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6)
2023(6249)
2022(5460)
2021(5005)
2020(4466)
2019(10749)
2018(10719)
2017(20835)
2016(11616)
2015(13631)
2014(14030)
2013(14063)
2012(13532)
2011(12353)
2010(12732)
2009(11836)
2008(12056)
2007(11295)
2006(9712)
2005(8479)
作者
(34775)
(29126)
(29097)
(27873)
(18574)
(14060)
(13632)
(11403)
(10857)
(10573)
(9831)
(9739)
(9350)
(9257)
(9255)
(9210)
(9162)
(8535)
(8513)
(8480)
(7302)
(7296)
(7187)
(6733)
(6732)
(6712)
(6627)
(6582)
(5950)
(5927)
学科
(51044)
经济(51000)
管理(29667)
(28022)
方法(24505)
数学(21436)
(21383)
企业(21383)
数学方法(21270)
(14827)
中国(13820)
地方(12508)
(12484)
(11446)
贸易(11443)
(11111)
(10080)
业经(9803)
农业(9559)
(9089)
金融(9087)
(8957)
(8524)
(8102)
银行(8082)
(7703)
理论(7660)
环境(7207)
(6975)
财务(6949)
机构
大学(171135)
学院(169615)
(70823)
经济(69126)
管理(62550)
研究(59589)
理学(52762)
理学院(52124)
管理学(51259)
管理学院(50915)
中国(45223)
(36731)
科学(36183)
(32633)
(31196)
(31094)
中心(28081)
研究所(28057)
(26631)
业大(25844)
财经(25384)
农业(24655)
北京(23419)
(23306)
师范(23085)
(22951)
经济学(21819)
(21258)
(20975)
经济学院(19910)
基金
项目(106872)
科学(81880)
研究(79829)
基金(74544)
(64489)
国家(63938)
科学基金(53177)
社会(48097)
社会科(45407)
社会科学(45390)
(42006)
基金项目(39652)
教育(37532)
(35860)
编号(34223)
自然(33500)
自然科(32630)
自然科学(32618)
自然科学基金(32007)
资助(31069)
成果(29022)
重点(24690)
课题(24247)
(24211)
(23838)
(21684)
科研(20742)
大学(20499)
教育部(20420)
(20381)
期刊
(80024)
经济(80024)
研究(51321)
中国(35693)
(28223)
学报(26627)
(25729)
科学(23251)
教育(21356)
管理(20677)
大学(19759)
农业(18918)
学学(18132)
(16861)
金融(16861)
技术(15884)
经济研究(12719)
业经(12690)
财经(12448)
问题(11398)
(10745)
(10693)
图书(10559)
(10540)
国际(10382)
技术经济(8869)
理论(8471)
(8230)
世界(8145)
统计(8136)
共检索到262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甄明霞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出发 ,从四个方面 :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文化水平 ,把上海与当今国际大都市作了比较 ,指出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的现存距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希东  黄(王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伦敦、东京、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新城建设获得蓬勃发展,其城市空间结构开始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本文在分析西方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背景与阶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的相关经验,并对21世纪上海的新城建设得出若干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建源  杨燕青  
上海国际大都市指标体系研究罗建源,杨燕青国际大都市是一个具有多层面经济活动的复杂有机体,而处于形成过程之中的国际大都市则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它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变量来反映。由于这种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认为必须来用相互密切联系的统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冶  
本文认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是兼有国际化、国际服务性、规模大并以国家综合国力为依托等重要特征,具有全球或较大区域空间连接并超前于世界城市发展平均水平的典型性城市,主要有四个判断依据:一是交通网络体系能否带来运输、交流的规模经济;二是服务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三是城市是否具有良性的创新能力;四是城市非经济要素是否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北京在WTO大环境中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必须大幅度提高交通网络体系的运输质量和效率;二是要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大力发展会展业、旅游业,改善金融保险市场以及信息服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德林  陈信康  
上海城市形象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外界的负面评价也不少。首先从理论上归纳了国际大都市的4大核心特征;然后基于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特征和上海市发展愿景,运用城市营销理论,从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角度提炼出上海应该重点塑造的国际大都市导向的7种核心城市子形象。其次,通过对博览会理论和世博会实践的研究,剖析了世博会为上海城市形象塑造带来的6方面机遇。最后,提出成立上海城市形象战略管理中心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纪鹏  
新时期都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势在必行。文章运用案例研究、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香港、新加坡、东京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经验,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上海旅游产业结构的举措。文章对城镇化背景下涌现的都市型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自从 1998年以来 ,上海就开始关注德国等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 ,把循环经济的概念纳入了上海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当前上海需要进一步把建设循环经济型的城市纳入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的战略目标。本文提出了我们对上海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的一些看法 ,并就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了评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庆松  
上海在建设国际型大都市过程中,国际型人才的流入和外流必然引发跨文化问题,需要加强跨文化管理。上海市跨文化管理的对象主要涉及5种人才。上海市跨文化管理的对策措施是构建3种机制,即跨文化选人、跨文化培训和跨文化用人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武前波  徐伟  李子蓉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并趋向于在大都市区聚集。外来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剧了都市的社会极化现象。文章以上海为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外来劳动力与上海大都市发展的关系,认为外来劳动力改善了上海人口年龄结构,提供了多样化的人力资本,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和大都市区的社会多元化。同时,上海经济结构转型也将为外来劳动力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使传统外来劳动力面临转型。因此,应加强上海外来人口迁移政策研究,协调外来劳动力和上海大都市互动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鲍宗豪  
我国在推进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普遍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其主要表现是:重城市经济,轻城市人文精神;重城市“形态”,轻城市文化“精神”;重文化“活动”,轻文化“内涵”。以“文化自觉”的精神反思与指导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既要在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又要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积极维护民族文化主权;既要形成一流的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文化艺术人才,又要从国际大都市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形成区域文化功能相区别、各具特色、多元文化形态纷呈的“文化圈”;既要重视城市“形态”,更要重视城市的文化精神,要使城市“形态”与文化“神态”融为一体;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经验时,要反思建设国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耀明  朱雅崴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否抓住低碳经济以及碳金融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显得非常迫切。本文认为上海要以碳金融的发展为契机,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并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金融业产值、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改善等方面着重分析碳金融发展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最后从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法律法规等视角对于发展碳金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艳杰  吴永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大幅减退,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都市地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已接近或低于安全警戒线,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实现区域粮食与基本农产品供给安全、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控制点。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大都市地区耕地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及进行耕地保护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鲍敦全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中国西部未来的开发与建设中要有作为龙头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来带动。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全国其它地区的配合,也需要中国西部的配合。上海应站在全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上海要走在全国经济市场化的前列,并对其它地区起带动作用;同时,上海应率先进入国际的大市场、大流通之中。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叔莲  
复旦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上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必要性和意义,我很同意。强调这点对于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改革都会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要使改革深化必须靠巨大的力量来推动,而扩大对外开放正是一种这样的推动力,是深化经济改革的必要条件。事实证明开放促进了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方民生  
上海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曾经有过光荣的历史,是东亚地区发达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有“东方明珠”之誉。自从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和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决策之后,又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希望,“东方明珠”将更璀璨。21世纪的上海不仅是远东的大都市,也是世界性的国际大都市。回首看,上海之所以有“东方明珠”之誉,是得益于上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