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6)
2023(6187)
2022(4981)
2021(4484)
2020(3749)
2019(8497)
2018(8121)
2017(15179)
2016(8041)
2015(9291)
2014(9244)
2013(8999)
2012(8490)
2011(7589)
2010(8340)
2009(8100)
2008(7267)
2007(6826)
2006(6384)
2005(5965)
作者
(21400)
(17385)
(17134)
(16565)
(11134)
(8297)
(8093)
(6826)
(6532)
(6483)
(6040)
(5848)
(5685)
(5647)
(5516)
(5373)
(5217)
(5144)
(4911)
(4841)
(4587)
(4262)
(4216)
(4070)
(4062)
(4028)
(4027)
(3979)
(3619)
(3509)
学科
(29622)
经济(29582)
(26118)
金融(26118)
(23237)
银行(23237)
(22652)
管理(21512)
(20862)
中国(19342)
(17271)
企业(17271)
(11247)
地方(11103)
(11004)
中国金融(10967)
(9454)
方法(8781)
业经(8482)
(7489)
贸易(7475)
(7318)
数学(7075)
(6998)
数学方法(6976)
财务(6965)
财务管理(6954)
理论(6699)
企业财务(6664)
农业(6518)
机构
大学(103973)
学院(103850)
(44848)
经济(43542)
中国(37103)
研究(36711)
管理(36072)
理学(28482)
理学院(28190)
管理学(27831)
管理学院(27623)
(25196)
(22165)
中心(20745)
(19565)
银行(18900)
财经(18362)
(18243)
科学(17907)
(17775)
(17257)
(16708)
(16552)
金融(16387)
人民(15856)
(15673)
研究所(14883)
北京(14665)
经济学(14483)
(14431)
基金
项目(59521)
研究(49602)
科学(45895)
基金(40886)
(33548)
国家(33171)
社会(30719)
社会科(29176)
社会科学(29171)
科学基金(28434)
(23327)
教育(23029)
编号(21504)
基金项目(20503)
成果(19735)
(19386)
资助(17214)
课题(16198)
自然(15339)
自然科(14978)
自然科学(14976)
自然科学基金(14696)
(14017)
(13996)
(13890)
重点(13819)
项目编号(13456)
(13070)
(12862)
国家社会(12451)
期刊
(55714)
经济(55714)
研究(40385)
(31914)
金融(31914)
中国(29533)
(19831)
教育(18043)
管理(14755)
(13694)
学报(11510)
科学(10352)
技术(9914)
大学(9830)
财经(9382)
国际(9017)
经济研究(8595)
学学(8477)
图书(8375)
(8099)
业经(8084)
农业(7985)
(7598)
问题(7143)
书馆(6786)
图书馆(6786)
理论(6493)
(6114)
论坛(6114)
实践(5944)
共检索到194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朝峰  秦聪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国际竞争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在阐述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给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并提出了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几点战略性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曾康霖  
当代国际竞争主要是金融竞争,金融竞争主要不是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把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在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衡量标准后,探讨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以及制度建设问题,并指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重视发挥外资金融机构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张晨  张智楠  
2019年,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再度提出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可见,十年来,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但初心不变。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哪些战略安排和重点突破?这是在动荡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权衡  李凌  
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掀起了一场资源配置革命。上海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从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看,上海的领先优势正在弱化。其中既有互联网金融在资源配置和信息处理方式对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的弱化,又有金融业态创新与传统金融监管模式之间的不匹配,二者共同构成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挑战。该文基于上海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调研,提出互联网金融"鼓励创新"与"有效监管"并举的发展新思路,以及"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调监管、协会监督"的监管新框架,主张在现阶段开展"信息披露和金融业务监管"双管齐下的监管方式,以更好地满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耀明  朱雅崴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否抓住低碳经济以及碳金融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显得非常迫切。本文认为上海要以碳金融的发展为契机,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并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金融业产值、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改善等方面着重分析碳金融发展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最后从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法律法规等视角对于发展碳金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旭祥  
本文针对上海国际建设中心建设中的几个问题——金融创新与对外开放、社区金融发展、陆家嘴金融城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海外投贷基金运作进行了分析,认为下一阶段有必要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工作推动力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泽慧  
构建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战略需要,然而政府主导型模式决定了地方保护主义在金融中心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内出现所谓的多中心论就是其典型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重新认识所谓金融中心的标志性作用,通过完善金融中心外部环境促使各金融中心通过功能划分和优势互补,采取在国内金融服务的增量中寻求最大的份额办法,由市场力量而非行政手段去调整和构建我国多层次的金融中心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扬  
本文提出了中国需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观点,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流研究方法,分析了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从当前我国构建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角度,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与发展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昆明泛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G20峰会,G20伦敦峰会对全球金融监管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G20伦敦峰会达成的最新国际金融监管共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和启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是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过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先行先试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应成为人民币相关产品的全球性交易支付主平台和定价中心、应实现金融产品业务创新与调控监管的同步创新、应同步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应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建设、应重视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话语权、应强化征信建设和信用评级体系监管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钧  
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有一个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些资源贫瘠的小岛上实行完全自由化的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银行金融机构,使这些小岛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但是,这类金融中心缺乏内在的经济实力,而仅仅具有一个表面繁荣的金融外壳,实质上是外国银行避税和逃避管制的“避税港”,这种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不应该成为上海的目标模式.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为中心而中心,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国际金融网点,能够随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动向和调动国际经济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和资金,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上海应该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望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特点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从有利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建议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