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9)
2023(5475)
2022(4991)
2021(4648)
2020(4257)
2019(10315)
2018(10226)
2017(20724)
2016(11388)
2015(13241)
2014(13469)
2013(13547)
2012(12672)
2011(11455)
2010(11590)
2009(10994)
2008(11266)
2007(10446)
2006(8817)
2005(7941)
作者
(33672)
(28564)
(28426)
(26995)
(18115)
(13709)
(13130)
(11089)
(10464)
(10034)
(9454)
(9436)
(9102)
(8930)
(8901)
(8860)
(8820)
(8385)
(8339)
(8224)
(7009)
(6989)
(6860)
(6414)
(6406)
(6375)
(6357)
(6338)
(5711)
(5682)
学科
(50035)
经济(49973)
(39855)
管理(38700)
(34524)
企业(34524)
方法(28327)
数学(25338)
数学方法(25175)
(18553)
(14193)
财务(14178)
财务管理(14148)
企业财务(13583)
(12802)
(10396)
中国(10131)
业经(9552)
(9421)
(9185)
贸易(9182)
(8916)
农业(8453)
地方(8240)
(7681)
(7195)
银行(7175)
(7101)
理论(6849)
(6666)
机构
大学(172723)
学院(170882)
(71655)
经济(70212)
管理(70025)
理学(61046)
理学院(60444)
管理学(59583)
管理学院(59267)
研究(52531)
中国(41226)
(35394)
(34377)
科学(31820)
(29337)
财经(27838)
(26991)
业大(25693)
(25267)
中心(25233)
(25095)
研究所(24380)
农业(23345)
北京(22063)
经济学(21733)
财经大学(20793)
(20295)
师范(20076)
经济学院(19851)
(19770)
基金
项目(110185)
科学(86834)
基金(81529)
研究(78464)
(70429)
国家(69856)
科学基金(60342)
社会(49863)
社会科(47245)
社会科学(47228)
基金项目(44245)
(42375)
自然(40441)
自然科(39514)
自然科学(39501)
自然科学基金(38853)
教育(36936)
(35846)
资助(34079)
编号(32171)
成果(26278)
(25769)
重点(24434)
(22532)
(22314)
教育部(22237)
科研(21852)
人文(21658)
创新(21057)
大学(21029)
期刊
(74452)
经济(74452)
研究(45965)
(30119)
中国(28263)
学报(26215)
(25206)
科学(23845)
管理(23688)
大学(19548)
学学(18580)
农业(16534)
(15745)
金融(15745)
财经(14398)
技术(13753)
教育(12898)
(12113)
业经(12035)
经济研究(11823)
问题(10329)
财会(9664)
(9597)
技术经济(9251)
理论(8855)
商业(8416)
(8332)
(8328)
统计(8321)
会计(8272)
共检索到242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震  
最近,关于草原兴发的报道不断出现在各大财经媒体上。2006年5月24日,《南方都市报》刊登文章《草原兴发承认做假账》。6月8日,草原兴发接到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的调查书。7月5日,《证券时报》刊登了《草原兴发被深圳交易所强制复牌》的消息。7月12日,《上海证券报》刊登了《关于对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爱勤  龙俊雄  
文章运用2000—2016年间发布年报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logit模型,控制年份和行业效应,并分别使用了分析师数量、明星分析师数量作为分析师关注的代理变量,分别考察其对违规概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分析师关注的增加,企业违规的可能性越小;明星分析师的声誉效应并不能显著地减少企业的违规行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军伟  
频频发生的上市公司违规实际上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违规上市公司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控股股东、中小股东与监管者,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不完全、非合作博弈。本文建立了违规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监管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发现了影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违规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安排、违规成本与监管力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治理结构、立法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实施对监管者监管等有效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薛有志  周杰  
中国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是否进行了有效治理,上市公司投资者是否对上市公司发生的违规行为给予了惩罚。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并未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惩罚,通过股票市场产生的外部治理机制失效。因此.除了以更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等事前契约来规范主体行为外,客观上还必须要有更具指导性的行为准则——公司治理的伦理道德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苏朦  
保理业务集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风险承担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其重要性和市场认知度日益提升。基于证监会等监管机构1994—2021年发布的违规处理文件,定义和识别上市公司保理违规行为,并对其分布特征及类型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保理违规是近年兴起的违规行为,主要类型是违规披露;主板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保理违规最为突出,且集中在东部地区;保理违规正成为上市公司造假的新路径,典型手段包括虚构底层供应链交易、混淆业务实质和虚构保理业务收入。研究结论有助于规范企业保理和供应链交易行为,完善监管机构的保理约束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苏朦  
保理业务集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风险承担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其重要性和市场认知度日益提升。基于证监会等监管机构1994—2021年发布的违规处理文件,定义和识别上市公司保理违规行为,并对其分布特征及类型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保理违规是近年兴起的违规行为,主要类型是违规披露;主板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保理违规最为突出,且集中在东部地区;保理违规正成为上市公司造假的新路径,典型手段包括虚构底层供应链交易、混淆业务实质和虚构保理业务收入。研究结论有助于规范企业保理和供应链交易行为,完善监管机构的保理约束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福龙  毕世宏  
文章主要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分析 ,认为必须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建立健全法规 ,改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等 ,才能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步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蓉  常维  
