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42)
- 2023(2916)
- 2022(2489)
- 2021(2589)
- 2020(2197)
- 2019(5055)
- 2018(4714)
- 2017(8849)
- 2016(5028)
- 2015(5639)
- 2014(5642)
- 2013(5852)
- 2012(5486)
- 2011(4501)
- 2010(4648)
- 2009(4428)
- 2008(4799)
- 2007(4056)
- 2006(3677)
- 2005(3405)
- 学科
- 财(24664)
- 税(21690)
- 管理(21553)
- 税收(20259)
- 收(20089)
- 业(16668)
- 企(15258)
- 企业(15258)
- 财政(14249)
- 济(13918)
- 经济(13898)
- 政(11666)
- 务(9960)
- 财务(9957)
- 财务管理(9919)
- 企业财务(9476)
- 中国(6300)
- 方法(5966)
- 制(5950)
- 数学(5206)
- 数学方法(5165)
- 地方(4925)
- 度(4538)
- 制度(4537)
- 出(4452)
- 体(4093)
- 收入(4038)
- 策(3861)
- 支出(3844)
- 体制(3724)
- 机构
- 大学(59390)
- 学院(58876)
- 财(28813)
- 济(23842)
- 经济(23238)
- 管理(22103)
- 研究(18972)
- 理学(18736)
- 理学院(18529)
- 管理学(18288)
- 管理学院(18154)
- 中国(16885)
- 财经(16729)
- 经(15057)
- 财经大学(12089)
- 财政(12062)
- 税(11993)
- 京(11793)
- 政(10867)
- 务(10683)
- 江(10351)
- 科学(10272)
- 所(10169)
- 省(9286)
- 税务(9031)
- 上海(8501)
- 中心(8448)
- 局(8318)
- 研究所(7976)
- 北京(7969)
- 基金
- 项目(32188)
- 科学(25109)
- 研究(25018)
- 基金(24008)
- 家(19971)
- 国家(19799)
- 科学基金(17457)
- 社会(16089)
- 社会科(15255)
- 社会科学(15251)
- 基金项目(12365)
- 教育(11016)
- 自然(10634)
- 编号(10540)
- 省(10512)
- 自然科(10402)
- 自然科学(10400)
- 资助(10255)
- 自然科学基金(10239)
- 成果(9992)
- 划(9278)
- 性(8457)
- 项目编号(7493)
- 部(7372)
- 制(7191)
- 阶(7106)
- 段(7095)
- 阶段(7085)
- 重点(6967)
- 国家社会(6835)
共检索到114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有道
对上海财税工作回顾与展望周有道一三年前,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发表以后,如破石惊雷震动了整个华夏大地。也就是这一年,1992年的春天,我们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参与宏观调控、支持经济建设的“一体二翼”的财政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工乐
财税改革:回顾与展望黄工乐回顾建国以来近半个世纪我国财政经济发展历程,我认为在宏观经济体制方面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195o-1978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1979-1993年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三是1994年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云凤 孙亦军
"十一五"期间财税政策特点:及时根据经济形势和任务变化做出正确调整;坚持短期财税政策调控与长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坚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税政策要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工具密切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十二五"期间财税政策趋向:继续加强财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善财税政策,加大民生投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树海
引言中共中央1978年12月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决定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之,我国经济改革全面展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次伟大转折。财税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放鸣
1994年财税改革回顾与1995年展望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徐放鸣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1994年我国进行了财税体制的重大改革,取得了积极效果,尤其在转换机制方面基本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新财税体制基本实现了平稳过渡。主要表现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未来,着眼于高质量发展,财税改革要理顺通盘的财政体制、深化税制改革以及推进"最小一揽子"的配套改革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从传统体制到市场经济新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到底怎么样能够合意地发挥"多个积极性",一直就是探索的主线。从20世纪5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我国财政体制始终在寻求变革与改进。简要地说,在传统体制下,就提出了怎么分权的问题,20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直接税 地方税体系 复合税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元生
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财税领域的改革主要是沿着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分灶吃饭”,实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扩大地方的权限;二是“减税让利”,实行承包责任制等,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给经营者增添活力。这两个方面的改革,积极有力地推进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应予肯定。但同时也伴随着两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其一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越来越小;其二财力过于分散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从总体上看,原有的财税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尽快深化改革。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1994年实施以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体制改革和以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如果要为我们党自十八大以来走过的五年找到一个关键词,非"改革"莫属。经过密集的改革部署和全力落实,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2013年底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近300个重点改革任务、百余个其他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400余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共形成千余条改革成果。在这些改革中,财税改革一直发挥着基础和引领的重要作用,通过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溯
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这其中有科技加持的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动漫产业具有较强正外部性效应,难以单纯依赖市场配置资源。因此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相应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弥补市场缺陷,助推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过以往扶持措施侧重关注动漫生产能力的提升,未来可将重点由成本补偿转移到促进竞争上,不断增强动漫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动漫投资的财政补贴和创投税收优惠的力度等,催生更多优质动漫产品。
关键词:
动漫产业 财税政策 创意人才 社会资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孙成芳
本文重点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在回顾中,沿着税收制度、政府间收入和支出划分、转移支付制度四条主线,将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早期探索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局部调整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关键词:
财税体制 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肖鹏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为主线,回顾了30年来我国在上述三大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总结归纳了我国30年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五大经验: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同步进行、坚持走渐进式改革道路、改革中强化政府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财税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协调推进、预算管理内部的改革也需要坚持同步推进。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了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在财政体制、工商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领域的进一步改革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
财税体制 改革 经验回顾 展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克清 杨昭
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化肥的生产、流通和施用实行了较为优厚的财税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确实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化肥产能过剩,引发了化肥的过量施用和严重的环境问题,难以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剖析现行财税优惠政策加剧化肥滥用的传导机制:一方面,加剧产能过剩,扭曲价格信号;另一方面,刺激化肥需求,引发过度施用。因此,应对化肥财税优惠政策进行优化:实行功能型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化肥企业转型升级;整合涉肥补贴资金,保障政策的连续性和持续性;注重化肥财税优惠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化肥 过量施用 财税优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财税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描述了以往的改革轨迹,总结了以往的改革经验,并揭示了改革的规律。最后,文章指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主线即由"非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不断向"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靠拢和逼近;其基本取向即构建并实行既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与财政的本质属性相贯通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
关键词:
改革 财税体制 公共性 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红日 陈东
一、“九五”期间财税政策与 改革回顾 (一)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财政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财政政策。 “八五”前期,中国经济出现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投资和经济过热。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2%,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高达21.7%。经济增长仍依赖于粗放经营方式。199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施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八五”后期,宏观经济逐渐向预定调控目标的要求好转。从1993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逐年回落,1995年回落到10.2%。通货膨胀率下降到1995年的14.8%。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仍处在较高的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楼继伟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税改革成效显著,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财税体制框架,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逐步显现。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在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回顾和梳理40年重大财税改革的出台,在还原历史的同时,澄清社会上存在的典型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以更好地推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