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6)
2023(3998)
2022(3410)
2021(3409)
2020(2836)
2019(6487)
2018(6620)
2017(11486)
2016(7024)
2015(8206)
2014(8630)
2013(8336)
2012(7936)
2011(6961)
2010(7286)
2009(6731)
2008(7281)
2007(6904)
2006(6110)
2005(5533)
作者
(21786)
(18162)
(17732)
(17181)
(11657)
(8837)
(8371)
(6954)
(6948)
(6870)
(6205)
(6064)
(6043)
(5800)
(5764)
(5752)
(5420)
(5340)
(5316)
(5184)
(4647)
(4551)
(4457)
(4443)
(4186)
(4147)
(3993)
(3987)
(3858)
(3742)
学科
(22151)
经济(22112)
管理(20719)
(17015)
(15300)
企业(15300)
方法(8847)
(7863)
(7831)
中国(7011)
理论(6758)
数学(6509)
(6357)
(6277)
数学方法(6252)
业经(5500)
(5476)
财务(5459)
财务管理(5430)
教学(5199)
教育(5145)
(5123)
企业财务(4996)
(4515)
银行(4499)
(4322)
(4295)
贸易(4287)
(4171)
(4158)
机构
学院(99461)
大学(98709)
研究(32783)
管理(30516)
(30160)
经济(29068)
中国(26870)
理学(24668)
理学院(24285)
管理学(23360)
管理学院(23191)
科学(22847)
(22241)
(19050)
(18447)
(18304)
(17696)
研究所(15967)
中心(15883)
业大(15342)
农业(14995)
(14858)
(14717)
师范(14483)
技术(14409)
北京(14274)
(13404)
财经(12968)
(11809)
(11434)
基金
项目(55768)
科学(41287)
研究(40509)
基金(37080)
(32858)
国家(32504)
科学基金(26494)
(23162)
社会(21507)
教育(20183)
社会科(20023)
社会科学(20018)
(19253)
基金项目(18830)
编号(18085)
自然(18045)
自然科(17594)
自然科学(17590)
自然科学基金(17254)
成果(16682)
资助(16266)
课题(13491)
重点(12789)
(11485)
(11214)
(11121)
项目编号(11098)
大学(11008)
(10980)
科研(10971)
期刊
(42490)
经济(42490)
研究(30460)
中国(27456)
学报(20838)
教育(18383)
(18354)
(17371)
科学(16167)
大学(15215)
学学(13978)
管理(13051)
农业(11859)
技术(10250)
(9761)
金融(9761)
图书(8108)
(6904)
财经(6883)
业经(6825)
(6195)
书馆(6172)
图书馆(6172)
财会(6096)
(5989)
经济研究(5578)
会计(5442)
业大(5419)
职业(5352)
问题(5069)
共检索到168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9年5月13日实施,本文旨在对其中有关表见代理的释义探究。该解释没有采纳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将相对人的善意与无过失及本人无过错引入表见代理制度,意在保证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往来。表见代理的产生绝大多数都因行为人引起,故该解释增加了被代理人在承担表见代理的后果后,可向行为人追偿。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被代理人对行为人的控制和监督,并为被代理人提供了获得司法救济的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福录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4月24日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该解释是对《合同法》实施10年来和合同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难题的一次集中梳理和应对。学习、掌握该解释的意义和内容,有助于当事人正确保护其合同权利。鉴于此,本文试就该解释的出台背景及意义、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五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该解释能有所裨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丽新  谢潇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将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对象扩张解释为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概念、内容与法律后果,然而从逻辑上来看,内容与法律后果无法区分,且强行区分会造成加重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违反立法宗旨、使明确说明义务对象模糊化以及破坏符合现行法律规范的司法裁判态度的弊端。故宜采文义解释的方法,将明确说明义务的对象限定为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内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天宇  
我国未成年人死亡保险制度通过对投保主体和保险金额的双重限制来防控道德危险、保护未成年人生命权。该制度将父母投保抑或父母同意作为防控道德危险的主要措施,这种方式在实践上存在较大隐患。近年,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保监会分别通过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放松了对未成年人死亡保险投保主体及保险金额的限制,但并未实质性弥补《保险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技术性缺漏,更未纠正对亲权理念的偏颇性认识。鉴于此,建议近期对《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6条的疑义之处予以明晰和补充,进一步丰富保险人核保内容并强化其责任;从长远考虑,应对《保险法》第33条和34条进行立法论上的重构,以建立既可对道德危险进行防控、又可满足未成年人保险需求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维田  
