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0)
2023(8442)
2022(7248)
2021(6301)
2020(5464)
2019(12390)
2018(12152)
2017(22349)
2016(11863)
2015(13324)
2014(13559)
2013(13330)
2012(12657)
2011(11867)
2010(12167)
2009(11382)
2008(10951)
2007(10076)
2006(9372)
2005(8656)
作者
(37278)
(31124)
(30928)
(29627)
(19753)
(14782)
(14137)
(12194)
(11884)
(11053)
(10796)
(10344)
(10308)
(10023)
(9907)
(9676)
(9170)
(9106)
(8883)
(8739)
(8166)
(7702)
(7641)
(7299)
(7156)
(6865)
(6833)
(6773)
(6488)
(6160)
学科
(72525)
经济(72459)
管理(31677)
(24673)
方法(22947)
(20879)
企业(20879)
数学(19704)
数学方法(19323)
地方(18996)
中国(16086)
(15676)
地方经济(13099)
业经(12790)
(12220)
(11346)
(11119)
理论(10372)
(9830)
(9240)
金融(9233)
(8963)
环境(8930)
(8435)
银行(8417)
农业(8200)
(8168)
经济学(8138)
(7987)
(7932)
机构
大学(180369)
学院(178799)
(79777)
经济(78043)
研究(69418)
管理(63479)
理学(53427)
理学院(52747)
中国(51734)
管理学(51489)
管理学院(51152)
科学(41995)
(39927)
(36171)
(35894)
研究所(32653)
中心(30130)
(29438)
(28210)
财经(27555)
北京(25830)
(25205)
业大(25173)
经济学(24955)
(24789)
(24664)
师范(24394)
农业(22887)
(21995)
经济学院(21915)
基金
项目(113596)
科学(88428)
研究(82420)
基金(80696)
(71012)
国家(70482)
科学基金(59245)
社会(52326)
社会科(49562)
社会科学(49547)
(44850)
基金项目(40902)
教育(37730)
(37702)
自然(36909)
自然科(36027)
自然科学(36013)
自然科学基金(35292)
资助(34318)
编号(32370)
成果(27671)
重点(26284)
(25685)
(24385)
课题(24359)
(22387)
国家社会(22018)
创新(21088)
科研(21062)
发展(20695)
期刊
(98636)
经济(98636)
研究(59501)
中国(41168)
学报(29243)
(27649)
管理(26532)
(26305)
科学(26086)
大学(22111)
教育(21878)
学学(20687)
技术(18547)
农业(17572)
经济研究(17119)
(15317)
金融(15317)
财经(14316)
业经(13011)
统计(12811)
(12574)
问题(11983)
(11010)
技术经济(10825)
决策(10205)
(9341)
(9328)
世界(8713)
图书(8598)
国际(8253)
共检索到290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栋  
江宏同志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整体评价方法》一文中(载于《统计研究》1986年第5期,以下简称“江文”)提出了对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状态进行具体评价和定量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使人深受启发。但是,江文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一、关于评价项目的选择江文所选择的评价项目体系是不尽合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宏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状态,对于合理组织社会再生产,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各种经济关系,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我国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出发,以三十多年来的统计资料和经验事实为基础,提出一种目前较为切实可行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状态进行具体评价和定量分析,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静娟  
目前用于评价国民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这两种方法将国民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各项不同性质的指标转化为同度量的指标,解决了多指标的综合问题。但这两种方法存在着重大缺陷。一、同时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时,其评价结论有时是不一致的一个...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仲九  
几年来,我国统计学界对MPS与SNA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对比方法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统计研究》1987年第5期发表了李文溥同志的《试析MPS与SNA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对比方法》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对引起深入研究换算对比方法是有好处的。现就李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一些商榷意见。 一、关于社会生产统计范围的调整对比 MPS与SNA两大核算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生产统计范围的不同。MPS只统计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SNA则除统计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外,还包括服务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钟兆修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最后阶段,它集中体现了整个统计工作的成果和水平。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是继各个专业统计建立以后逐步创建起来的,并随着各个专业统计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由于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经济体制,国家统计局和各级地方政府统计局都不同程度地进行综合平衡统计,反映全国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比例、效益和速度,为各级领导机关掌握全局情况,制订重大决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林光彬  拓志超  
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时代课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从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的视角,对中国70多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认为这一理论最早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以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实质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协调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综合平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在经济领域的实践探索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探索成果,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未来也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克明  
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对于搞好国家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人就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做好综合平衡统计的问题,谈点肤浅看法,以供商讨。一、从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角度上,看建立健全综合平衡统计的重要性。所谓综合平衡统计,概括地讲,是指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总体平衡。它是以马克思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综合平衡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门之间、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任用一个部门、环节、地区都不能脱离其他部门、环节、地区而孤立地单独地发展。要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通过综合平衡编制计划,使各部门、各地区、各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进亮  文静  臧海鑫  
《世界经济研究》杂志2010年第4期上刊发了《原产地规则的经济效应研究》一文,其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将国外对"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研究成果简单套用到"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经济效应分析中;用相关数据来验证我国此间并未实施的汽车"40%本地化最低含量"的原产地效应;建议借鉴早已被WTO裁决违规的汽车零部件进口政策等。我们特此提出有关商榷,并认为相关数学模型的假定更适合政府采购中"本国货物"标准的经济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伍中信  
一、综合平衡概述 综合平衡是指在“单项平衡,局部平衡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正确地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它的具体内容包括财政平衡、信贷平衡、物资平衡、市场平衡、外汇平衡和劳动力平衡,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财政的信贷和物资三大平衡。在三大平衡中,物资平衡“是财政平衡和信贷平衡的基础。因为财政支出和信贷发放都是要购买物资的。如果资金投放没有相应的物资作保证,就会带来通货膨胀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这一综合平衡的分析方法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对稳定我国经济秩序和物价水平等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着眼于实物与资金之间的联系,先把实物流动与资金流动区分开来,然后再考虑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振霞  
拜读贵刊《从整个社会角度分析疾病的经济负担》(1994年6期56~58页),文章引用数据有待商榷。文章引用世界银行的报告,1990年中国按病因统计的疾病负担DALY损失为1998.4百万人年,由此计算社会经济损失为5463.6亿元,同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7695亿元,相当于31%。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包括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以及国内有关报道,发现1990年中国DALY损失为201.3百万人年。按照作者引用的1998.4百万人年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长青  岳奇如  段玮  
针对现有国民经济评价体系的诸多不足和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国民经济增长评价指标——包容性价值。通过构建ESSE综合框架描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刻画经济增长的复杂性特征,并利用世界模型Ⅱ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对五种情景进行系统模拟和分析,以反映经济增长的长期性特征,最后对包容性价值核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关于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体系的一些看法——与钱伯海教授商榷李宝瑜ABSTRACTInauthor'sopinion,thetheorythatmaterializedlabourandalivelabourjointlycreatevaluec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