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9)
- 2023(8394)
- 2022(7305)
- 2021(6852)
- 2020(5478)
- 2019(12599)
- 2018(12769)
- 2017(24592)
- 2016(13785)
- 2015(15986)
- 2014(16432)
- 2013(16460)
- 2012(16094)
- 2011(14790)
- 2010(15438)
- 2009(14498)
- 2008(14575)
- 2007(13524)
- 2006(12675)
- 2005(12216)
- 学科
- 济(62574)
- 经济(62498)
- 管理(36859)
- 业(34767)
- 企(25305)
- 企业(25305)
- 中国(24272)
- 农(20024)
- 地方(19591)
- 方法(18107)
- 制(15312)
- 数学(15133)
- 业经(15126)
- 数学方法(14925)
- 财(14537)
- 银(14168)
- 银行(14155)
- 行(13720)
- 农业(13143)
- 融(12563)
- 金融(12562)
- 贸(12316)
- 贸易(12299)
- 易(11870)
- 发(11531)
- 学(10836)
- 地方经济(10789)
- 环境(10038)
- 体(9433)
- 理论(9414)
- 机构
- 学院(204069)
- 大学(200147)
- 济(84983)
- 经济(82850)
- 研究(74147)
- 管理(69787)
- 中国(60799)
- 理学(56122)
- 理学院(55399)
- 管理学(54488)
- 管理学院(54097)
- 京(45064)
- 财(44449)
- 科学(42390)
- 所(39068)
- 江(35651)
- 研究所(33887)
- 中心(33783)
- 财经(32587)
- 农(31239)
- 北京(30526)
- 范(30340)
- 师范(30096)
- 州(29443)
- 经(28986)
- 院(26355)
- 经济学(25599)
- 省(25085)
- 业大(24743)
- 农业(23622)
- 基金
- 项目(110560)
- 研究(89376)
- 科学(84559)
- 基金(73790)
- 家(61957)
- 国家(61285)
- 社会(53647)
- 科学基金(50619)
- 社会科(50617)
- 社会科学(50607)
- 省(45488)
- 教育(41533)
- 编号(39792)
- 基金项目(37890)
- 划(37245)
- 成果(35280)
- 资助(31221)
- 发(30358)
- 课题(29471)
- 自然(28363)
- 自然科(27550)
- 自然科学(27543)
- 自然科学基金(26982)
- 重点(25214)
- 发展(25198)
- 展(24753)
- 年(24673)
- 部(24145)
- 性(23750)
- 项目编号(23201)
- 期刊
- 济(115357)
- 经济(115357)
- 研究(74543)
- 中国(52244)
- 财(33967)
- 教育(32919)
- 农(31288)
- 管理(29670)
- 融(28005)
- 金融(28005)
- 学报(25709)
- 科学(24430)
- 农业(20911)
- 业经(20868)
- 技术(20212)
- 大学(19982)
- 学学(17963)
- 经济研究(17560)
- 财经(16371)
- 问题(15774)
- 经(14221)
- 贸(13019)
- 图书(12770)
- 国际(11341)
- 坛(10943)
- 论坛(10943)
- 理论(10939)
- 商业(10786)
- 技术经济(10355)
- 现代(10107)
共检索到355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为9%-9.5%,实际增长率应保持在8%左右。为了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提高消费率的重点是调节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关系,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待遇。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增加资源供给的同时,必须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产业升级,必须加快发展战略性产业。战略性产业选择的目标是培育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装备转移到现代化的基础上来。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制造业是一项不可懈怠的战略性任务。要防止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来源的“空心化”。由于市场竞争,生产集中化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源短缺 战略性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刚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软科学"十五"期间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论述了我国软科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一五"我国软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路及趋势。
关键词:
软科学 思路 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启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正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仁龙 潘艺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蓬勃、健康发展的轨道。1998年高校开始扩招至今,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方面,还是在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上,高等教育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的发展速度更快一点,基本上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当前,正值总结“十五”、规划“十一五”的关键时刻,分析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定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制订“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望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祝九胜
风险投资在上个世纪中叶起源于美国,其早期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已经在民间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基本完成了半导体技术的产业化。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与人才、适应高速发展的科技创新融资需要的发达的资本市场,是美国式风险投资逐渐成为国际社会规范化主流制度的基础。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有关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丽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环境在一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促进金融业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产业发展、金融行业空间布局和政府推动三个角度具体分析了优化金融环境的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平 何伟刚
“十一五”时期广东金融改革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面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新转变和国内金融改革的新趋向,“十一五”期间广东金融业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全面改进区域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要抓住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机遇,加快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在新一轮金融改革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要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新的不确定因素,着力构建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皖苏 连瑞瑞 严鸿和
随着国家对汽车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重视,一直坚持自主发展的安徽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安徽要从汽车工业大省迈向汽车工业强省,仍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考验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制约。本文通过对安徽汽车工业的现状及特点、面临的发展环境及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十一五”时期安徽省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汽车工业 自主品牌 自主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举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得到长足发展一是贸易规模迅速攀升,登上一个新台阶。"十五"末期,我国外贸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迅速增加到2万亿美元以上。仅用4年时间,外贸总额翻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宜勇 顾严 李宏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基于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客观决定的,是上海全力实施"服务全国"战略的坚实基础,也是上海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对上海具有特殊的内涵,欲充分认识这一内涵,必须深刻把握上海如何更好地为全国服务,服务什么,为什么目的服务,以及深刻把握如何通过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服务全国过程中实现上海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十一五”时期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将逐步凸现上海城市新的功能特征、充分明确上海发展的长期方向、初步形成内外互动循环的经济结构,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框架体系。因此,以什么主线来统领上海“十一五”时期的各方面发展,既是重中之重,但又应慎之又慎。综合考虑各方面环境、条件和要求,上海在“十一五”时期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发展主线是比较合理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汉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