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5)
- 2023(15672)
- 2022(13620)
- 2021(12723)
- 2020(10839)
- 2019(24738)
- 2018(24363)
- 2017(46105)
- 2016(25465)
- 2015(28373)
- 2014(28017)
- 2013(27672)
- 2012(25391)
- 2011(23031)
- 2010(23015)
- 2009(20907)
- 2008(20527)
- 2007(17735)
- 2006(15623)
- 2005(13612)
- 学科
- 济(94734)
- 经济(94598)
- 管理(68670)
- 业(64707)
- 企(53455)
- 企业(53455)
- 方法(42969)
- 数学(36858)
- 数学方法(36333)
- 农(25961)
- 学(25944)
- 中国(24681)
- 财(23894)
- 业经(21014)
- 地方(18596)
- 制(18221)
- 贸(18022)
- 贸易(18012)
- 易(17462)
- 农业(17313)
- 理论(16941)
- 和(15300)
- 技术(14911)
- 环境(14732)
- 务(14466)
- 财务(14393)
- 财务管理(14367)
- 银(14130)
- 银行(14048)
- 融(13745)
- 机构
- 大学(361524)
- 学院(356753)
- 管理(136193)
- 济(132944)
- 经济(129951)
- 研究(125571)
- 理学(118484)
- 理学院(117029)
- 管理学(114607)
- 管理学院(113974)
- 中国(90912)
- 科学(84066)
- 京(77935)
- 农(69363)
- 所(65821)
- 财(60966)
- 研究所(60791)
- 业大(60777)
- 中心(55825)
- 农业(55039)
- 江(52486)
- 财经(49016)
- 北京(48873)
- 范(48537)
- 师范(47897)
- 院(45796)
- 经(44592)
- 州(42368)
- 经济学(39246)
- 师范大学(39154)
- 基金
- 项目(252824)
- 科学(195691)
- 基金(182122)
- 研究(176282)
- 家(163605)
- 国家(162279)
- 科学基金(136055)
- 社会(108198)
- 社会科(102206)
- 社会科学(102179)
- 省(98870)
- 基金项目(97275)
- 自然(92517)
- 自然科(90304)
- 自然科学(90274)
- 自然科学基金(88634)
- 划(85049)
- 教育(80831)
- 资助(74581)
- 编号(70440)
- 重点(57755)
- 成果(57303)
- 部(54380)
- 发(53088)
- 创(52356)
- 课题(49458)
- 科研(49358)
- 计划(49267)
- 创新(48869)
- 大学(46166)
- 期刊
- 济(142935)
- 经济(142935)
- 研究(101621)
- 学报(70111)
- 中国(68541)
- 农(62168)
- 科学(60623)
- 大学(50901)
- 管理(48410)
- 学学(47869)
- 财(44541)
- 农业(42644)
- 教育(40412)
- 技术(28544)
- 融(26745)
- 金融(26745)
- 业经(23169)
- 财经(23160)
- 经济研究(22930)
- 业(22845)
- 图书(19810)
- 经(19652)
- 版(19445)
- 科技(19059)
- 业大(18936)
- 问题(18649)
- 理论(16503)
- 资源(16486)
- 林业(15962)
- 技术经济(15684)
共检索到516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波 陈鹏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振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徐红罡 保继刚
世界遗产地内是否有必要建设索道等现代化交通工具,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游客调查对索道等设施建设是否增加游客满意度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索道乘客群体特征比较明显;②大部分游客对景区内索道等享受型交通工具持欢迎态度,但同时他们也认为索道、电梯等交通工具造成的排队等候增加了景区内拥挤感,影响了游览感受;③游客对索道、电梯等客运交通工具的满意度与游客对目的地总体满意度并无显著线性关系,索道等交通工具建设并不能直接增加游客总体满意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利伟 徐红罡 张朝枝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规律的研究在目前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中较为薄弱。选择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作为案例地,通过对历年旅游企业的动态变化、旅游发展的回顾分析,深入研究武陵源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变规律及内在机制,指出武陵源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的特征。最后总结了集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分析了今后的发展可能,认为制订基于集群的政策是武陵源旅游目的地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群 集群 演变 武陵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利伟 徐红罡 张朝枝
本研究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武陵源旅游的网络进行构建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武陵源旅游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具备创新特征的网络,而这种具备创新特征的网络的形成对于武陵源旅游的集群化发展和保持持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促进目的地旅游网络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网络 武陵源 创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艳
生态足迹概念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1992年首先提出(Rees,1992)。1996年,Wackernagel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分析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Wackernagel et al.,1996),进一步完善了William Rees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概念及分析法提出后即受到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Wackernagel第一个利用生态足迹对旅游业进行分析(Wackernagel et al.,2000)。随后,有关旅游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旅游 生态生产性土地 武陵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以国内外知名生态旅游地之一的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因素分析、集群分析等方式,以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视角来分析生态旅游者类群特征。研究表明,在以旅游者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构建的两维坐标系中,可以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分为友好型、破坏型、真正型、伪生态、可持续和偶尔型等6类;生态旅游者在环境意识、环境责任、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环境解说、居民利益和行为表现上均有差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市场仍然是一般生态观光为主,生态旅游为辅的格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吴忠宏 张西林
本文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游客旅游解说需求(解说媒体偏好与解说主题兴趣)的影响,以指导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经营管理者对未来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发现,在解说媒体选择上,游客偏好于带队解说、定点解说与咨询服务等人员解说方式,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与居住地对解说媒体的偏好有显著差异;在解说主题选择上,游客对森林、植物、动物、地质等较有兴趣,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对解说主题的兴趣也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文谦 王兆峰 陈勤昌
