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3)
2023(3293)
2022(2908)
2021(2729)
2020(2463)
2019(5849)
2018(5600)
2017(12197)
2016(6344)
2015(7366)
2014(7106)
2013(7332)
2012(6756)
2011(6041)
2010(5941)
2009(5586)
2008(5617)
2007(4928)
2006(4216)
2005(3685)
作者
(16265)
(13814)
(13776)
(12985)
(9165)
(6672)
(6258)
(5232)
(5201)
(4950)
(4765)
(4557)
(4336)
(4326)
(4247)
(4180)
(4127)
(4118)
(4010)
(3972)
(3454)
(3286)
(3244)
(3120)
(3109)
(3099)
(2981)
(2841)
(2748)
(2661)
学科
(33958)
经济(33913)
(28381)
管理(26957)
(25715)
企业(25715)
方法(23277)
数学(21616)
数学方法(21571)
(14119)
(11507)
财务(11504)
财务管理(11484)
企业财务(11170)
(6302)
(6105)
业经(5833)
(5745)
贸易(5742)
中国(5661)
(5573)
公司(5235)
(4707)
(4613)
金融(4613)
技术(4489)
农业(4399)
(4247)
银行(4247)
体制(4174)
机构
大学(97236)
学院(94602)
(45167)
经济(44598)
管理(44082)
理学(39566)
理学院(39309)
管理学(39024)
管理学院(38850)
(23153)
研究(23107)
中国(19736)
财经(19450)
(17984)
(17968)
财经大学(14926)
经济学(14886)
商学(13986)
商学院(13914)
经济学院(13737)
(12377)
经济管理(11860)
中心(11591)
北京(10887)
业大(10735)
(10688)
金融(10458)
科学(10053)
(9691)
(9684)
基金
项目(63034)
科学(52472)
基金(50937)
研究(45911)
(42374)
国家(42062)
科学基金(38800)
社会(33066)
社会科(31624)
社会科学(31617)
基金项目(27520)
自然(25201)
自然科(24721)
自然科学(24718)
自然科学基金(24364)
教育(22477)
(22108)
资助(21796)
(18801)
编号(17258)
(16377)
教育部(15321)
人文(15067)
国家社会(14204)
成果(13673)
重点(13343)
(13283)
大学(13083)
(12777)
科研(12542)
期刊
(41253)
经济(41253)
研究(25843)
(20473)
管理(16131)
中国(11869)
(11269)
金融(11269)
财经(10972)
科学(10447)
学报(10379)
(9140)
大学(9052)
学学(8721)
经济研究(7287)
(6688)
技术(6617)
财会(6128)
业经(5982)
问题(5801)
会计(5676)
(5284)
技术经济(5121)
商业(5042)
统计(4985)
理论(4762)
教育(4671)
(4651)
财经大学(4275)
国际(4228)
共检索到127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伍利娜  高强  
上市公司“触网”,曾是中国证券市场上令人关注的话题。那么,市场对上市公司“触网”反应之强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呢?上市公司“触网”对其经营业绩究竟有无实质性影响呢?首先,本文采用超额收益法,对我国股票市场1999年68家上市公司“触网”公告的反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在“触网”公告日前后具有显著正反应。继而,本文采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68家上市公司“触网”前后业绩的变化,研究未发现“触网”公司整体上在“触网”前一年、当年及次年的业绩有显著变化。最后,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依据2000年因子得分将68家“触网”后的上市公司分为三类,揭示出三类公司的不同特征,并注意到“触网”第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雪飞  陈纪南  
MBO是当今中国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在中国上市公司MBO中选取了 7家典型性样本公司 ,并从转让方式、定价、资金来源、业绩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同时结合国外相关实践进行对比探讨 ,指出中国的MBO与国外盛行的MBO有着本质区别 ,因相应配套环境与措施的不健全 ,上市公司应慎行MBO ,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MBO。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梁淑玲  
记得那是2006年秋的一个上午,我在用搜索引擎帮一位朋友查找注册会计师《会计》科目考试的答案时,与视野不期而遇,连起老师的《左数字右人文》自序和《会计博客的星空》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当即决定注册视野网。当时起了几个自以为不错的网名,全因与别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艺峰  肖 珉  
实证研究表明,就总体而言,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配股的反应是积极的;就每一个具体的配股事件而言,配股的股价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不大,而较多地受到市场大势、公司流通规模和配股价格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超鹏  吴世农  程静雅  王璐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风险投资的加入不仅可以抑制公司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且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有息债务融资和外部权益融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现金流短缺所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均可起到抑制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作用,但只有高持股比例、高声誉、联合投资或非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才能够显著地改善外部融资环境,缓解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问题。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作者认为企业上市后仍然可以利用风险投资机构的监督职能、声誉资源和融资关系网络来解决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进企业投融资行为的规范化和理性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爱勤  龙俊雄  
