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1)
- 2023(2644)
- 2022(2155)
- 2021(2077)
- 2020(1867)
- 2019(3873)
- 2018(3861)
- 2017(6862)
- 2016(3980)
- 2015(4520)
- 2014(4767)
- 2013(4529)
- 2012(4451)
- 2011(3958)
- 2010(4244)
- 2009(4175)
- 2008(4199)
- 2007(3840)
- 2006(3554)
- 2005(3519)
- 学科
- 济(14314)
- 经济(14290)
- 管理(9232)
- 业(8065)
- 企(7624)
- 企业(7624)
- 学(7590)
- 中国(5494)
- 教育(5322)
- 理论(5080)
- 方法(4498)
- 制(4228)
- 农(4126)
- 业经(4064)
- 文化(3788)
- 财(3583)
- 地方(3533)
- 和(3427)
- 银(3184)
- 银行(3177)
- 行(3069)
- 经济学(2969)
- 农业(2731)
- 研究(2609)
- 产业(2587)
- 教学(2567)
- 融(2465)
- 金融(2462)
- 体(2438)
- 制度(2415)
- 机构
- 大学(58422)
- 学院(55827)
- 研究(19575)
- 济(18869)
- 经济(18228)
- 管理(18203)
- 中国(15388)
- 理学(14252)
- 理学院(14029)
- 管理学(13676)
- 管理学院(13539)
- 京(12695)
- 科学(11475)
- 财(11041)
- 江(10951)
- 范(10725)
- 师范(10646)
- 中心(10051)
- 所(9553)
- 州(8812)
- 师范大学(8458)
- 北京(8365)
- 研究所(8341)
- 财经(8065)
- 农(8063)
- 教育(7950)
- 省(7514)
- 经(7113)
- 院(6598)
- 业大(6459)
共检索到100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玲
对《中图法》(第四版)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类目设置中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民族类的类目体系框架结构和具体类目,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图法 民族类 类目设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婷
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社会科学中是等同的关系 ,《中图法》第 4版将其放在“C91社会学”下属的“C91 2 4”下 ,与“C91 2 2社会团体”、“C91 2 3社会关系”等并列放在同一个层次上 ,这样的类属关系有待商榷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阡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自足性的特定场域,它是经过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延续性、传统性、感染性和创生性等特征。作为大学文化的典型表现和有效表意实践方式,艺术教育成了当前大学文化内涵丰富的重要内容和实践建设的主要途径。它一方面对于提升大学文化品格起着人文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凸显大学文化、实践大学文化起着具体的操作和表达功能。在这样一种文化人类学整体关联视角的考察下,大学文化与艺术教育形成了特殊的关系状态,以一种文化遗产的方式共同作用于精神成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大学文化 艺术教育 文化遗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焦
70年以来,费孝通就中国社会陆续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多元一体"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种主要理论全都显得有些过时了,都需要向前推进,以便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大转型要求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总结中国经验、讲出中国理论。然而,面对理论创新的不足,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亟需形成新的学术理论或者研究范式,也正在形成从"差序格局"到"社会结构转型",从"多元一体"到和"一国多族",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转变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露 汪徽志
《中图法》(第四版)是我国目前各类图书馆使用最多的一部综合型图书馆分类法。由于现阶段各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变化,该分类法某些类目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我国学科发展的现状。本文以《中图法》(第四版)哲学类(B01类)为例,结合哲学专业知识和图书馆工作实践经验,对该类目的设置进行讨论分析,指出其中诸多不足。
关键词:
中图法 哲学 分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东昕 邹华
蔡元培1926年发表的论文《说民族学》揭开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序幕,已为学界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学术界对民族学、人类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产生了歧义,对学科定位意见也不尽相同,这对学科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学科史的视角回溯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过程,探究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把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构成部分——人们共同体及其文化——二者分割开来认识,显然就是问题产生的一个关键点。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曦
鉴于社会科学越来越重视社会实际调查及研究,以及在非汉语地区社会科学调查的日益增加,本文主要阐述社会科学的人类学·民族学调查研究中调查地语言学习的必要性,①并以国外大学的人类学学科的实例印证了这种必要性的存在。而在这样的语言学习及训练当中,民族语言教育研究机构正好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一方面拓宽自己的教学及研究领域,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形成密切的协作关系,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
关键词:
异文化 当地语言 田野调查 学科协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红梅
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研究已进入了瓶颈阶段。尽管有近40部与旅游文化相关的著作和教材以及大量学术论文,但人们在各种意义上使用"旅游文化"这一词汇,旅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仍模糊不定。文章在追溯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的发生层面来界定和框限旅游文化,并在内涵、特性、功能层面上对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指出未来的旅游文化研究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方法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文章旨在反思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的概念误区,并尝试以文化人类学视角来廓清旅游文化的外延,将旅游文化视为文化生产与再生产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文化人类学 再建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永才 孟雅君
新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面临的挑战主要在研究方法方面,文化人类学正进入到人文社会学术阵地的前沿。该学科以微观为基础的研究单元、通过田野工作的数据收集技术和整合性的深度分析策略,可供中国比较教育革新借鉴。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研究方法 人类学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桐
排瑶作为瑶族的分支之一,其主体分布于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唐宋期间自湖南等地迁入粤北,明清时期形成八排二十四冲的分布格局。排瑶村寨选址于粤北南岭萌渚岭山脉支脉的半山处,横向排列整齐形成多排退台格局。试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解析排瑶传统村寨空间及区域景观的独特人文景观价值,以期为其保护展示策略提供新的视角与依据。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排瑶村寨 迁徙文化 地域景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凯珩
大傩是秦汉时期在腊日前日,通过声势浩大的击鼓,来驱逐“疫鬼”、迎接新年的一种典型辟邪风俗,也是汉代颇具影响力的打鬼邪仪式。先秦时期,人们妄以巫术支配命运,战国时期又以楚国巫风最盛,汉在继承楚“好巫信鬼”后将其进一步发展,从而初见辟邪风俗端倪。这种风俗又在泛滥的迷信思想和修仙思想影响下,加快了发展速度。这一风俗的兴盛在已出土的大傩仪式汉画中得到印证。笔者将结合《巫傩之祭——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从出土的大傩仪式汉画中,探析其蕴含的宗教人类学义理,希望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