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8)
- 2023(9478)
- 2022(7717)
- 2021(7211)
- 2020(5432)
- 2019(12542)
- 2018(12350)
- 2017(21078)
- 2016(12715)
- 2015(14388)
- 2014(14680)
- 2013(13913)
- 2012(13501)
- 2011(12742)
- 2010(13435)
- 2009(12161)
- 2008(11894)
- 2007(11184)
- 2006(10396)
- 2005(9703)
- 学科
- 济(50253)
- 经济(50189)
- 业(28291)
- 农(28050)
- 管理(24833)
- 中国(24232)
- 教育(20935)
- 地方(19625)
- 农业(18876)
- 企(15945)
- 企业(15945)
- 业经(15088)
- 发(13799)
- 制(11506)
- 发展(11367)
- 展(11240)
- 学(11188)
- 方法(10761)
- 理论(10495)
- 银(10363)
- 银行(10355)
- 行(10168)
- 地方经济(9916)
- 融(9910)
- 金融(9910)
- 数学(8873)
- 农业经济(8843)
- 数学方法(8702)
- 财(8596)
- 技术(8358)
- 机构
- 学院(173907)
- 大学(172218)
- 研究(68436)
- 济(64004)
- 经济(62003)
- 管理(55843)
- 中国(48327)
- 理学(45489)
- 理学院(44792)
- 管理学(43899)
- 管理学院(43528)
- 京(39919)
- 科学(39024)
- 范(36498)
- 师范(36282)
- 所(34491)
- 教育(33905)
- 农(31969)
- 江(31682)
- 中心(31263)
- 研究所(30616)
- 财(30546)
- 师范大学(29201)
- 北京(26883)
- 州(25690)
- 院(24112)
- 技术(23961)
- 农业(23382)
- 省(22877)
- 业大(22799)
- 基金
- 项目(102082)
- 研究(87364)
- 科学(81219)
- 基金(66813)
- 家(55963)
- 国家(55140)
- 社会(52753)
- 社会科(49298)
- 社会科学(49293)
- 教育(46958)
- 科学基金(46106)
- 省(44069)
- 编号(40446)
- 划(37657)
- 成果(36399)
- 基金项目(33690)
- 课题(32475)
- 发(29640)
- 年(27545)
- 资助(26431)
- 发展(24751)
- 自然(24597)
- 重点(24301)
- 展(24264)
- 规划(24211)
- 自然科(23948)
- 自然科学(23945)
- 自然科学基金(23461)
- 部(23243)
- 性(23046)
- 期刊
- 济(89964)
- 经济(89964)
- 研究(67327)
- 教育(58011)
- 中国(56132)
- 农(36389)
- 农业(23935)
- 学报(22750)
- 科学(22441)
- 融(21658)
- 金融(21658)
- 财(21507)
- 管理(20711)
- 技术(20356)
- 大学(19316)
- 业经(18579)
- 学学(16151)
- 职业(16034)
- 经济研究(12281)
- 问题(11464)
- 坛(11270)
- 论坛(11270)
- 图书(11020)
- 技术教育(10807)
- 职业技术(10807)
- 职业技术教育(10807)
- 财经(10777)
- 发(10636)
- 农业经济(10174)
- 业(10026)
共检索到306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俊才
城中村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城中村,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农村",是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村管理方式,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落。城中村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庄,且已经被城市包围;第二类是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第三类是处在城市中但有较多农用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成得礼
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城中村改造的理念和政策进行反思。基于对部分大中城市的城中村及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城中村在促进失地农民生计资产积累和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城中村改造必须坚持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不能破坏城中村原有的经济和社会运行机理,同时就如何推动城中村发展、进化直至蜕变为真正的城市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城中村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毅 张京祥 孙东琪 付清松
资本的不平衡发展是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经典代表,它不仅是马克思理论中用来解释资本创造利润本质的经典论述,更揭示了当代空间生产的源动力。选取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有产物城中村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本的不平衡发展视角结合其空间生产的历史过程,分析资本在其中通过对地理环境的不平衡选择、行政界限的突破和重新划定以及社会关系不平衡的塑造来维持其不间断的利润生产。由此得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资本不平衡发展所具有的两个特殊属性:一是大量而充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成为资本价值利润创造的优势;二是全球资本和行政制度的共同推动,愈发促进了资本利用城市内部经济形式的差异、社会劳动力结构的不平衡进行生产积累。资本积累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红萍 杨钢桥
城中村作为现有体制不健全条件下的独特产物,在城市化迅猛推进的今天涌现出众多问题。本文从现有城乡二元隔离的土地制度、户籍体制、行政区划管理体制、规划体制、利益机制5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出发,分析了城中村形成的机制,由此得出结论:城中村改造是一个综合性质的改造,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城中村 机制 城乡一体化 社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
“城中村”的农民分化是以职业分化为基础的。丧失土地将对农民产生一个推力,即使其职业类型由传统的农业推向非农产业;而城镇的“华灯效应”叉将对失地农民产生一个拉力,将其拉向城镇就业。在这个过程中,职业的分化将直接导致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但是,根据我们对陕西六个“城中村”的调查,农民职业的分化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农民除农业生产外没有一技之长。现阶段,“城中村”农民陷于“种田无地、就业无门”的尴尬境地。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网络,成为“城中村”农民的根本出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陈建成 肖永红
农业增长缓慢,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下,已成为当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都市农业是突破"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都市农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的快速发展为都市农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同时都市农业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要求,并肩负起改造的重任。虽然都市农业不是促进"城中村"改造的直接动因,但都市农业的发展也有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都市农业也给"城中村"的改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出路。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城中村” 改造 城市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坤
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从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普通的城中村发展成为如今以油画为主的文化产业基地。在这发展过程中,大芬油画村"特殊村民"——画工的居住成本不断攀升,对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深入访谈及调查问卷的方法从三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从大芬油画村"特殊村民"居住空间的生长发展过程,二是从大芬油画村"特殊村民"居住成本的对比分析,三是从影响大芬油画村"特殊居民"居住成本的三方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关系。最后基于居住成本变化的分析结果对大芬油画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乡二元化制度 利益博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林
城中村的形成既源于城乡差距导致的穷人进城,也植根于我国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传统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容易过于追求速度,见物不见人,耗资巨大,成为"绅士化运动"。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政府对庞大新移民住房保障仍有困难的情况下,应探讨城中村存续下的再生策略,通过借鉴"城市针灸法"来改善城中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原地再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津逵
空间上的“脏乱差”,不过是城中村冰山之一角。中国可能有一夜之城,却不可能有一天内完成的城市化。在城市化中还农民以发展的权力,他们自己就会因应市场,成为城市化中积极行动的主体。
关键词:
城中村 农民安置区 廉租屋区 土地发展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新海
“城中村”土地很值钱,“城中村”改造苦于没钱,打通两者间的鸿沟,关键在于注入经营理念,积极显化“城中村”土地资产,以规划引导这些土地得以高效合理利用,并使农民得以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