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3)
2023(9662)
2022(8116)
2021(7649)
2020(6448)
2019(15019)
2018(15004)
2017(28373)
2016(14978)
2015(17467)
2014(17263)
2013(17230)
2012(16319)
2011(15275)
2010(15528)
2009(14636)
2008(14293)
2007(12578)
2006(11468)
2005(10518)
作者
(45811)
(38430)
(38345)
(36484)
(24695)
(18223)
(17192)
(14850)
(14697)
(13669)
(13562)
(12883)
(12548)
(12460)
(12196)
(11922)
(11357)
(11113)
(10999)
(10425)
(9846)
(9368)
(9352)
(8894)
(8755)
(8714)
(8352)
(7881)
(7790)
(7556)
学科
(91484)
经济(91411)
管理(38896)
方法(37536)
数学(33960)
(33957)
数学方法(33343)
(26954)
企业(26954)
中国(21648)
地方(18484)
(17202)
(16709)
(15219)
贸易(15209)
业经(15076)
(14782)
(13104)
地方经济(12997)
(12362)
环境(11597)
(11421)
金融(11420)
理论(11135)
农业(10962)
(10872)
(10811)
银行(10789)
(10484)
(9973)
机构
大学(236765)
学院(233068)
(111574)
经济(109724)
研究(87993)
管理(86332)
理学(74096)
理学院(73189)
管理学(71571)
管理学院(71154)
中国(67311)
科学(51630)
(51030)
(46688)
(45150)
研究所(41197)
财经(37812)
中心(37607)
经济学(36924)
(35506)
(34509)
北京(33229)
(33177)
经济学院(32916)
业大(31470)
(31085)
(30051)
师范(29788)
财经大学(28091)
农业(27790)
基金
项目(151080)
科学(119961)
基金(113336)
研究(107271)
(99834)
国家(99193)
科学基金(84334)
社会(71467)
社会科(68025)
社会科学(68006)
基金项目(57617)
(54718)
自然(53690)
自然科(52554)
自然科学(52538)
自然科学基金(51602)
教育(49268)
资助(49221)
(47589)
编号(40165)
(34923)
重点(34697)
成果(33278)
(33005)
国家社会(31359)
(30187)
教育部(30068)
中国(30012)
课题(28765)
科研(28763)
期刊
(124859)
经济(124859)
研究(74238)
中国(44580)
学报(35668)
科学(34907)
管理(34318)
(33520)
(32022)
大学(27614)
学学(26219)
经济研究(22382)
农业(22286)
技术(21873)
教育(20470)
(20354)
金融(20354)
财经(19993)
(17421)
统计(17042)
问题(16112)
业经(15851)
(14911)
世界(14544)
技术经济(14310)
(14290)
国际(13692)
决策(13358)
(12313)
资源(10411)
共检索到35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勇  王鹏飞  
在这篇扩展的匿名审稿报告中 ,我们先主要针对原文中标准RBC模型对于中国数据的拟合能力以及原文作者拟合实际经济所采用的方法提出若干不同意见与建议 ,然后再简单讨论是否技术冲击与政府支出的冲击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龚六堂  邹恒甫  
主流经济学的两大主要分支之一就是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现代周期理论的基本结论认为基本的RBC(实际商业周期 )模型不能很好的模拟战后美国经济的实际特征 ,许多改进措施被考虑加入模型 ,不少研究得出有一定改进的结果 ,但基本仍建立于基本RBC模型基础上 ,这些研究多以美国经济为背景 ,以中国经济为背景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拟首先用基本RBC方法模拟中国经济 ,以探寻模拟中国经济的好的方法和模型。本文采用消费与休闲可分的对数效用形式 ,常规模回报生产技术 ,假定对数AR(1)过程的外生技术和政府需求冲击条件下 ,建立动态随机均衡模型 (DSGE)。研究发现 :基本RBC模型基本上较好的模拟了实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昆亭  龚六堂  
本文在基本RBC模型的框架下,引入粘滞性价格和内生货币机制,建立包含货币政策的动态周期模型,并且用这个模型模拟了中国经济。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规则货币政策下,本文的模型给出的经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模型能够模拟出比基本RBC模型更接近中国实际经济的周期特征。因此,本文给出的模型提供了一个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国实际经济政策运行的模型,通过它能够对现实经济政策有较好地解释。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天为  
经济波动一直是经济学家致力研究而难以统一意见的领域,西方盛行的RBC理论近年来受到多方质疑,并被不断改进,"金融加速器"理论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拓展。本文认为在经济中除了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外,更存在一个"信息变速器"效应:信息将会通过影响微观主体的预期而改变他们的经济行为,从而使一个微小的波动被"变速器"放大、改向后可能造成经济较大的波动。通过建立RBC模型论证了经济中的"信息变速器"效应,并认为信息的传达在短期内可能造成经济波动,但是长期的信息释放将会平滑经济波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市场有效性对经济的正面作用。基于此,提出减少信息控制、实现市场有效性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要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珏  雷宏振  王依雯  
文章构建了一个全球一般均衡引力模型,通过总贸易成本和区域技术扩散机制来区别RCEP不同类型条款的影响。基于可以重现历史出口变化的全球数据校准模型,文章对多种政策情境下的RCEP贸易效应和福利效应进行了模拟预测。研究发现:温和的RCEP贸易自由化措施将使中国出口增加,但当贸易成本降幅超过30%时,中国对西亚、中东欧和南美洲部分国家的出口将出现剧烈下滑;RCEP将有效推动地区福利增加和经济复苏进程;倾向于降低技术扩散距离的RCEP条款比降低贸易成本更有益于地区福利增加。这些结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参加RCEP的经济效果,对中国未来区域合作政策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丽琳  朱启贵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环境约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冲击对一国主要宏观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产技术冲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直接的、主要的,而对污染排放量的增长效应则是间接的、次要的,最优污染排放变动具有顺周期性;(2)环保技术冲击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间接的、次要的,而对污染排放量的限制作用则是直接的、主要的,最优污染排放变动具有逆周期性;(3)在两类冲击共同作用下,环保技术冲击的减排效应短期显著,而生产技术冲击的增长效应则长期占优,但两类冲击对全球污染存量变动的影响都十分微弱,经济波动周期维持在十年左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一个融入消费习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政府支出冲击、技术冲击及资本窖藏机制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利用1978~201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考察了理论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事实的拟合效果和方差分解效应。研究发现,引入四种冲击机制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资本窖藏机制对各种冲击尤其是投资边际效率冲击具有传导和放大作用。方差分解表明,投资边际效率冲击可以解释53.79%的产出波动,技术冲击也能解释35.68%的产出波动,而消费习惯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对产出波动的解释力不足10%。脉冲响应分析显示,技术冲击对经济具有正向影响;政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林芳  
