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6)
2023(6633)
2022(5593)
2021(5155)
2020(4544)
2019(9975)
2018(9856)
2017(19958)
2016(10318)
2015(11736)
2014(11699)
2013(11877)
2012(11218)
2011(10043)
2010(10658)
2009(10711)
2008(10018)
2007(9173)
2006(8684)
2005(8259)
作者
(28854)
(23477)
(23381)
(22706)
(14823)
(11199)
(10878)
(9084)
(8829)
(8644)
(7933)
(7863)
(7706)
(7483)
(7306)
(7303)
(7012)
(6885)
(6738)
(6585)
(6166)
(5784)
(5563)
(5561)
(5444)
(5289)
(5238)
(5226)
(4718)
(4595)
学科
(40882)
经济(40828)
管理(31868)
(31530)
(26857)
金融(26857)
(25681)
银行(25679)
(25416)
企业(25416)
(24876)
中国(21769)
方法(16501)
(15885)
(15677)
数学(15051)
数学方法(14927)
(12217)
中国金融(11305)
(10651)
贸易(10635)
(10572)
财务(10543)
财务管理(10517)
(10486)
企业财务(10023)
业经(9891)
地方(9223)
(9177)
农业(8019)
机构
大学(147585)
学院(147580)
(67301)
经济(65821)
管理(54373)
中国(48846)
研究(47830)
理学(44371)
理学院(43979)
管理学(43447)
管理学院(43168)
(38744)
(31031)
财经(29299)
(26317)
中心(25150)
(23722)
科学(23504)
(23439)
(23332)
银行(22896)
经济学(22109)
(22077)
财经大学(21743)
金融(21619)
(21489)
北京(20751)
经济学院(20191)
研究所(20096)
(19934)
基金
项目(82012)
研究(64957)
科学(63824)
基金(59216)
(49024)
国家(48570)
社会(41872)
科学基金(41582)
社会科(39992)
社会科学(39983)
(31040)
基金项目(30097)
教育(29521)
编号(27511)
资助(25530)
(25528)
成果(24337)
自然(23688)
自然科(23040)
自然科学(23031)
自然科学基金(22624)
(19104)
课题(18808)
重点(18177)
(18173)
(17974)
国家社会(17426)
项目编号(17413)
(17028)
教育部(17010)
期刊
(77754)
经济(77754)
研究(53940)
(38917)
金融(38917)
中国(31236)
(30165)
管理(21790)
(17928)
学报(16728)
科学(15454)
财经(15127)
教育(14872)
大学(13869)
经济研究(13584)
业经(12905)
(12905)
学学(12844)
技术(11643)
问题(10832)
(10732)
农业(10669)
国际(10243)
理论(10190)
实践(9237)
(9237)
商业(8348)
现代(6970)
技术经济(6930)
图书(6896)
共检索到25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翔峰  荣晨  胡飞  
中美贸易摩擦是美国重新引导国际经济周期和重塑国际经济秩序的需要,为达到目的,贸易摩擦可能不断升级,需要防止由此可能引发的金融摩擦。本文对抛售美债来维护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安全的观点进行反驳,认为坚持金融开放以提高我国的全球金融资产配置能力,并不断优化对外金融资产结构,才是维护对外金融资产安全的根本考虑。一、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美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元龙  
维护对外资产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战略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而对外金融资产安全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维护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美国主权信用降级、债务危机的恶化是美国模式的必然结果,也是美国长期存在的政治经济问题不断恶化的结果,表明美国已开始进入由盛而衰的下行通道。然而,由于美国依然是全球实力最强的国家,尤其是创新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例如,美国首发专利在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建华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念及相关资产比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中第18条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贷款及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在新准则第34及35条中规定: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或者是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第16条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熊小敏  邱光明  
保护银行金融资产安全性的思考熊小敏,邱光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行股份制改革,这是我国解决长期以来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活力不足等问题的重大举措,但是随着企业股份制的试行,给基层行的信贷管理带来了不少难题。突出表现在:(一)企业告别"婆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元龙  
美国政治风险的提升、经济前景堪忧,以及对解决美债危机信心不足,是导致美国主权信用降级的重要原因。其实美国模式是导致美国债务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美元泛滥与滥用国家信用是美国模式的两大重要特征。美国债务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近期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巨额对外金融资产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进一步推高中国通胀、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因此,维护对外金融资产安全就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战略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元龙  
