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8)
2023(3743)
2022(3028)
2021(3140)
2020(2366)
2019(5733)
2018(5598)
2017(8609)
2016(5710)
2015(6313)
2014(6314)
2013(5396)
2012(4908)
2011(4692)
2010(5044)
2009(4240)
2008(4160)
2007(3818)
2006(3570)
2005(3529)
作者
(12061)
(9817)
(9698)
(9578)
(6331)
(4784)
(4679)
(4000)
(3805)
(3750)
(3307)
(3287)
(3205)
(3148)
(3105)
(3104)
(3049)
(3034)
(2929)
(2878)
(2779)
(2484)
(2460)
(2434)
(2418)
(2278)
(2268)
(2157)
(2007)
(2004)
学科
教育(19519)
(12477)
经济(12469)
中国(10608)
理论(7723)
管理(7580)
教学(7551)
(5632)
(5356)
(4602)
企业(4602)
思想(3983)
(3924)
政治(3816)
学法(3659)
教学法(3659)
发展(3636)
思想政治(3528)
政治教育(3528)
治教(3528)
研究(3519)
(3514)
方法(3514)
德育(3503)
(3420)
关系(3376)
改革(3273)
高等(3228)
(3081)
学理(2895)
机构
大学(69542)
学院(63610)
教育(27674)
研究(26871)
(21289)
师范(21241)
师范大学(17811)
(17147)
(17069)
经济(16483)
管理(15731)
科学(14471)
理学(13221)
中国(13082)
(13006)
理学院(12919)
职业(12634)
管理学(12349)
管理学院(12187)
北京(12095)
技术(11733)
研究所(11718)
(11617)
教育学(10752)
中心(10480)
(9686)
(9089)
(8972)
职业技术(8652)
教育学院(7923)
基金
项目(35969)
研究(35367)
科学(29643)
教育(26153)
基金(21914)
社会(19066)
成果(17993)
(17803)
社会科(17669)
社会科学(17664)
编号(17557)
国家(17483)
课题(16107)
(15053)
(15012)
(14359)
科学基金(14210)
规划(11473)
项目编号(10493)
(10408)
(10321)
基金项目(10191)
(10011)
重点(9934)
(9932)
研究成果(9810)
教育部(9572)
(9222)
年度(9209)
(9188)
期刊
教育(49122)
研究(33186)
中国(26043)
(20967)
经济(20967)
职业(11845)
技术(10297)
技术教育(7752)
职业技术(7752)
职业技术教育(7752)
学报(7702)
大学(7579)
管理(7413)
(7238)
科学(6458)
高等(5810)
(5294)
论坛(5294)
高等教育(5144)
(5119)
成人(5039)
成人教育(5039)
(4933)
学学(4874)
图书(4330)
发展(4245)
(4245)
职教(3865)
比较(3811)
财经(3655)
共检索到115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桂清  
教育批评为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一堂作文课为例,通过对其进行描述、分析、反思和从中获得启示,来展现教育批评的四个主要方面或维度,从而试图揭示一种描述、研究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新取向。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梅永兵  
目前有许多教师仍把教材看作教学的出发点,处处以教材为中心,把教学定位为将教材规定的内容教给学生,把教学关注点放在"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传授上。这样的教学,不可避免地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被教材束缚,仍是"教教材"。因此,新课改倡导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所以,我们面对教材时,如何正确处理和利用教材,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用教材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一堂堂的课,承载着教师的基本使命,教师带进课堂的,不只是课本、情感和信心,而且要带着满荷包的问题。教学即教问。创造始于问题,探究式、研究性教学就是问题式教学。一堂能引发出学生许多问题的课是好课,能引发出难倒教师的问题的课是更好的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明宝  
自近代以来,伴随着工具理性在我国的传播,科学技术日益被塑造成一种主导的意识形态并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教育是再生产科技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通过学校的"选性传统"人为地赋予科技知识以"高位",然后经过教育者的不断宣传和强化,保持这种位知识的再造与延续。这正是教育再生产科技意识形态的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柳成栋  
1973年夏,黑龙江省图书馆举办了全省图书馆业务干部培训班,我有幸参加了被称之为"文革"后黑龙江"黄埔一期"的业务培训。当时我参加图书馆工作不久,也正是"文革"之后各地公共图书馆刚刚恢复正常工作秩序不久,急需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时候。一个半月内,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图书分类编目、图书知识、目录学、中文工具书的使用等课程。其中最精彩的一课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平  顾洁吉  
本文围绕一节美术活动课展开讨论。部分新任教师针对教学思想、课程实施等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为更好地理解并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费勤华  仲建维  
那是2003年3月8日上午,我和往常一样来到一(1)班教室上课。刚走进教室的门,还没走到讲台前,忽然有个小朋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用响亮的声音对我说:"Miss Fei,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祝你妇女节快乐!"我着实一楞,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又有几位小朋友站起来说:"Miss Fei,祝你妇女节快乐!""MissFei,祝你节日快乐!"……哦,我这才想起今天是三八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润洲  
没有学术批评就没有学术进步。学术批评对创新教育理论、多向度理解教育实践与提升研究者的自我反思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教育学术批评中,这些价值的实现却需要开展实实在在的"真"批评,拒斥言不由衷的"假"批评;注重专题评论,倡导融合批评;培育宽容精神,进行自我批评;进而促进教育学术的健康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倪静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德  
读者反应批评中国农科学杂志社咨询专栏编辑组:《中国软科学》开辟了咨询业的专门栏目,我觉得应当有更多的从事咨询工作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提高咨询质量的问题发表意见,同时也要选择一些通过咨询尝到了甜头的企业来阐述他们对咨询作用的看法。因为企业经营咨询,最终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义先  
邮编:100038北京 3814信箱中国软科学杂志社采编部主任您好!您于11月7日的来信已经收到,我很乐意参加贵刊将举行的 CNII 讨论,因为这刚好是我的本行。我现在将上次提到的那篇有关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一文寄上。此文是我参加政协后并经过数个月的调查研究之后而成的。有关详细报告已经以政协提案的形式报送有关部门,此稿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伍杰  侯样祥  
关于图书批评———摘自中国文化报1996年6月5日伍杰侯样祥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批评”两字是这样解释的:“提出优点和缺点”或“专门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但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批评似乎总是难以行得通。其实,批评别人和被人批评都是件大有裨益的好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金淑  
文章主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堂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英语综合课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重点探讨了教师话语、教师的身体行为、PPT教学课件和课堂布局中的多种模态及其特点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应善于运用这些多模态的交际资源,以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成亮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变革的方式较为单一、宏观,忽略了从微观角度进行社会行为动力学分析。隐藏在纷乱、低效的教育变革背后的是强制性教育制度的专断性、学校自主变革意识的淡漠和学校组织内部变革机制的僵化。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变革理论着重从微观角度分析社会组织的动力机制,对于学校变革具有启发作用:学校组织变革需要经历视角的转换;需要对外部加诸的变革期待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需要关注人员角色的转变和组织学习氛围的营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