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72)
- 2022(1806)
- 2021(1788)
- 2020(1604)
- 2019(3770)
- 2018(3851)
- 2017(7197)
- 2016(4263)
- 2015(4880)
- 2014(5004)
- 2013(5086)
- 2012(4665)
- 2011(4035)
- 2010(4207)
- 2009(4129)
- 2008(4360)
- 2007(4153)
- 2006(3966)
- 2005(3744)
- 2004(3435)
- 学科
- 管理(22715)
- 业(16333)
- 企(15763)
- 企业(15763)
- 济(13444)
- 经济(13429)
- 财(8225)
- 土地(7348)
- 务(5924)
- 财务(5902)
- 财务管理(5885)
- 企业财务(5532)
- 制(5271)
- 学(5036)
- 方法(4222)
- 策(4108)
- 划(3819)
- 银(3800)
- 银行(3799)
- 经营(3634)
- 农(3555)
- 经济学(3535)
- 业经(3476)
- 人事(3475)
- 人事管理(3475)
- 行(3451)
- 中国(3315)
- 计划(3241)
- 决策(3233)
- 度(3224)
- 机构
- 大学(52951)
- 学院(52593)
- 管理(24215)
- 中国(18694)
- 济(18282)
- 理学(17786)
- 经济(17555)
- 理学院(17543)
- 研究(17365)
- 管理学(17353)
- 管理学院(17207)
- 京(13643)
- 财(13026)
- 江(11165)
- 科学(10564)
- 中心(9672)
- 农(9619)
- 省(9375)
- 所(9255)
- 北京(8787)
- 州(8560)
- 财经(8191)
- 研究所(7774)
- 公司(7707)
- 业大(7615)
- 农业(7420)
- 经(7287)
- 市(6928)
- 银(6803)
- 院(6723)
共检索到104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世骅
目前,《土地管理法》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修订后的法律能否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又体现管理水平?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并寄予厚望。笔者认为,《土地管理法》修订在注重宏观调控的同时,更应从解决现有《土地管理法》执行中发现的问题等微观层面加以把握。从基层国土部门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高强
一、细化法律规定,以贴近农村实际,体现以人为本。《土地管理法》第77条第1款规定:"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立法者仅从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长虹
《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现行法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应如何修改?完善这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政管理法律,是每个公民的期盼,也是国土资源系统所有同志的神圣责任。本刊在关注这一重大事件进展的同时,希望能及时听到您的声音,我们随时准备反映您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潇雨
新《土地管理法》在1999年颁布实施后,曾经为国家的土地管理、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现有的《土地管理法》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修改势在必行。那么怎么修改呢?笔者以为应着重以下几点:一、尽可能从法律渠道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切实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国土地立法的基本思路,探讨《土地管理法》修改的重点和方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立法存在土地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层次偏低,立法主体多元化,土地私法关系的立法被忽视和可持续利用的立法内容相对匮乏等问题。应该尽快制定土地基本法,健全土地立法体系,循序渐进逐步推出各具体职能法规、规章,设立专门的中性的常设“立法机构”,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于土地立法工作之中,借鉴国外土地立法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法学的研究。在《土地管理法》修订方面,废除按“土地原用途”计算补助费用的规定,改按市场价格向农民支付征地费,“土地征用”改为“...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立法 土地管理法 土地征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圣平
问题的提出物权及其法律的重心是不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主要是土地上的物权。我国《物权法》即是以不动产物权为核心而构建起来的规则体系,其中对土地上的物权的规定自是其重要内容。《物权法》颁行之后,同样以调整土地权利关系为其基础的《土地管理法》即面临着修改。一则,《土地管理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藏春
1998年8月29日,一个珍藏在笔者心中的特殊日子。就是在这个日子里,全面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时,以零票反对获得通过。13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俊杰
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的决定,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作出了最新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在强化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同时,实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滕祥志
"面向未来"还是"零打碎敲"地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既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也是一个战略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将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下的财税体制改革蓝图和国家长治久安维度下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载入国家治理史册。不过,要将这些战略中关于未来税制改革的部署付诸落实,必须依赖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订完善。为此,《税收征收管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同民 丁松
修订我国现行涉农土地管理法规的理念如何,对于农民能否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来说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现行涉农土地管理法规的修订理念要实现7个方面的转变:从侧重保障国家土地所有权向保障国家土地所有权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重转变;从侧重确保国家耕地"红线"向确保国家耕地"红线"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并重转变;从侧重集约节约现有农地资源向集约节约现有农地资源与实现农地资产价值并重转变;从侧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地发展权并重转变;从侧重维护国家的土地利益向维护国家的土地利益与实现其他主体的利益并重转变;从侧重实现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向实现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与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初步审议情况的汇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步审议。会后,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将修订草案全文公布,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戢浩飞
早在2009年6月,国土资源部就已正式形成《土地管理法(修订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两年多以来,经过多方调研与论证,《送审稿》必然更加充实规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全民讨论及审议情况综述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政法监察司一、全民讨论情况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的议案。1998年4月26日至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登高
《土地管理法》是按计划经济模式制定的,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无论是在加强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方面,还是法律责任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待尽快修改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圣平 刘守英
研究目的:《物权法》施行后,《土地管理法》修改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物权法》是以不动产(其中主要是土地)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规则体系,其施行无疑会对同样以土地为调整对象的《土地管理法》造成重大影响。《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应秉承公法与私法合一的理念,厘清法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公权主体和私权主体地位,分别修改和完善相关规则,全面贯彻《物权法》的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