美国政治风险的提升、经济前景堪忧,以及对解决美债状况信心不足,是导致美国主权信用降级的重要原因。其实美国模式是导致美国债务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美元泛滥与滥用国家信用是美国模式的两大重要特征。美国债务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近期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巨额对外金融资产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进一步推高中国通胀、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因此,维护对外金融资产安全就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战略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成败,形也;安危,势也。"自2017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持续推进,部分金融机构激进扩张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某些单个风险点陆续被精准拆除,金融体系整体风险转向收敛。居安思危,面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察经济金融发展之"形",观安危之"势",金融领域仍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很难"曰安且治",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仍面临诸多挑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薇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的形势,要以深化改革为前提,审慎开放为基础,严格监管与政府干预为保证,确保国内金融安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孙磊  
金融是政府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而金融运行状态构成了政府的政治约束 ,在利益的驱使下政府成为了决定金融安全状态的主导因素之一。政府既影响金融生存的环境 ,又直接作用金融体系、参与金融活动。本文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政府影响和维护金融安全的主要路径和方式 ,认为我国政府行为导致了很多金融风险但又通过实质担保提供了安全屏障 ,其中中央政府是安全维护的主导者 ,目前制度变迁手段在安全维护方面的作用正不断增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彦勇  
新的《人行法》用“维护金融稳定”职能取代了原有的“金融监管职能”,明确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这是适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转换央行职责的重大举措。央行如何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地维护金融稳定,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课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来东  
本文介绍了信达、华融、东方和长城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背景、改革转型历程和混业经营的状况,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混业经营的利弊,从健全法律规范、完善监管体制和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等角度提出了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混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靳光玫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会计准则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规定的对比以及不同金融资产减值核算的差异比较,提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划分范围、减值判断标准和减值会计处理三方面的特殊性,以加深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问题的理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光协  阙方平  向圣俊  朱华  景宏  
国企在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问题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难题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支持企业改制与维护金融债权的统一性 ,并从经济学角度对企业改制逃废债行为进行了分析 ,认为逃废债是企业产权明晰化内在要求的必然体现 ,是企业权衡改制成本与收益后作出的一种利己选择 ,也是企业、银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多方博弈的结果。为此提出了实现二者兼容性的对策与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爱民   赵业翔  
基于价格冲击下银行网络的直接损失特征,本文建立了多轮资产抛售(MR-FS)模型,构建了可内嵌于理论模型中的系统性风险相关指标,分析了银行间直接关联传染和间接关联传染过程,探讨了“网络和机构”双视角下资产抛售全链条机制,进而对价格冲击下中国银行网络系统性金融风险微观生成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否显著积累的关键在于市场风险传染与资产抛售主体、个体抛售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小冲击下以小型银行系统去杠杆抛售为主的传染机制不会显著积累系统性风险;大冲击下以大、中型银行系统破产抛售为主的传染机制会跳跃式积累系统性风险。在传染风险来源方面,系统性脆弱集是外部风险的直接“放大器”,系统性传染集是抛售传染风险的主要风险来源。在风险影响因素方面,银行风险指标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力与价格冲击大小显著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脆弱性(包括杠杆水平和杠杆偏度)和规模集中度(包括资本的向上、向下集中度)。本文的研究为间接关联理论下系统性风险生成机制提供了中国视角下的经验证据,为监管部门开展异质性监管、识别抛售风险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