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1)
2023(8423)
2022(6746)
2021(6006)
2020(4924)
2019(10785)
2018(10369)
2017(19719)
2016(10190)
2015(11662)
2014(11531)
2013(11421)
2012(10807)
2011(9925)
2010(10135)
2009(9468)
2008(8983)
2007(8104)
2006(7592)
2005(6922)
作者
(32069)
(26741)
(26669)
(25432)
(17204)
(12761)
(11967)
(10330)
(10308)
(9519)
(9505)
(8840)
(8765)
(8658)
(8597)
(8306)
(8063)
(7870)
(7645)
(7493)
(6811)
(6637)
(6620)
(6372)
(6158)
(5881)
(5791)
(5697)
(5551)
(5273)
学科
(64940)
经济(64884)
管理(28849)
(24739)
(19939)
企业(19939)
方法(18915)
地方(17159)
数学(16103)
数学方法(15958)
中国(15008)
(13409)
业经(12563)
(12480)
地方经济(12296)
(10678)
(9579)
农业(8763)
(8184)
金融(8184)
环境(8054)
(7973)
(7850)
贸易(7845)
(7836)
(7472)
理论(7457)
(7449)
银行(7423)
(7323)
机构
大学(158713)
学院(157579)
(75364)
经济(74011)
研究(61898)
管理(53941)
理学(45775)
中国(45610)
理学院(45165)
管理学(44406)
管理学院(44101)
科学(36425)
(33621)
(32869)
(31965)
研究所(28857)
(27139)
中心(26576)
财经(25917)
经济学(25187)
(24541)
(23515)
经济学院(22271)
(22106)
业大(22077)
北京(21406)
农业(21354)
(20821)
师范(20562)
财经大学(19203)
基金
项目(101119)
科学(79676)
基金(74142)
研究(72606)
(65834)
国家(65286)
科学基金(54768)
社会(48971)
社会科(46278)
社会科学(46262)
(38420)
基金项目(37798)
自然(33961)
自然科(33167)
自然科学(33155)
(32904)
自然科学基金(32578)
教育(32485)
资助(30199)
编号(26920)
重点(23696)
(23603)
成果(22550)
(22455)
国家社会(21048)
(20669)
课题(20083)
创新(19420)
教育部(19404)
发展(19117)
期刊
(93298)
经济(93298)
研究(53751)
中国(32784)
学报(27256)
(25465)
(25150)
科学(24284)
管理(23464)
大学(20748)
学学(19707)
农业(17149)
经济研究(16590)
教育(15406)
(14942)
金融(14942)
财经(14506)
技术(13560)
(12830)
业经(12743)
问题(11604)
(9263)
技术经济(9208)
世界(9166)
(8857)
国际(8454)
统计(7464)
(7385)
现代(7341)
经济问题(7301)
共检索到252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刁伟涛  
目前,西方的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利用后现代主义对"经济人"假设进行批判。这些批判分为三个向度: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但是,在针对"经济人"假设提出替代性的建议时,却面临着坚持理论人本主义与放弃主体性,把经济体系看成一系列"没有主体的过程"之间的两难选择。多互决定的本体论和"切入点"的认识论可以化解这个困境,即降低"经济人"假设在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位置,不再把它作为根基或逻辑支撑点,而只是作为构建经济理论的一个"切入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勇军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了消费社会。由于现代理性主义的影响,消费被异化,产生了消费主义。消费主义重身体消费轻精神消费、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轻商品的使用价值、重个体占有轻自然生态,加剧了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在全球化的今天,消费主义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而,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目的维度和方式维度建构生态消费范式,是克服西式消费主义的理论尝试,对于探索马克思主义消费范式也是有所裨益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胜清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具体表现为;"后现代"命名具有反讽性,它的断代并不彻底,潜含着与现代甚至前现代的连续性关系。后现代主义解构了宏大叙事和总体性观念,但它本身也表现为一种策略或功能形态的否定性宏大叙事和总体构架。后现代主义的内在悖论使它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斌  吴欣欣  
后现代主义是当前最具影响力和震撼性的学术思潮,它的出现几乎席卷和影响了人类理性的每一处思维领域。作为现代科学理性主义的产物,现代经济学在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学研究范式两方面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批判。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有助于促进对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反思和完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兵  
经济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 ,这些假设往往与其方法论密切相关。自从 18世纪以来 ,经济学界一直依靠经济人假设来分析以各种方式参与市场的人们的行为 ,并由此对自由交易制度的有效性作了缜密的推论。实际上 ,经济人假设有其局限性 ,在经济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 ,虽然几经锤炼 ,在内涵上有了新的拓展 ,其间也遭致了各个方面的质疑 ,但始终保留着“自利性”这一基本的规定性。现在看来 ,它只是揭示了人类经济生活中很小部分的规律 ,不可能一般化到人类经济生活的全部 ,它只是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扩大 ,而不是本质上的进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苏晓玉  
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机器时代的产物。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由客观研究中得到,因而现代主义的语言教学强调"知识灌输"。后结构主义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结构主义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发展学习者能力方面的优势。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变化着,因而在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信息化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认识并开发自己,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好准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东  王晓武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经济人理性行为假设。现在,经济学在科学体系中地位日益提高,这个假设作为经济学基石的公理性、准确性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和批判。本文将简要的阐述这些批判,并从方法论的角度评价这一假设存在的不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晓光  
后现代主义与高等教育施晓光随着美国日趋从一个生产型的社会转向消费型的社会,及其内外政策日趋从国家型政策转向地方型和国际型政策,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术语和各种假设业已渗透到美国文化的核心,并对美国整个社会乃至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组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明初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已从人文学科转到自然学科。作为人类知识典范的数学也受到这个思潮的冲击,不仅数学哲学观正在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且数学教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思维的特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西方这一思潮进行分析与批判,可以为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后现代主义自1870年英国画家查普曼用"后现代绘画"一同,来指称那些比法国印象派绘画还要前卫的作品以来,"后现代"陆续被引进了建筑、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一方面一些急于超越"现代性"的人常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赵军  
后现代主义以研究语境、研究文本、研究方法三种形式呈现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这种景观的存在既与教育理论的尴尬处境相连,也与我国呈现的一些后现代征象相关。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标准、对象、方法等都被置换到一个新的参照系框架下。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我国缺少生成的土壤。教育理论界应采取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持谨慎态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岳龙  王旭  
一、引言福利经济学普遍都把福利定义为人的满足感、幸福感或人的快乐,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在本质上把福利、幸福和快乐视为同义词。福利作为人的一种的主观感受具有的不可比较性和不可测量性制约了福利经济学的运用与发展,使福利经济学长期不能真正列入主流经济学行列。本文认为幸福与快乐的本质是自由,如果一个人觉得他是幸福的,那么他必定是自由的,如果他觉得不幸福,那么他必定是不自由的。反之如果一个人觉得他是不自由的,那么他必定是不幸福的。由此福利的本质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莉莉  王小丽  
在现代主义范式的桎梏下,师生关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将严重阻碍教育改革初衷的实现。本文拟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超越师生关系中所存在的这些现代范式的藩篱,重构一种平等、对话、宽容、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