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
2023(267)
2022(255)
2021(252)
2020(248)
2019(609)
2018(549)
2017(955)
2016(511)
2015(609)
2014(554)
2013(536)
2012(448)
2011(442)
2010(455)
2009(389)
2008(418)
2007(363)
2006(366)
2005(350)
作者
(1216)
(1127)
(1053)
(1007)
(741)
(531)
(472)
(455)
(416)
(412)
(343)
(338)
(331)
(327)
(326)
(323)
(322)
(320)
(311)
(310)
(301)
(293)
(284)
(275)
(265)
(254)
(248)
(243)
(237)
(219)
学科
(1630)
管理(1557)
(1508)
企业(1508)
(1329)
经济(1329)
教学(1079)
供销(950)
(950)
(606)
方法(539)
学法(524)
教学法(524)
理论(499)
数学(467)
中国(439)
组织(431)
(429)
数学方法(421)
计算(393)
教育(382)
(363)
贸易(363)
算机(357)
计算机(357)
机化(356)
计算机化(356)
(351)
(348)
(325)
机构
大学(6653)
学院(6428)
管理(2335)
(2223)
经济(2168)
研究(2089)
理学(2007)
理学院(1976)
管理学(1925)
管理学院(1914)
中国(1471)
科学(1344)
(1329)
师范(1322)
(1316)
(1262)
(1113)
师范大学(1104)
(1086)
教育(1033)
研究所(978)
财经(964)
中心(876)
北京(874)
(869)
(857)
(783)
技术(777)
(734)
财经大学(712)
基金
项目(3797)
科学(3050)
研究(2861)
基金(2708)
(2359)
国家(2343)
科学基金(2049)
教育(1624)
自然(1534)
社会(1523)
自然科(1507)
自然科学(1506)
自然科学基金(1480)
(1473)
社会科(1450)
社会科学(1449)
基金项目(1392)
(1313)
编号(1259)
资助(1214)
成果(1052)
课题(910)
重点(878)
(874)
大学(789)
项目编号(782)
教育部(762)
(754)
规划(741)
(714)
期刊
(3041)
经济(3041)
研究(2524)
教育(2041)
中国(1790)
管理(1086)
学报(984)
科学(903)
(879)
大学(746)
业经(671)
(666)
技术(624)
学学(621)
(617)
金融(617)
经济研究(610)
图书(597)
商业(544)
书馆(505)
图书馆(505)
财经(456)
职业(449)
农业(393)
(385)
商业经济(373)
(350)
(350)
资源(320)
(312)
共检索到11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登地  
仅靠课堂教学不可能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通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渠道,而且根本上要依靠法治、依靠制度保障。我们应该争取早日为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立法,以开创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明  
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国家素质教育政策所赋予的;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育实践选择的结果,也是由课堂教学自身性质所决定的。坚持“课堂主渠道”观念,必须摒弃那些弱化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错误观念,改革应试教育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途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明  
“课堂主渠道”观点批判的实质,就是否定学校教育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否定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依然起着主渠道作用;它是当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火”现象中的典型事例,非常值得重视。此论的错误根源在于,缺乏对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误解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关系。正确理解“课堂教学主渠道”观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辩证地看待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批判观,正确对待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要立足于教育改革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彦伟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对青年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过程是个既教书又育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如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群  
工读教育是“普九”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普通中等教育中的特殊教育形式,自然也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但是工读教育又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普通中等学校的特点。本文拟就工读教育如何才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位,做一简要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今年11月,哈佛大学70多名一年级学生离开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导论"的课堂,加入到"占领华尔街"运动中。在给曼昆的公开信中,抗议的学生们认为"这门课程对于美国问题重重的低效经济,持一种特殊且有限的看法。"曼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有源  
劳动价值论是通过商品交换的比较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据此同样可以抽象出自然力价值理论。“因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人的抽象劳动”是把还需要论证的问题当作了科学前提。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具有自然和社会二重性质。泛价值论就是把以往看似对立的各种价值论整合到一个互补的体系之中,“通解”劳动价值论能解释和不能解释的一切对象和领域。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可能使价值归于消亡。供求以不同的“社会必要”力量影响价值决定,李嘉图对效用价值论的批判是因为他不了解两种理论的互补性,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是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国理论界研究经济学的任务应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孟  
(一) 余上同志在《技术经济》1987年第6期上撰文,对本人发表于该刊1986年第4期上题为:《技术经济学还应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一文提出质疑,读后颇受启发,但对其观点却不敢苟同。看来我们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他不同意我的下述观点:即技术经济作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已不能满足实践需要了,还要进一步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他尤其不同意我把“发展”二字用于学科本身,他认为之所以出现“技术经济学目前即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这样一种“错误印象”是由于存在客观原因(专业设计人员和技术经济工作者互不通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付雅慧  
文章对熊伟先生的图书馆学观点提出了质疑。指出图书馆学的范式转换无法通过个体行动完成,而必须得到共同体的认同才能完成;熊伟先生的"客观知识本体论"没有超出前人研究成果的高度,缺乏新意;熊伟先生提出的图书馆学核心论域,是主观建构的产物,违背了学科核心论域不能人为赋予的逻辑原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永正  
一、对我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探讨 研究城市化多半起因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现在流行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如曾令华先生的《我国现阶段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城镇化》(以下简称城镇化)一文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收入水平”,理由是“参照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我国1999年的城市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进才  
质疑与批判素质,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敢于怀疑、挑战权威的精神,二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与批判素质是优秀人才尤其是创造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恩富  
西方产权经济学在中国的影响较大,其合理性在于继承和发挥了人类经济学说史上的科学视角,把产权制度视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内生变量,探讨经济制度变迁的规律及对经济发展和运行效率的作用,同时又注重物与物交换背后人与人之间经济和法律关系的研究,这弥补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纯数量分析的不足,也与我国主流经济思想有某些相通之处。但正如该学派的不少论点已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批评一样,笔者对张五常教授的若干产权观点也存有疑问,仅择其部分观点进行商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敬武  
从旅游强国的研究中去解读旅游强国并非是一件易事。目前的现状是:旅游强国的内涵含混不清,研究的逻辑性难以经得起推敲,研究的主观目标和研究的实际目标严重错位,旅游强国的动态变化与衡量旅游强国标准的非动态化之间存在矛盾等等。本文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由此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