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8)
2023(9553)
2022(8271)
2021(7854)
2020(6837)
2019(16144)
2018(16119)
2017(30008)
2016(17886)
2015(20353)
2014(21053)
2013(20351)
2012(19277)
2011(17638)
2010(18025)
2009(16354)
2008(16605)
2007(15393)
2006(13346)
2005(12315)
作者
(52324)
(43580)
(43409)
(41976)
(27721)
(21330)
(20269)
(17093)
(16606)
(15919)
(14832)
(14736)
(14074)
(14024)
(13919)
(13806)
(13772)
(13086)
(12837)
(12529)
(11366)
(11089)
(10681)
(9984)
(9968)
(9944)
(9915)
(9763)
(9075)
(8957)
学科
(69131)
经济(69066)
管理(43738)
(43220)
方法(35352)
(34977)
企业(34977)
数学(31467)
数学方法(31083)
中国(22540)
教育(20851)
(19335)
(18367)
(18007)
理论(14149)
(13676)
地方(13453)
业经(12728)
(12070)
贸易(12067)
(12049)
财务(12027)
财务管理(11994)
(11697)
农业(11664)
企业财务(11430)
(10703)
技术(10671)
银行(10671)
(10523)
机构
大学(261901)
学院(254619)
(97903)
经济(95524)
研究(91369)
管理(90463)
理学(77789)
理学院(76740)
管理学(75127)
管理学院(74621)
中国(62550)
科学(57534)
(57456)
(48017)
(46237)
(45875)
研究所(43826)
(43024)
师范(42630)
中心(40735)
(40460)
业大(39432)
北京(37118)
财经(36695)
教育(36650)
农业(36339)
师范大学(34767)
(33168)
(32288)
(31467)
基金
项目(164914)
科学(129603)
研究(122551)
基金(115785)
(101449)
国家(100529)
科学基金(83973)
社会(74145)
社会科(70053)
社会科学(70027)
(66243)
教育(64331)
基金项目(60619)
(57950)
自然(54123)
自然科(52844)
自然科学(52823)
自然科学基金(51887)
编号(51297)
资助(48907)
成果(44570)
重点(39246)
课题(38912)
(38708)
(36407)
(33553)
教育部(33075)
(32829)
科研(31880)
大学(31437)
期刊
(104013)
经济(104013)
研究(83356)
教育(57094)
中国(56494)
学报(42916)
(39606)
科学(37503)
(37009)
大学(32570)
管理(29682)
学学(29123)
农业(26438)
技术(25398)
(20570)
金融(20570)
财经(18560)
经济研究(16560)
(15971)
业经(15938)
(14683)
问题(14402)
职业(13941)
统计(13721)
技术经济(13083)
(12434)
(12123)
图书(11740)
(11690)
论坛(11690)
共检索到383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本文针对《比较高等教育概论》中关于高教结构适应性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包 括优缺点的评价,以及若干遗留问题的看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六生  姚辉  温爱花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导向,提高其适应性是推动国家"双一流"战略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既需要根据区域资源条件改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供给,也需要优化高等教育要素系统满足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本文分析了大陆31个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条件系统与要素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类型特征,研究以省域高等教育要素发展水平指标与高等教育支撑条件水平指标的拟合指数反映各省区高等教育结构适应性评价指数。研究显示,在省域尺度上,这一拟合指数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在高等教育结构、经济发展结构和社会分层结合三者之间有机协同互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国凤  余咏梅  
美国波士顿学院的阿特巴赫教授在坚持高等教育依附论观点的同时,对第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现实发展给予长期的关注与关怀。他不仅分析和解释了第三世界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原因,也对第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警醒之言,还对第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春美  
高等教育的成效乃全民之大事,基于目前教育界经济功利主义现象,本文指出人文性为教育的本质属性,继而探讨高等教育人文性和经济适应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得出结论:经济适应性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属性,在面临人文性的根本性先导作用时,仍应服从于后者的精神框架约束;同时,人文性不宜从经济适应性中割裂出来;两者应共生共存、深切融通融合,共同为中国培养未来的领袖型、创新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鉴于专业分置教育存在的专业周期风险、设置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职业服务导向高等教育适宜采用"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来开展。与"阶段教学"思路相对应,为了保证各阶段教育目标的达成,应对相应的课程组织方式进行专门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应性课程模式来保证高等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发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蒲善霞  许学梅  
高等教育资源重组能够有效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从社会适应性角度进行分析,梯次配置是高校资源重组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对高等教育资源重组方案的系统性、互补性整合产生强有力的推动,软硬兼顾、复合优化是高校教育资源体系重组的基本要求,强调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以全方位深化、优化为基础,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针对性开发,多元化构建资源体系方案,确保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佘远富  刘超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动态性、超前性等特点;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方面,包括理念性错位、政策性错位、制度性错位、结构性错位、范式性错位等;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必须构建"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良性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莉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职业教育进程加速,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问题日益凸显。结合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的结构性偏差、特色与潜力专业缺乏、量足质优的双师型教师不足等问题,提出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对策,包括加强特色专业与潜力专业建设、构建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等,从而形成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共进、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刚  
高等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衡问题,既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产生的高校与社会适应机制缺失有关,也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扩张所采用的特殊模式有关,也有办学思路上的偏差。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需要政府发挥积极有为的政策,建立高校与社会对接的“市场中介”,高校需要创建一种基于能力培养的以适应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洪成文  曲恒昌  
回顾和反思我国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历程,为读者提供我国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轮廓,愿本文能够作为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同行脚下的一块垫脚石,使得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在今后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九凌  
国内首次“比较高等教育研讨会”于1992年5月24日至27日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研讨会由所长潘懋元教授和副所长刘海峰副教授主持,福建省高教学会副秘书长陈祖兴列席了会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宇  
生存资源、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都发生着颠覆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涵养。作为近代社会市场化、专业化、职业化产物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第四波全球化浪潮中承担着培养人才、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责任,其责任就是唤醒人的主体性意识,塑造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培养人的高层次职业素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责任的履行须要通过构建系统化、生态化的高职教育共同体来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丽雯  
立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高度关注民办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质量问题。综合分析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生源、区位、体制和专业结构,发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服务供给和体制贡献等方面,有力助推了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型,民办高等教育已迈入规模稳定、质量为先、特色发展的新阶段,亟需处理好规模与质量、资源供给与需求、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内外部协同发展等关系,从承认体制性贡献、研制办学规模合理区间、建立质量标准、优化资源供给方式等方面,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提质增效,不断优化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结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是从有效提高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角度,针对高等教育在职业服务性上存在的,专业设置结构与人才需求的矛盾、专业教学学科导向性或职业导向性过强和专业学习方向与学生职业意愿的不符等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思路。其把高等教育划分为了三个教学阶段,即以通识教育为导向的通用素质培养阶段、以学科型专业教育为导向的宽领域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和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岗位针对性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从而使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从一次性决策的长周期设置,变成了分步决策的短周期设置,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