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
2023(1482)
2022(1319)
2021(1198)
2020(1114)
2019(2729)
2018(2493)
2017(4725)
2016(2218)
2015(2281)
2014(2048)
2013(2110)
2012(1884)
2011(1782)
2010(1903)
2009(1755)
2008(1793)
2007(1548)
2006(1551)
2005(1539)
作者
(5830)
(4882)
(4658)
(4656)
(3119)
(2289)
(2142)
(1901)
(1797)
(1794)
(1667)
(1614)
(1580)
(1579)
(1538)
(1489)
(1474)
(1405)
(1398)
(1265)
(1258)
(1252)
(1181)
(1104)
(1092)
(1067)
(1045)
(1019)
(997)
(971)
学科
(10261)
经济(10247)
管理(4857)
(4128)
(3563)
企业(3563)
关系(3008)
中国(2975)
方法(2934)
经济关系(2459)
(2415)
对外(2360)
数学(2319)
数学方法(2232)
外经(2228)
对外经济(2216)
(2079)
地方(2068)
(1969)
(1935)
贸易(1933)
理论(1931)
(1866)
业经(1688)
(1611)
(1394)
金融(1394)
教育(1386)
(1345)
农业(1304)
机构
大学(29728)
学院(27971)
(12371)
经济(12146)
研究(11511)
管理(9723)
中国(8734)
理学(8108)
理学院(7978)
管理学(7735)
管理学院(7657)
(6924)
(6247)
科学(6169)
(5683)
研究所(5021)
中心(4846)
(4749)
财经(4587)
北京(4578)
(4392)
师范(4362)
(4280)
(4209)
(4199)
经济学(3882)
(3658)
师范大学(3623)
财经大学(3427)
业大(3417)
基金
项目(17364)
科学(13714)
研究(13106)
基金(12920)
(11279)
国家(11193)
科学基金(9477)
社会(8581)
社会科(8158)
社会科学(8155)
基金项目(6324)
(6161)
教育(6085)
自然(5709)
自然科(5614)
自然科学(5611)
自然科学基金(5500)
资助(5403)
(5338)
编号(5061)
成果(4779)
重点(4067)
(3981)
(3866)
国家社会(3781)
课题(3770)
(3650)
大学(3546)
(3415)
教育部(3412)
期刊
(14884)
经济(14884)
研究(10805)
中国(8535)
教育(5164)
(5076)
学报(4943)
管理(4837)
科学(4189)
大学(4068)
(3994)
学学(3480)
经济研究(2877)
(2810)
金融(2810)
技术(2737)
图书(2715)
农业(2541)
财经(2450)
(2447)
书馆(2236)
图书馆(2236)
(2156)
国际(2117)
业经(1809)
世界(1784)
(1772)
问题(1737)
统计(1581)
(1576)
共检索到51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晨  
《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2期发表的刘福垣同志的力作《破除剪刀差的迷雾》(以下简称《刘文》)一文,对我国工农产品剪刀差研究中普遍使用的可比劳动力法提出质疑,称该方法违背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作者另辟蹊径,从投入产出角度,依据等量投入取得等量利润的原则,直接计算工农业占有生产资料不对等价值创造的影响,得出了工业未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而农业获得超额利润的结论。我们认为,虽然《刘文》对准确比较工农业收入差异提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刘文》的立论依据以及其结论,却是值得商榷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文儒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理论在我国经济学界的形成由来已久,《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2期发表了刘福垣同志的《破除剪刀差的迷雾》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几乎全面的否定。还说他“试图从根本上破除笼罩中国经济学界的剪刀差之迷”。本作者不敢苟同,且不知剪刀差之迷雾何在?本文按照刘文的顺序,就其主要观点逐一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找出迷雾的来源,以此求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珠  
《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2期刊登了刘福垣同志的《破除剪刀差的迷雾》一文(下称刘文),该文认为工农业劳动者全年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以及对加速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等的分析,读了之后颇受启发,但文中的另一些基本论断,我不能赞同。本文拟对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明  
“剪刀差”理论的讨论在国内经济学界由来已久,一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刘福垣同志在《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2期上发表的文章“破除剪刀差的迷雾”(以下简称刘文),对剪刀差理论进行了几乎是全面的否定。本人认为刘福垣同志提出的问题是切中要害的,但由此得出的结论却有许多不妥之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福垣  
拙著《破除剪刀差的迷雾》一文引起剪刀差问题新的一轮讨论。拜读了全部商榷文章之后,我感到剪刀差在理论上的迷雾还远没有破除。但这些商榷文章打破了农经界一个时期的沉闷空气,真正心平气和地展开学术性讨论,这是令人高兴的事。特别是有几篇商榷文章研究问题的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福垣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理论在我国经济学界的形成由来已久,且已几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形成共识。刘福垣同志在本文中对此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工农业劳动者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工农业产品交换中价格的不平等,而在于工农业劳动者占用生产资料的不平等,是农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从整体上看,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剪刀差是不存在的。本刊在此特予刊出,并热忱希望有兴趣的同志就此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道广  
