的市场监管之间构成一个动态博弈与均衡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探讨业绩操纵行为在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原因、危害 ,提出抑制业绩操纵行为、提高市场监管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业绩操纵 市场监管 博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冬芳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会计监管中存在的诸如会计监管法制建设落后,会计市场准入制度混乱,会计监管体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使会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成为影响会计行业发展的瓶颈。要根治我国会计信息失灵现象,解决我国会计监管缺位和失效问题,必须构建融合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会计监管框架,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独立外部监管实施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会计监管体系。
关键词:
会计监管 经济学分析 实施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保华 李晓斌
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推进,欧盟加强了对操纵市场行为的监管。新的监管框架由《关于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市场不当行为)的指令》以及欧盟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执行措施构成。监管框架的主要内容涉及操纵市场行为的定义及其监管范围、股份回购计划及安定操作的豁免以及主管机关的执行及合作等。
关键词:
欧盟 市场操纵 监管立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杰
有效把握跨市场操纵的经济机理并提出针对性的市场操纵法律规制措施,能够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基础上兼顾做空等市场投机因素的风险承担与价格发现的功能保护与市场效率优化。跨市场操纵具有较低的自我遏制性,应当作为资本市场法律规制的重点。应当在信息披露上强化卖空交易的监管,而非直接限制卖空交易,更不应设置一定的连续卖空数额标准并将超过这一交易量限度的卖空交易规定为市场操纵违法犯罪。在《证券法》修订、《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正在征求意见的立法条件下,有必要明确界定跨市场操纵行为违法性与犯罪性,将衍生品市场交易中的操纵行为类型与认定规则明确纳入规制范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匡东海 严荣荣
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到现在已经历十余年的时间,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其间仍存在诸多问题。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得到了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业绩操纵有些是因大股东和经理人为着各自的私利通过发布虚假信息,达到哄抬本公司股票市价以获得更多投资利益,或为提高公司筹资能力而故意造成。靳明在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靳明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或避免被“摘牌”的目的 ,对净资产收益率(ROE)或盈亏临界点进行了业绩操纵 ,这可从业绩分布的统计分析研究得到验证。建议改进配股资格的控制参数 ,适当调整 ROE标准 ,防止过度的业绩操纵行为 ,完善财务会计法规 ,加强监管和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的自律。
关键词:
ROE 上市公司 业绩 操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明
在每年年报集中公布之时,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其业绩操纵的重点是使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简称ROE)达到配股资格要求,这是因为受到上市公司业绩操纵行为的动机与目标的支配。根据动机理论,上市公司本身存在着强烈的配股扩张的内在动机驱动,配股业绩标准ROE达标(10%)则成为了某些公司产生操纵行为的外在诱因和目标。在10%标准的导向下,如果实际业绩与标准相差不多,上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翁东东 陈春春 孔德议
从演化博弈理论的视角,基于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通过分析中间参数的变化对博弈系统的最终演化均衡的影响,论证了期货市场联合操纵行为演化的方向和路径,并结合"有限理性"个体的假设进行模拟。最后,对期货市场价格操纵行为的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毅
银行业由于负债经营的特点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对银行业进行监管显得十分必要。在银行监管理论中,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便是谨慎监管论。谨慎监管论的经济学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作为银行服务消费者的储户个人进行保护,以防范银行倒闭带来的风险;二是对银行体系从整体上予以保护,以防范“传染性”危机带来的风险。为防范银行危机,应消除信息不对称,构建减少银行危机危害的保护制度,政府要为民众构建一个银行负债公共安全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玲 汪顺 刘晴
在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的中国,企业研发参与以及研发强度为何会呈现不降反升的异象?本文通过一个扩展的异质性企业创新模型,以及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解释了这一异象。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并没有减少企业的研发参与,反而扭曲激励了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上述异象的根源在于部分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为达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研发强度门槛以获取相应的资源,而策略性地操纵其研发强度。进一步地,企业生产率水平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缓解上述现象;更为重要的是,研发操纵行为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率与利润水平。本文认为,制度迎合是对融资约束严重与高研发强度并存这一异象的经济学解释。因此,只有修改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门槛,并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地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研发强度 研发操纵 制度迎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铁群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本质上不经常发生或不正常的交易或事项。近年来 ,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会计报表 ,其操纵报表手段有资产置换、债务重组、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等等 ,以达到其“配股”、“扭亏”等方面的目的。尽管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对利用债务重组损益等进行报表操纵行为有了一定的压制 ,但故意错用会计政策及手段上“推陈出新”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需防备的新问题。
关键词:
非常损益 报表操纵 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长泉 张跃进 李殿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