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230)
2022(1075)
2021(1003)
2020(968)
2019(2147)
2018(2250)
2017(4236)
2016(2586)
2015(2860)
2014(2974)
2013(2961)
2012(2864)
2011(2591)
2010(2916)
2009(3038)
2008(2963)
2007(2768)
2006(2722)
2005(2742)
2004(2403)
作者
(7145)
(5858)
(5754)
(5729)
(3784)
(2790)
(2715)
(2328)
(2268)
(2166)
(2093)
(2018)
(2008)
(1939)
(1938)
(1889)
(1823)
(1753)
(1712)
(1702)
(1646)
(1511)
(1508)
(1424)
(1398)
(1394)
(1369)
(1358)
(1234)
(1206)
学科
(8357)
经济(8338)
管理(6724)
(6302)
(5185)
企业(5185)
(3525)
中国(3067)
(3035)
(3013)
银行(3012)
(2822)
(2796)
方法(2613)
(2498)
金融(2498)
地方(2243)
教育(2230)
数学(2151)
制度(2091)
(2091)
数学方法(2088)
(2003)
农业(1955)
业经(1929)
(1897)
(1870)
贸易(1866)
(1826)
业务(1704)
机构
大学(34049)
学院(32845)
(13147)
中国(13003)
经济(12683)
管理(11915)
研究(11144)
(9128)
理学(9036)
理学院(8945)
银行(8829)
管理学(8804)
管理学院(8736)
(8546)
(8400)
(8012)
(7720)
中心(7369)
人民(6494)
(6371)
(6268)
财经(5986)
(5666)
科学(5547)
国人(5517)
中国人(5487)
中国人民(5409)
(5397)
(5274)
北京(5094)
基金
项目(16280)
研究(13316)
科学(12715)
基金(11636)
(9467)
国家(9344)
社会(8243)
科学基金(8064)
社会科(7781)
社会科学(7780)
教育(6721)
(6245)
成果(6013)
编号(5828)
基金项目(5565)
资助(5368)
(5276)
自然(4704)
自然科(4614)
自然科学(4613)
自然科学基金(4532)
课题(4323)
(3915)
(3871)
(3753)
重点(3592)
项目编号(3533)
教育部(3526)
人文(3424)
(3385)
期刊
(18298)
经济(18298)
研究(15065)
(12662)
金融(12662)
中国(9863)
(7145)
教育(6715)
(6148)
管理(4920)
学报(4130)
科学(3608)
图书(3523)
大学(3455)
财经(3233)
农村(3176)
(3176)
书馆(2973)
图书馆(2973)
学学(2859)
技术(2846)
理论(2823)
业经(2762)
(2702)
农业(2684)
实践(2655)
(2655)
问题(2431)
经济研究(2198)
(2150)
共检索到6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安义  
当前金融业“惜贷”现象思考魏安义当前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金融机构由于惧怕信贷风险,产生了“惜贷”的思想。其实金融机构自身要发展,实力要壮大,主要靠存、贷款业务的增长和存源、贷源的培养(所谓存源、贷源即存款和贷款的新增长源,下同)。存源、贷源的培养不仅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湃  
国有商业银行"惜贷"折射出信用环境不佳,信贷风险大和管理机制缺陷等问题。尽管有其经营行为理性的一面,但对银行自身和社会都是不经济的,尤其是央行刺激内需,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政策意图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解决"惜贷"问题的关键是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深层次改革的力度,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和企业征信系统,依法规范社会信用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珺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针对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惜贷”现象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指出“惜贷”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后 ,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日益增强 ,对贷款责任实施终身追究以及现阶段信用制度环境恶化。为了减少或消除“惜贷”现象 ,政府应致力于建设和保护信用环境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过程中 ,要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和措施 ,找好风险与效益的结合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建南  
根据博弈论的分析,我国目前信贷市场中的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可视为信号博弈。由于其分离均衡条件的破坏,造成银行对信贷信息的不完全;而随着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加强以及风险责任的落实,又使银行信贷人员的最优选择为不放款,最终导致“惜贷”现象产生。因此,解决“惜贷”问题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重新界定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三是银行自身要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找好风险与效益的切入点;四是放松人民币利率管制;五是加强全社会的信用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成学真  汪国平  
在一个银行经营活动厂商化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中银行“惜贷”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研究显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问题的有效手段在于改变中小民营企业贷款行为上的特征和银行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其他外部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明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通过银行贷款。但在我国,银行却存在着严重的针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现象。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全新观点分析发现期望值差异,证实偏差、框定偏差及羊群效应是造成银行存在“惜贷”现象的根本原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红  
银行惜贷是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存在的普遍问题,表现为一方面银行存在巨额存差资金,这部分资金沉淀在中央银行或运用于利率很低的国债上,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尽人意,宏观经济仍然紧缩;另一方面我国相当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求资金若渴”,却无法贷到款,对此现象人们不无忧虑。如何正确认识当前银行业的惜贷现象,对银行巨额存差资金如何加以引导使之能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中循环,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发挥应有效用,带动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海霞  
不良贷款数额巨大、占比高已成为困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从严防范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零不良率、不良贷款“问责制”以及信贷人员责任终身追究等严格的信贷约束政策, 使得经济活动中的“惜贷”现象成为信贷人员与银行信贷管理政策之间博弈的一种均衡结果。因此, 选择适度风险范围内的非零不良贷款率, 建立健全与约束机制相对等的正向激励机制应是国有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效益的客观政策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陶士贵  
日本金融业“惜贷”的起因、危害及启示陶士贵当前日本经济金融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便是金融机构“惜贷”成风。这造成许多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倒闭增加,金融运行不畅。日本经济界人士指出,当前金融机构“惜贷”是日本经济复苏、实行金融改革的最大障碍。这对我国金融业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飞琼  
本文运用信贷配给理论,建立新的分析框架,从单个银行的信贷配给过程入手,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寻找国家助学贷款银行惜贷的内在原因,提出破解惜贷的两条路径:一是以小银行为主体开展有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二是以高校为单位"打包"贷款,增大单笔额度,由大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志鲲  
本文建立并比较了四个分别强调不同因素的信贷市场模型 ,对现阶段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银行惜贷”现象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理论解释和征策含义分析。得出结论 ,只有将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行为与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相结合才能完全解释“银行惜贷”现象 ;而且 ,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惜贷”与信贷紧缩问题 ,并最终促进商业银行的融资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建宏  蒲云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有利于银行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本文分析了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惜贷”问题的必要性 ;利用证券化技术解决“惜贷”问题的可行性以及证券化解决银行“惜贷”问题的现实意义 ,并对证券化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1)培育贷款证券化市场的主要投资者 ;(2 )贷款证券化应根据不同投资者进行多品种设计 ;(3)在贷款、证券化实施过程中采用信用升级并以购买贷款保险为最佳方式 ;(4 )对贷款证券化过程进行创新 ,即先发行证券 ,再发放贷款 ;(5 )为保证投资者利益 ,对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相关的规范与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