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9)
2023(11028)
2022(9222)
2021(8436)
2020(6888)
2019(15769)
2018(15394)
2017(28689)
2016(15291)
2015(16804)
2014(16063)
2013(15798)
2012(15129)
2011(13697)
2010(13931)
2009(12646)
2008(12406)
2007(11167)
2006(10186)
2005(9535)
作者
(42834)
(35836)
(35420)
(33356)
(22772)
(17158)
(15995)
(13693)
(13637)
(12921)
(12208)
(12059)
(11774)
(11364)
(10999)
(10950)
(10560)
(10348)
(10250)
(10139)
(9081)
(8709)
(8464)
(8267)
(8000)
(7978)
(7956)
(7897)
(7299)
(7056)
学科
(67554)
经济(67495)
管理(41744)
(40301)
(31426)
企业(31426)
中国(23128)
地方(23001)
(19535)
方法(18410)
业经(16498)
技术(16209)
数学(15117)
数学方法(14911)
农业(13534)
(13215)
(12759)
(12753)
金融(12750)
(12591)
银行(12565)
(12382)
(12271)
地方经济(12106)
(11405)
(11261)
贸易(11245)
技术管理(10994)
(10732)
环境(10495)
机构
学院(204956)
大学(203815)
(85127)
经济(83223)
研究(78755)
管理(73482)
理学(61207)
中国(60906)
理学院(60345)
管理学(59289)
管理学院(58850)
科学(47343)
(46189)
(39947)
(39532)
研究所(35816)
中心(35579)
(34672)
(34044)
(30764)
师范(30490)
北京(30093)
财经(29496)
(29335)
业大(28811)
(27696)
(26594)
农业(26461)
经济学(25819)
(25287)
基金
项目(132747)
科学(104280)
研究(100835)
基金(92899)
(81220)
国家(80435)
科学基金(68243)
社会(63778)
社会科(60329)
社会科学(60313)
(53978)
基金项目(49055)
教育(45025)
(44726)
自然(41627)
自然科(40684)
自然科学(40674)
编号(40651)
自然科学基金(39906)
资助(36546)
(35186)
成果(33781)
重点(30248)
(30165)
课题(30129)
发展(28659)
创新(28383)
(28185)
(27967)
国家社会(26238)
期刊
(106861)
经济(106861)
研究(69658)
中国(53171)
(33352)
管理(31593)
学报(31086)
(30156)
科学(30133)
教育(29944)
大学(24290)
(23724)
金融(23724)
农业(22617)
学学(22187)
技术(19959)
业经(18548)
经济研究(17314)
财经(14480)
问题(13739)
(12927)
(12690)
图书(12170)
科技(11501)
(11064)
(10654)
技术经济(10580)
(10486)
论坛(10486)
资源(9984)
共检索到342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明确提出,一切人口与发展活动都应以人(human beings)而不是人的数量(human numbers)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1995年的社发大会和世界妇女大会也都体现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精神。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国际社会在经过几十年的对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争论中形成的人口与发展的新视野和新观念。它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认识而提出的: 第一,以往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人口政策的目标都定位于生育率与人口的增长方面,同时对发展的追求也只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其结果,在计划生育项目的制定和实施中的缺陷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改善和人口目标的实现,而广泛存在的贫困与不公平现象更成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昆勇  任春晓  
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于明确中国城镇化发展定位并推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转型增添正能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应积极推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是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策略;促进公共服务投入效益最大化;走环保、循环、低碳绿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国善  刘光照  
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目的的发展观,主要包括: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家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使科学发展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充分借鉴其他国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国强  
人口问题不仅仅是数量问题。应在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从更宽的角度来认识人口问题,从更广泛的领域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计划生育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向家庭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服务上,提高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的服务水平,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走少生、快富、文明、奔小康的道路,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显章  
二OO三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五个统筹”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两会”期间又明确提出了以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南。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盲目追求“教育GDP”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规模与质量的协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为此,我们于今年三月组织北京地区相关研究机构的学者就“科学发展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林烽  韩小荣  
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人类的不懈追求,经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文章通过梳理人的发展的内涵与特点,辨析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作为经济建设的指导,以发展生产力、协调生产关系、变革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以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为依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朝晖  
高校需要主动适应全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思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树立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有机结合。进一步创新全员育人的培养模式,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加强课程教学、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4个课堂的协同培养。进一步打造全方位的教学新体验,深化课堂教育、慕课教学、移动学习、网络平台创新互动。充分调动人和组织的积极性,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一流的本科教育、卓越的研究生教育与特色的继续教育建设,从而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夏旭  
基于发展观的起源、演变和对不同阶段发展观的分析,指出图书馆形态和功能的演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深入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和现代图书馆员的要求,探讨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图书馆员全面发展的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冠霖  任旺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成效显著,但服务业结构失衡、制度僵化、增长粗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服务业的产业升级进程和体制改革步伐缓慢,必须从思想认识上和具体政策措施上高度重视推进服务业的全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人的全面发展依靠社会变革与社会自我调节两条实现途径。前一条途径是打破社会生产关系对人的束缚,带来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前提。后一条途径是改进人的社会行为,其集中表现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变革的宏伟理想是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社会调节的宏伟理想。马克思主义应当且只有她才能科学地将生态文明概念纳入其理论体系,生态文明可与共产主义成为相对称的两个概念,成为两面指引人类走向未来的旗帜。生态文明从五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1)为人类提供良好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生态人是指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并协同进化的人,是对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等假定的扬弃。生态人是人从"片面独立的人"向"全面自由的人"发展过程中的"量中的部分质变",人的全面发展应把经济的视角与生态伦理的视角辩证地统一起来,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统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价值目标的统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发展到内涵更加丰富的历史进程。在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之交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又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其内涵更加丰富 ,发展的含义更为宽泛。要实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树立高品质、多规格、小批量的质量观 ,尊重个性、多种形式、各展所长的教育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使之形成具备多样性的“核心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