旅游者的亲环境行为对于旅游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旅游环境契合度与地方依恋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有重要影响。基于旅游环境契合度理论,以世界遗产地武陵源为数据调研地,通过对正在或曾在武陵源旅游的一千余名游客的问卷调查,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多层次假设检验以及中介效应检验,以廓清旅游环境契合度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旅游旅游环境契合度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旅游环境契合度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地方依恋也对亲环境行为有着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在旅游者-环境契合度与亲环境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据此给遗产地景区提出管理建议,引导旅游者的亲环境行为,促进世界遗产地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以猷
我国世界遗产地受其边缘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加速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边缘问题已经制约了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世界遗产地和潜在的世界遗产地边缘关系构成及其边缘特征的分析,揭示遗产地与边缘系统的内在联系、互动规律和制约因素,提出需要关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并对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整体保护和未来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国遗产地 边缘构成 边缘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小荣 孟川瑾 罗文斌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一个世界遗产类景区游客满意度指数(WTSI)模型,并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由景区形象、顾客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格、游客满意、游客信任和游客忠诚等变量构建的世界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指数(WTSI)模型基本成立。
关键词:
世界遗产 游客满意度 张家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董晓晴
基于百度指数获取广东省丹霞山2011—2017年网络关注度日搜索量,采用相关指标分析丹霞山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回归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丹霞山网络关注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内季节性波动较大,网络关注度高峰期集中在4月、9月和10月,较低关注度分布在1月、2月和12月。"五一"和"十一"假期网络关注度在节前的1~2天达到最高峰,前兆效应明显;空间分布上,丹霞山网络关注度在全国31个省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丹霞山网络关注度影响因素主要有:目的地网络普及率(影响系数为0.587)、人口数量(影响系数为0.510)和空间距离(影响系数为-0.449)。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彩云 骆培聪 唐承财 张宪玉
近年我国民居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获得快速发展。以典型民居类世界遗产地福建永定土楼为例,从游客满意的视角出发,构建土楼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IPA法与问卷调查法,评价福建永定土楼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①游客认为影响土楼旅游满意度的各要素与指标均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其中以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交通状况、旅游安全与环境质量最重要;②IPA指数分析表明,要素层与指标层的满意度均低于重要性,其中87.5%的要素层因素的满意度与重要性存在3.15%~35.48%的差距,而93.10%的指标层因素的满意度与重要性存在1.11%~56.38%的差距;依据IPA指数测评标准,对要素层和指标层中的各因素进行评价;③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朝枝 徐红罡
近年来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地保护的冲突使世界遗产地管理制度变革变成中国世界遗产地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追溯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的制度变迁历程发现,世界遗产地的管理制度变迁实质上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旅游开发初期各利益相关者逐利行为诱发的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二是资源利用各方对资源的竞争性利用,导致资源破毁而更高层面和更广泛的关注,自上而下的推动。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变迁动力来源于3个方面:(1)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利益诉求;(2)对资源的争夺;(3)遗产资源保护的第三方力量介入。这一研究发现对未来中国世界遗产地管理制度变革方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自然遗产资源 管理制度变迁 历程与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雪旺 成升魁
世界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承担着对公众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本文以Lancaster的特性理论和消费技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旅游消费技术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并以西湖和江郎山为案例地,试图证明游客的旅游消费技术与其体验满意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而将遗产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人民满意三个战略目标统一起来。研究显示,旅游者的知识储备、旅游经历、涉入和认知程度以及解说系统是影响旅游消费技术的重要维度。其中,知识储备是文化遗产审美的基本条件,而旅游经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因"行万里路"而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技术,并进而提升其旅游体验满意度,又有可能因"见多识广"而提高旅游者的"挑剔"度,导致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旅游环境、消费习惯与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关系——以武陵源自然遗产地为例
基于Logit模型的北京世界遗产地游客选择研究
对游客感知形象满意度管理内涵的全新认识——以武陵源景区为例的实证分析
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以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昭陵村和长陵村为例
特许经营还是垄断经营——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经营透视之一
基于决策树的山岳景区游客路径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遗产地三清山为例
山岳型景区游客轨迹聚类与体验质量差异研究——以世界遗产地三清山为例
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社区居民感知调查
基于生态环境阈限与旅游承载力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研究——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核心景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