WTO《解决争端谅解》(DSU)对司法解释有明文规定。总则第3条第2款说得很清楚:“WTO解决争端机制是为这个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保障和可预见性的中心环节……它可用来保持成员方在各涵盖协议中的权利与义务,并根据国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蕙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善意相对人客观上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而与其为民事行为,该民事行为的后果直接由本人承担。文章对表见代理制度进行简要的概述,针对表见代理制度出现的缺陷进行探讨,并对表见代理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戚东祥  
旅游服务合同是规范旅游经营活动、规范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是《旅游法》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法》在规定了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法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上,对双方的约定行为作进一步的规定,对于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学福  
根据教学论,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可有三层含义:作为教学目标,指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探究技能,要理解的科学探究特性;作为教学原则,指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未知、主动建构意义的基本教学要求;作为教学方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采用的类似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方式或程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左祥琦  
2006年10月1日起,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期正式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从程序上明确了当事人如何依法维权,如何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给劳动者设置便捷、有效的司法保护程序。这也是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4月16日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一”)后,又一次较为全面地对司法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作出的有关解释。本刊特约劳动法专家左祥琦律师、上海专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大卫博士通过典型案例诠释“解释二”中表达的主要司法原则,以期帮助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姜秉曦  
在我国,司法解释的溯及力争议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溯及力问题,它还涉及对于司法解释规范性质的不同理解,并与立法权在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权限分配密切相关。因此,围绕该争议的规范分析不宜局限于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内部,还应纳入法律保留的视角。在法律保留的维度,司法解释作为立法权而非司法权的产物,因其规范制定的权威性、规范效力的普遍性以及规范内容的权利性,而被证立为具有独立规范位阶的次级法源,客观上落入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所根植的信赖保护原理通过信赖表现与信赖值得保护两项构成要件从主观上进一步确立了司法解释不溯既往的拘束方式。综合主客观两方面,司法解释应以不溯既往为原则,只有当新司法解释本身不调整公民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公民对于旧法的信赖不值得保护时,它才具有变更溯及的容许性。此外,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通常还应受到司法裁判既判力的拘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邱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以下文章简称《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法院网上发布后,得到研究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刊也收到部分来稿。由于时间紧,版面有限,本刊将分两期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林基础  徐楠  
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4号)第二十一条的适用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对施工合同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界定实质性内容的含义,从法理分析的角度得出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认定结论,佐证二十一条中价款结算以备案合同为准的合理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代雄  
我国《合同法》第36条应该解释为:法定或约定形式是合同的特别成立要件。合同的形式瑕疵可以因履行而补正,但《合同法》第36条对于合同义务的履行程度、形式瑕疵补正是否有溯及力以及继续性合同形式瑕疵补正的效力等问题缺乏完备的规定,对于约定形式的欠缺没有予以特殊处理。对此,应当予以完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榅平  
解释义务是现代合同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于危险的防范具有重大决定性意义的资讯或信息,债务人应当进行解释,以避免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因合同的履行而受侵害。为了保障司法实践中适用解释义务的正当性,应当界定其涵义,明确其前提,厘定其界限,讨论其标准,发展其内涵,分析其分类,确立适用解释义务的一般原则或规则,减少法官的随意性,增强判决的可预见性和统一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