近年来,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群发,本文利用200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违规事件样本,从"同群效应"的角度探究违规行为的群体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存在显著的地区同群效应("近墨者黑"),同地区其他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显著增加了该地区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概率;且信息披露型违规的同群效应更加明显。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违规决策的地区同群效应主要源于交流式学习和观察式学习的两种模仿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同一地区内,相同产权性质公司间的同群效应更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十八大之后违规行为的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地区同群效应显著减弱。本文研究揭示了违规行为的地源性特征,也从抑制违规传染视角实证支持了近年来的系列整治活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巧良  连晓璐  
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划分为经营违规和信息披露违规,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logit回归发现: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与区域腐败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区域的腐败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越容易发生违规行为,这种情况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更明显;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政治环境指数对违规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上市公司所在地的税费负担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滋生"违规行为,同时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反腐败及其领域的文献,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冠东  
文章以2008~2010年发生违规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和其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对两组样本在处罚公告日前后的收益率进行差异性检验,其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处罚公告日前后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违规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总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股票在公告日前后有明显的负向反应。分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所在行业、处罚机构、处罚原因、处罚措施会对市场反应产生影响。针对不同处罚效果,文章给监管机构提出了可能的应对措施,并给投资者提出了投资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博  熊婷  林敏华  
本文按照"文化-行为"的逻辑,探讨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儒家传统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的中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与正式制度(法律)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力越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越低;并且在儒家传统文化与正式制度(法律)两者交互叠加作用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更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本文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相关精神,考察了供应链客户稳定度能否对处于资本市场核心位置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产生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客户稳定度越高,公司违规的概率和程度越低。机制检验表明,较高的客户稳定度能够从业绩效应、信息效应以及监督效应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抑制公司违规行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外部监督治理机制不同的情况下,客户稳定度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内部监督治理机制方面,客户稳定度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低、监事会经济独立性弱的公司中更强;外部监督治理机制方面,客户稳定度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分析师关注度低、所处地区法制环境差的公司中更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慧辉  刘伟  
利用2010年我国A股资本市场引入融券卖空机制这一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和检验了融券机制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预见性和抑制性方面的治理效应。结果发现,融券的卖空机制可以从微观层面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产生影响,融券卖空者具备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能力,其可以合理预见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产生威慑力,降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概率,提升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融券卖空机制的抑制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治理效应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高、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中发挥得更为显著,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终极控股股东和管理层两类上市公司内部权力主体在信息披露违规方面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双燕  蒋丽华  卞舒晨  
随着文本大数据分析的发展,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成为研究热点,这为理解公司违规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2009—2019年深沪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方法对11 040份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的文本情绪进行测度,研究文本情绪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整体而言,MD&A文本情绪与公司的违规行为负相关。对MD&A细分后发现,展望部分文本情绪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负相关性弱于经营情况概述部分。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信息透明度增强了文本情绪与上市公司违规的负相关关系。在控制内生性和调整了MD&A文本情绪值之后,主要结论仍然稳健。此外,研究MD&A文本情绪与不同违规类型的关系发现,与领导人违规相比,MD&A文本情绪与信息披露和经营类违规的相关性更显著。因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应该重视MD&A文本情绪的信息价值,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管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