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2)
2023(3765)
2022(3270)
2021(2999)
2020(2817)
2019(6775)
2018(6501)
2017(12609)
2016(6817)
2015(7528)
2014(7388)
2013(7411)
2012(6817)
2011(6302)
2010(6595)
2009(6374)
2008(6289)
2007(5744)
2006(5241)
2005(4860)
作者
(19495)
(16448)
(16001)
(15402)
(10420)
(7751)
(7330)
(6305)
(6245)
(5983)
(5659)
(5509)
(5472)
(5412)
(5070)
(5060)
(4755)
(4728)
(4707)
(4286)
(4181)
(4105)
(3924)
(3922)
(3797)
(3714)
(3587)
(3372)
(3360)
(3223)
学科
(34470)
经济(34440)
管理(18556)
(17923)
方法(17637)
数学(15554)
数学方法(15175)
(14550)
企业(14550)
中国(9313)
(7408)
(7386)
(7239)
理论(7125)
(5987)
贸易(5982)
(5779)
业经(5498)
(5444)
劳动(5425)
农业(5349)
地方(4900)
(4728)
关系(4418)
(4336)
教育(4204)
(4111)
金融(4110)
(4064)
(3748)
机构
大学(103798)
学院(100561)
(42332)
经济(41586)
管理(37174)
研究(33665)
理学(31778)
理学院(31414)
管理学(30415)
管理学院(30207)
中国(25169)
(22160)
(20094)
科学(20087)
(17317)
财经(15918)
(15518)
研究所(15475)
(14838)
师范(14740)
(14392)
北京(14323)
中心(14256)
(13895)
经济学(13722)
业大(13193)
(12403)
经济学院(12154)
师范大学(11849)
财经大学(11695)
基金
项目(62971)
科学(50100)
基金(46743)
研究(45549)
(40538)
国家(40230)
科学基金(34573)
社会(29746)
社会科(28250)
社会科学(28240)
(24024)
基金项目(23198)
教育(22526)
自然(22048)
自然科(21636)
自然科学(21633)
自然科学基金(21208)
资助(20770)
(20608)
编号(17871)
成果(15653)
重点(14351)
(14250)
课题(13129)
教育部(12650)
(12618)
国家社会(12527)
(12431)
大学(12107)
人文(11950)
期刊
(47419)
经济(47419)
研究(32940)
中国(22602)
学报(16809)
(16071)
管理(15483)
科学(14597)
教育(14306)
大学(13187)
(12517)
学学(11921)
技术(10096)
财经(9486)
(8185)
农业(8075)
经济研究(7908)
统计(7757)
(7533)
金融(7533)
(6591)
(6434)
问题(6407)
图书(6337)
业经(6150)
决策(6124)
技术经济(5950)
国际(5294)
(4957)
书馆(4883)
共检索到159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晓亮  
对《论商品型按劳分配》一书的评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晓亮《论商品型按劳分配》是由王克忠撰写、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的专著。这本书是国家博士点科研项目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这本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的经验教训,将马克思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允平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按劳分配的“决定”作用(一)商品型按劳分配的产生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价值,劳动者的劳动被直接当作社会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在作了社会扣除以后,从社会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这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产品型按劳分配。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的设想不同,是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那末,商品经济,特别商品交换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承明  
社会主义要求按劳分配,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商品化。公有企业(包括全民和集体等)如何对商品化的劳动力实行按劳分配成为实际问题。因此,揭示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商品的内在联系,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开超  杨海涛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 ,理论上的难点可能在于它们结合的基础。表面上 ,按劳分配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按要素分配则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 ,二者存在明显的不相容性。实际上 ,如果从隐藏在按劳分配理论和按要素分配理论背后的理论逻辑来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 ,社会化大生产是它们共同的分配平台 ,直接而明晰的要素产权是它们共同的分配依据 ,各种要素的贡献大小是它们共同的分配标准 ,产品和劳务是它们共同的分配对象 ,货币价格是它们共同的实现形式。正是这些共同点构成了它们结合的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耀川  孙婧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统一问题孙耀川,孙婧如何通过工资制度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相统一,既是需要深入探索的理论问题,亦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此事关系重大,本文就此做点探索。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规律的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既有差别 ,也存在共同之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以及二者背后的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不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 ,两种分配方式所依托的体制差异已不存在 ,并且传统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理论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并不完全适用 ,两种分配方式也都承认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 ,劳动者对劳动拥有所有权。因此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 ,二者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和兼容。从收入分配的目标来看 ,只有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公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严建辉  
为了促进统计科学研究的发展,为广大统计人员和统计干部学习、研究《统计学原理》提供向导,厦门大学黄良文教授从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对统计学原理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所作的系统论述——《统计学原理问题研究》一书(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就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正如作者在本书的前言中所指出的那样,《统计学原理》是统计的基础课程。这一课程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也为学习其他学科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本书的特点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志亮  
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九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其中以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的改革最难。这项改革,从理论上看,涉及到怎样认识按劳分配和劳动力商品等重大理论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不少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我赞同劳动力商品的观点。但觉得还有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须进一步加以论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德生  
试论按劳分配收入量的界定——从劳动力商品特性所作的分析○牛德生(一)劳动力使用权价格是按劳分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作为商品它以所有权为前提,然后才通过市场。商品的交换说到底是一种权利交换关系。不过一般商品的交换体现的是所有权交换关系,伴随着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简新华  
读了董辅礽教授在《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4期发表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序》一文,颇受启发,深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和按劳分配问题的确还存在一些理论难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试对序中提出的几个难题做点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国奇  
陈勇勤于2005年发表的"从文化与价值关系上思考价格问题(副标题:对《价格论》一书主要观点的质疑)"一文中,质疑很到位很准,直指《价格论》一书中固有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书中对价值是何物这个问题游离不定,一方面继承经典的价值是实体的理念,一方面又从科学角度定义价值是一种量,这显然是一种冲突;另一方面,陈勇勤的质疑中也存在一些误读,这种误读体现为新旧分配理念间的冲突。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萍  张存刚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作为分配关系 ,其存在的合理性应该从生产关系中找。不能以十五大提出的按要素分配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来说 ,在效率和公平方面存在的差别是很大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克任  
目前我国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因而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它作为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一种设想、也包含不少主观臆想的因素或非科学的成份,从而使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当前明确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冀有江  张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而按劳分配则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二者共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它们的关系如何?其内在联系怎样?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索。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它表明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炼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私企业中的劳动力还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要素分配并不是说所有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创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