文章运用2000—2016年间发布年报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logit模型,控制年份和行业效应,并分别使用了分析师数量、明星分析师数量作为分析师关注的代理变量,分别考察其对违规概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分析师关注的增加,企业违规的可能性越小;明星分析师的声誉效应并不能显著地减少企业的违规行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洋  
宝钢集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中的"大象",面对互联网日益深刻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能否做到华丽转身,都在考验着这头"大象"。A互联网思维变革"触网"宝钢很早就已意识到互联网将给传统产业带来深刻变革,并领行业之先迈出了"触网"的步伐。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仅仅宝钢,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说,所谓"触网"就是把自己的产品放到网上去卖,互联网仅仅被当作工具和渠道,解决的不过是存量产品的销售问题。2009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步入漫长的低迷时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亚南  任金政  
对审计师变更原因以及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统计检验和Logistic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6个维度、15个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显著;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是否发生诉讼仲裁事项、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吕亮  曾珍  王江峰  刘娟  
2006年我国实行了新修订的公司法,由于其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其实施对公司的众多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从新公司法变更事项中选取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目的在于研究新公司法实施后对上市公司的主要影响,从而为公司决策者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卢斌  高彬越  
本文利用199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预测出目标资本结构,以此来检验我国股市的市场择机行为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市场择机行为,但是仅能持续三年左右,盈利能力、非债务税盾和公司规模等因素则通过影响目标资本结构来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且这一影响是持续显著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德昊  
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提升服务一是结合互联网特点,研发基于大数据的信贷产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如有的银行与银联商务合作,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推出面向小微POS收单商户的创新产品。产品通过解析申请人的收单流水、个人征信状况对其发放贷款,具有全流程在线、全自动审批、放款速度快、随借随还等鲜明特点。有的银行则汲取网络贷和循环贷两项产品的核心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与金融技术的深度融合,变革小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凌玉  
本文通过Johnson模型研究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结论认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支持行为并没有显著改善公司主营业务现金流量状况,只是一种账面上财务业绩的支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子尧  郑芳  邢洁  
以2009~2013年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私募股权投资可以有效减少上市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从PE机构的特征来看,相对于国有背景,非国有背景的PE能更好的抑制过度投资;而联合投资之间由于相互"搭便车"等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表明PE机构在被投资公司上市后仍可发挥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以减少代理问题,因而应鼓励公司积极引进优秀的私募机构,以促进其投资行为的理性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妍  王利  张荣霞  周睿  
文章在Heckman选择模型和两部模型的框架下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确实使得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倾向性有所减小,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扭转以往股权集中度与现金分红所呈现的特殊关系,这就意味着股权分置问题尽管影响了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但并不是造成以往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与股权集中度之间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朝龙  
研究表明 ,1996~ 2 0 0 0年期间 ,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整体市场拓展能力逐年增强 ;配股、增发等投入周期短的再融资资金市场拓展能力较强 ;两次募集资金间隔为 3年和 4年的上市公司市场拓展能力强于时间间隔更短的募集资金的情形 ;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建设周期短的行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市场拓展能力显著比其他行业强 ;而配股时大股东参与配股比例、大股东是否国有性质对市场拓展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