文章借鉴陈昆亭和龚六堂(2006)的研究,构建了具有粘滞价格的RBC模型,并基于中国历史数据,采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估计得到的参数与前人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进而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中国经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冲击解释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绝大部分;货币政策冲击对名义利率与通过膨胀率有较大的影响;而劳动供给冲击解释了劳动力波动的近90%,并对于资本、总产出都具有较强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汪伟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混合养老保障体制下家庭的消费、储蓄和教育投资决策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从现收现付制向个人与统筹账户相混合的模式转变,有助于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在当前寿命延长,养老压力增大的态势下,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并解决养老账户的财务困境,需要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和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率。本文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从经济增长的视角为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方向的确立提供了解释逻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春顶  石晓军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已经达成一致,一个旨在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的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即将付诸实施。然而,中国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和贸易大国却被排除在TPP之外,随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TPP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9个国家的全球一般均衡模型,引入贸易成本并分解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加入货币供给结构内生化贸易不平衡,并使用2013年全球数据校准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的TPP效应。模拟分析的结果发现,当前12国TPP会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的冲击但效应较小,未来当有更多国家加入TPP时,对中国出口的冲击反而会下降,2020年和2025年的影响效应下降说明在远期对中国的影响更小,TPP...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安仲  
关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能否提高一个国家的产出或者就业水平,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其结论都存在巨大的分歧。卡尔伯格提出,如果仅考虑政策协调对各国经济增长或就业的直接贡献,我们很难对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意义作出判断。然而,以经济稳定性为标准,用随机模拟方法实证研究货币政策协调对中国经济稳定性影响时,得出结论:2001年以来,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既促进了中国产出、消费和进出口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汇率和长期利率的不稳定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云清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能源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推断法估计了模型参数,考察了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尝试回答在冲击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由模型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资本品市场供求关系和名义粘性等决定,而通过数值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上涨将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能源技术进步与较强的名义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能源价格上涨引发的经济波动风险;货币(利率)政策规则的强弱决定了经济变量对能源价格冲击响应的幅度,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可以采用小幅温和地盯住能源价格波动的方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年度宏观经济模型》课题组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consequences of a slowdown in the world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model for China built i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and the French Ministry of Economy, Finance and Industry.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含有消费习惯形成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来解释中国1978~2008年之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解释GDP和消费的波动性、投资与GDP的高度相关性以及投资的一阶序列自相关性,模型也能解释大部分的投资的波动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韩永明   李振华   赵迎港   陆永浩  
核电厂压力容器启停堆和正常运行时,温度压力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波动,随着波动次数的增加,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严重疲劳损伤。依托北京某高校高温高压腐蚀实验站亚临界水汽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双回路,设计了一种承压管道高通量热疲劳试验方法。基于该试验方法,完成了瞬态水温变化对管道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随冷却速率降低而逐渐降低。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三维裂纹扩展分析软件建立了阶梯管道结构的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并用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