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6)
- 2023(5714)
- 2022(4742)
- 2021(4229)
- 2020(3368)
- 2019(7778)
- 2018(7832)
- 2017(14687)
- 2016(7339)
- 2015(7852)
- 2014(7499)
- 2013(7549)
- 2012(6846)
- 2011(5826)
- 2010(5949)
- 2009(5543)
- 2008(5306)
- 2007(4815)
- 2006(4043)
- 2005(3543)
- 学科
- 业(33768)
- 管理(28003)
- 企(25969)
- 企业(25969)
- 济(25157)
- 经济(25135)
- 技术(14274)
- 技术管理(11390)
- 方法(10947)
- 中国(10247)
- 数学(9034)
- 数学方法(8990)
- 农(7978)
- 业经(7391)
- 财(6872)
- 服务(6509)
- 工作(6243)
- 制(5890)
- 农业(5795)
- 贸(5764)
- 贸易(5757)
- 易(5643)
- 劳(5497)
- 劳动(5480)
- 理论(5232)
- 服务业(5146)
- 银(4821)
- 银行(4816)
- 行(4639)
- 产业(4613)
- 机构
- 学院(97708)
- 大学(97334)
- 管理(43494)
- 济(42579)
- 经济(41663)
- 理学(37828)
- 理学院(37526)
- 管理学(37144)
- 管理学院(36934)
- 研究(27529)
- 中国(21354)
- 京(19232)
- 财(18753)
- 江(15129)
- 财经(14946)
- 科学(14714)
- 经(13642)
- 中心(13443)
- 经济学(12991)
- 范(12298)
- 商学(12204)
- 师范(12204)
- 商学院(12063)
- 州(12003)
- 所(11911)
- 北京(11792)
- 经济学院(11675)
- 业大(11218)
- 财经大学(11125)
- 经济管理(10834)
- 基金
- 项目(67938)
- 科学(55967)
- 研究(53821)
- 基金(49707)
- 家(41896)
- 国家(41463)
- 科学基金(37577)
- 社会(36785)
- 社会科(34906)
- 社会科学(34901)
- 省(27796)
- 基金项目(26560)
- 教育(24619)
- 划(22394)
- 自然(22292)
- 自然科(21884)
- 自然科学(21882)
- 编号(21769)
- 自然科学基金(21554)
- 创(21255)
- 创新(18629)
- 资助(18099)
- 成果(17634)
- 国家社会(15350)
- 重点(14837)
- 部(14794)
- 发(14714)
- 业(14687)
- 课题(14620)
- 项目编号(14452)
共检索到148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谷清水
在最近几年国内出版的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著作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精神劳动服务劳动都能创造价值”,其主要有五个依据:(1)“精神劳动服务劳动”具有创造价值的劳动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江帆
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吗?——与否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流行论点商榷李江帆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问题,我国学术界有一些学者持否定意见。下面就对五种影响较大的颇为流行的观点进行分析。一、关于“价值转移说”第一种论点认为,服务有价值,但它不是由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吗?──与钱伯海先生商榷李善明,杨致恒钱伯海教授曾在《经济学家》1994年第2期上发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一文,后来又在该杂志1995年第3期上发表《劳动价值理论与三次产业》一文(以下均简称钱文,本文对钱文的引述都出自此二文,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中枢
“对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观点的异议——与钱伯海同志商榷谢中枢ABSTRACTThepaperputforwarddiscussedopiniontothestandpointof"materializedlabourcreateValue".厦门大学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达远
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商品价值=c+v+m)是正确的.否定马克思商品价值公式的理由不能成立.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理由难以使人信服.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不是一回事,`谁创造,谁分配'是错误的.分配是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仁德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深化与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种深化与发展应当立于科学的基础上,所谓“突破”,也要符合现实,也要讲究概念与逻辑。“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不是马克思的思想,也不能以理服人。但物化劳动可以增强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方面的助推力和催化作用,应当给予公正评价和充分重视。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物化劳动 活劳动 资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丹萍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统计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每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有50%以上来自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我国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创造的产值已达1.6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得力于科技进步。可以断言,在全党全国人民按照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伯海
社会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但社会劳动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有——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价值。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抽象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通过价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在价值理论的创建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在他身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世界革命历史的进程,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使得他的价值理论在某些方而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发展。改革开放推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社会劳动主要是从事生产的劳动,然而什么是生产劳动,什么是非生产劳动,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伯海
仅把物质生产算做生产性劳动,仅就物质产品计算国民收入,显然不能反映现代经济生活的全貌,将导致一系列理论与实际的矛盾。为此,需要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确立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从微观看的企业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实际上就是从宏观看的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永志 魏民 李志国 李克宁
战后,由于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也出现了某些新的特点。新技术革命引发了一般劳动过程的新变化,也带来劳动与资本交换关系的新特点。尤其是新技术革命导致了物质生产劳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非物质生产劳动的比重不断上升;促进了生产过程分工协作关系日益扩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产生了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相互交融。那末,在新技术革命作用下,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是否已经过时?我们的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前龙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 ,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 ,物化劳动只能发生价值的转移 ,只有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 ,认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是错误的。我们应该科学地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物化劳动 活劳动 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善明 杨致恒
固持所谓“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与维护马克思主义──与钱伯海先生商榷(之)李善明,杨致恒顽固坚持所谓"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同维护马克思主义,是冰炭不容、根本对立的两回事。因为所谓"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是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针锋相对的,从而是同马克思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钱伯海 王莉霞
笔者在多篇拙文中,讲过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在企业则表现为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本刊和其他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对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其中有的学者如宋则行、李定中、陈德华等同志,虽然也提出商榷和批评,但出于同志间的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国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诗白
金融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价值保值和增值的使用价值;金融活动可以分为消极的金融活动与积极的金融活动。在消极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实现的价值增值额不属于价值创造,而是以虚拟的价格占有其他生产领域创造的价值。在积极金融活动中,金融从业人员的劳动创造了金融产品,创造了金融商品的使用价值,金融从业人员付出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也“对象化”、“体现”和“凝结”在金融商品之中和形成了价值;深入考察银行储蓄和信贷活动中从业人员所提供的三次服务劳动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从业人员的劳动耗费,只要是在社会必要的耗费的范围内,都应该加入形成金融产品的价值,银行利润不仅包含用贷企业转让给银行的剩余价值,也包括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