剪刀差问题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参与议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对剪刀差有各种不同的理解,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剪刀差进行理论探索,在争鸣中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为决策者提出了许多好的政策建议。毋庸置疑,剪刀差的理论研究是卓有成效的。今年新春伊始,我们有幸从《农业经济问题》第2期上读到王忠海同志的文章:《走出“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祥金  
剪刀差仍是目前影响我国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兼评王忠海同志“走出‘剪刀差’的误区”一文林祥金1993年初,王忠海同志分别在《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和《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2期上发表了“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的文章(以下简称“王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凤民  
读了《农业经济问题》1992年第2期赵苹同志的《“剪刀差”与农业的贡献》一文,(以下简称“赵文”很有收获,但对这篇论文中的计算方法和剪刀差变动态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有不同看法,现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关于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幅度的计算方法“赵文”计算的有些数据脱离实际,就拿文中计算的1960年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81.68%来讲,农产品价格只相当于其价值的18.32%。看来,这一结果是如此计算得来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作岩  
一、剪刀差的实质 剪刀差所反映的工农产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其基础和实质是工农产品价值的不等量交换。只有从工农产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即相符或背离程度的变化来进行考察,才能比较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剪刀差的变化。但是,价值毕竟要通过价格表现出来,交换比价同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相辅相成,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构成了剪刀差概念的整体。因此,剪刀差与工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晨  
可比劳动力法与价值规律─—兼与刘福垣同志商榷傅晨在新一轮剪刀差讨论中,可比劳动力法成为热点之一。这个深层理论问题由于事关剪刀差的基本判断而受到学者们的共同关注。然而,讨论中分歧很大。笔者认为,这一分歧很大程度上是在检阅农经学者的基础理论功底,因此,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西营  邢莹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关注的课题。“剪刀差”的讨论始自60年代,至今尚在继续。从“剪刀差”的内涵、本质、作用和影响,到“剪刀差”的测度、量值、政策取向、控制方式与方法,无不留有激烈争论的痕迹。90年代初至今新一轮的“剪刀差”论战方兴未艾。目前出现了一种近乎全盘否定“剪刀差”之争、主张“剪刀差之争可以休矣”的观点(见王忠海:《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积极的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郝玉柱  
“剪刀差”形成原因新探郝玉柱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简称“剪刀差”)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特别是价格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产生“剪刀差”的原因,众说纷坛,认识很不一致。由于对“剪刀差”形成原因认识上的模糊,导致了工农业产品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斌  
论“剪刀差”存在的必然性顾晓斌一、“剪刀差”含义的界定关于“剪刀差”的概念,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为了不至于引起误解,在本文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剪刀差”的定义作个明确的说明。本文所指的是比值剪刀差,即剪刀差是反映商品价格与其价值偏离程度的经济指标,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浚哲  
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实质是工农业品的不等价交换关系。这种不等价的交换关系表现为工业品价格长期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价值。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努力使之缩小,甚至想在不长时间之内加以消灭。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不仅未被缩小和消灭,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实际上像韭菜一样——掐了它又重生。那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形成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原因,只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采取相应正确的战略措施退步改变它的形成原因,才能使之缩小和消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