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7)
2023(4260)
2022(3535)
2021(2978)
2020(2391)
2019(5545)
2018(5415)
2017(10772)
2016(5531)
2015(6192)
2014(6283)
2013(6548)
2012(6378)
2011(6005)
2010(6175)
2009(5925)
2008(5452)
2007(5044)
2006(4934)
2005(4679)
作者
(16621)
(14187)
(13981)
(13484)
(8973)
(6533)
(6244)
(5381)
(5331)
(5188)
(4962)
(4706)
(4599)
(4482)
(4463)
(4399)
(4090)
(4032)
(4008)
(3680)
(3568)
(3373)
(3367)
(3318)
(3277)
(3274)
(2971)
(2877)
(2816)
(2726)
学科
(54046)
经济(54024)
方法(15096)
地方(14683)
管理(14323)
数学(13875)
数学方法(13839)
地方经济(11668)
(10849)
中国(8880)
(8807)
(8137)
业经(7696)
(7417)
企业(7417)
经济学(6623)
环境(5639)
(5483)
农业(5458)
(5206)
贸易(5202)
(5111)
金融(5111)
(5031)
(4993)
(4946)
产业(4903)
(4733)
(4463)
资源(4359)
机构
学院(89603)
大学(89574)
(54578)
经济(53780)
研究(35723)
管理(31639)
中国(27292)
理学(26765)
理学院(26474)
管理学(26176)
管理学院(26007)
(22089)
经济学(19060)
科学(17962)
(17873)
(17843)
财经(17514)
经济学院(16851)
(15865)
研究所(15832)
中心(15337)
(13913)
财经大学(12879)
(12264)
(11889)
北京(11564)
科学院(11108)
社会(10814)
经济研究(10669)
(10385)
基金
项目(52102)
科学(41514)
基金(39329)
研究(38443)
(33624)
国家(33407)
科学基金(28483)
社会(28081)
社会科(26809)
社会科学(26803)
基金项目(19865)
(19009)
资助(16805)
教育(16287)
自然(15955)
自然科(15570)
自然科学(15567)
(15381)
自然科学基金(15299)
编号(13983)
(13275)
经济(13166)
(12979)
国家社会(12683)
(12033)
重点(11680)
成果(11292)
发展(11271)
(11130)
教育部(10734)
期刊
(67115)
经济(67115)
研究(33148)
(16349)
中国(15623)
管理(13248)
经济研究(12582)
科学(10659)
(10481)
学报(10456)
财经(9944)
(9095)
金融(9095)
(8799)
大学(8478)
问题(8455)
学学(8309)
技术(7942)
业经(7743)
技术经济(6913)
农业(6907)
理论(6790)
价格(6615)
统计(6457)
(6444)
世界(6339)
实践(5838)
(5838)
国际(5663)
经济问题(5507)
共检索到149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俊贤,熊良均,周家庆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潘文轩  
"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出现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由此对"营改增"前景产生了一些疑惑和顾虑。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表明:由于"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不减反增"并非反常现象。适用增值税税率过高、企业中间投入比率偏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改革试点范围有限、获得增值税发票困难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局部性的矛盾,该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切忌夸大,也不应单纯以企业税负变化作为评价"营改增"成效的标准。当前应实施过渡性的财政补贴政策与解决增值税发票获取上的技术难题;从长期看,适时扩大"营改增"范围与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及结构是关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志华  杨龙飞  
长期以来,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认为利润是由利润表披露的,利润表所披露的利润能够反映一个企业实力的大小,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读。利润表之所以产生是为了披露资产负债表中本年利润所形成的业务来源,以此说明利润的质量。利润表按照不同业务对利润的稳定性程度由大到小排序,利润越是来自于主营业务,就越具有稳定性;利润表在披露利润的业务来源时也会显示利润的多少,但利润的多少没有反映企业创造的全部新增价值,从而不能说明企业价值创造的整体水平;利润表中利润的多少并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实力,企业实力是由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所决定,以利润作为衡量企业优劣的主要标准有可能名不副实;利润表中利润的计算是建立在虚拟观的基础上的,难以找到与利润对应的实体基础,从而无法直接分析判断利润背后是否存在潜亏,也就是难以深入分析利润的真实质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蕾  黄焕山  
品牌文化是商业时代的典型特征,但品牌文化不等于企业文化,也不等于商品文化和概念文化。本文认为,品牌文化的内含一方面是通过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包装等展示出来的文化,另一方面其实质是企业形象、企业经营理念等的总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伟  
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重要内容、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财政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现代财政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效率的经济学含义,政府效率既包括制度效率与生产效率,也包括内部评价效率与外部评价效率。其次,提出政府效率是政府的生命,也是评价政府的重要标准,政府效率能够通过促进政府提升责任性,解决当前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推进政府职能与行政模式转型等多方面来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最后,指出预算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从不同角度探索倡导预算绩效管理的直接动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志国  
自1958年菲利浦斯曲线发现以来,通货膨胀与失业两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就一直作为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物价、与就业关系的经典理论。菲利浦斯曲线说明: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就较高;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就较低。换句话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沁  谢丹阳  
本文尝试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探讨全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尽管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且有诸多短期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以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动力能够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对中国而言,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用以提升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的政策和规则,持续增长以及向世界知识中心的转变均可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吸引国际性人才至关重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振坤  
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大国,由过去排斥与限制商品经济到现今承认市场经济,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长期以来,由于思想的禁锢和实践的不足,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经历了数十年的反复曲折过程。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我们终于突破了“天堑”,向前迈进了! 尽管中国在80年代开始引入市场机制,直到90年代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十多年间经济发展取得了人所共知的巨大成就,但是,有些人们——特别是一些西方人士——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持观望乃至怀疑态度。究其实质,在于: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要实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否可以相容?或者说,能并容到什么程度?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耘  姜桂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丰岩  
内部收益率法与净现值法假定同一项目、同一时期内产生的现金流入会产生不同的再投资收益率,这种不切实际的假设容易导致择优决策的失误。同时,在需多期投资支出的项目分析中,目前计算方法下的内部收益率不能如实地反映项目的真实收益率。本文创立的分界贴现率、稳健收益率可帮助我们分别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鹄  
通货膨胀释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丁鹄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认识,现在理论界看来比较一致。我也是坚决反对通货膨胀的,十几年来发表过不少意见。现在只就若干个还不大一致的概念涵义,谈些个人看法。(一)通货膨胀与货币量增长不同,不是同一个概念。后者是指现钞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言启  
执行力是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实施的保障,是中小民营企业亟待突破的一关。那么民企在执行力中到底有哪些问题?如何改善提高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凤林  
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竞争均衡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流动被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受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在预期不足和要素流动受限制的条件下,结构转变极有可能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因此,劳动力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总量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结构变动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晓越  
We address the macroeconomic issue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using a Chinese macroeconomic model.We produce and comment 5 individual shocks, giving a full picture of the relevant macroeconomic mechanisms:The direct consequences of WTO accession on quotas, tariffs, and price subsidies.Assembling these shocks, we get a balanced result, and limited evolutions apart from trade expansion.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国清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研中的税收缺失众所周知,从西方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从来都是把税收问题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部代表作中,就以大量篇幅论述税收问题,其中关于按支付能力大小征税的原则等迄今为止仍为经典。大卫·李嘉图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