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6)
2023(4201)
2022(3609)
2021(3484)
2020(2869)
2019(6466)
2018(6295)
2017(12884)
2016(7032)
2015(7629)
2014(7587)
2013(7333)
2012(7125)
2011(6360)
2010(6748)
2009(6313)
2008(6483)
2007(5937)
2006(5617)
2005(5258)
作者
(19185)
(15832)
(15608)
(15338)
(10608)
(7563)
(7189)
(6080)
(6070)
(5885)
(5376)
(5372)
(5285)
(5227)
(5083)
(4929)
(4817)
(4786)
(4720)
(4501)
(4041)
(3889)
(3839)
(3756)
(3656)
(3655)
(3552)
(3534)
(3184)
(3090)
学科
(26188)
经济(26151)
管理(24829)
(24712)
(21657)
企业(21657)
(12835)
方法(11113)
数学(10041)
数学方法(9889)
(9055)
财务(9039)
财务管理(9026)
企业财务(8781)
(8080)
(7973)
(7769)
中国(6941)
业经(5541)
(5538)
银行(5537)
及其(5372)
政策(5252)
(5241)
贸易(5238)
(5227)
(5135)
(5133)
(5128)
(5037)
机构
学院(99219)
大学(97406)
(43712)
经济(42742)
管理(39306)
研究(33622)
理学(32808)
理学院(32524)
管理学(32067)
管理学院(31867)
中国(28625)
(26519)
(20038)
财经(19257)
科学(17444)
(17439)
(16950)
(16396)
中心(15656)
研究所(14508)
财经大学(14224)
(13328)
北京(13280)
(12830)
经济学(12812)
(12031)
(11717)
(11575)
(11545)
金融(11512)
基金
项目(56560)
科学(45548)
研究(44109)
基金(41884)
(34989)
国家(34677)
科学基金(30596)
社会(27850)
社会科(26525)
社会科学(26518)
(21121)
基金项目(20967)
教育(20523)
自然(19589)
自然科(19136)
自然科学(19131)
自然科学基金(18824)
编号(18549)
资助(18457)
(17959)
成果(16329)
(13422)
课题(12878)
(12573)
重点(12349)
教育部(11872)
(11854)
(11739)
人文(11689)
项目编号(11673)
期刊
(52131)
经济(52131)
研究(35235)
(22253)
中国(20402)
(17964)
金融(17964)
管理(15942)
(12239)
教育(10746)
科学(10719)
学报(10601)
财经(10137)
大学(8687)
(8552)
经济研究(8341)
业经(8165)
学学(8104)
技术(7929)
农业(7827)
问题(6361)
(6258)
国际(5490)
理论(5484)
财会(5298)
(5106)
会计(5069)
现代(4875)
实践(4864)
(4864)
共检索到164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立军  曾德明  
1999年以来 ,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都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的实施。本文分别从“债转股”的主要目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和“债转股”的终极目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当从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上来看待、认识、债转股”的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在全  
新一轮债转股的主要方向是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方式、提高供给质量,因而具有市场化、法制化的新特点。从实际推进情况看,本轮债转股在"募投管退"四方面存在障碍。对此,应从制度上、法律上约束和规范参与各方的行为,通过多种创新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利用金融科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推进债转股顺利实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晏艳梅  
本文讨论了由于债转股假定前提中的不合理性而可能引发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债转股所要求的市场环境及我国在各个环节上的现状和所存在的差距。在分析债转股设计思路的基础上 ,提出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应该是在谨慎操作的原则下 ,将重点放在对债转股的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重组上 ,这样 ,才能使银行的不良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得以消化 ,同时杜绝新的不良债权之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在众多金融热点问题之中,债转股近来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应大家的要求,我介绍一些情况和需要研究的专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国有企业对于债转股的反应相当热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试点完成几个债转股的项目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访。但是从目前社会上对于债转股的一般认识来看,普遍存在着概念上和认识上的模糊和误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志超  
一、我国政策性债转股的 实施效果分析 1.关于债转股企业扭亏为盈的目标问题。 据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截止2002年底307家债转股(未含中石化、中石油、中铝,占债转股企业的80%)资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云龙  
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的一项重要政策,债转股有利于降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该政策从出台到具体运作,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政策法律问题。本文分析了债转股企业选择和运作方面存在的政策法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玉明  
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已近四年。本文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尽管“债转股”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一定的政策效果。但是 ,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债务问题。应该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观点 ,制定与“债转股”政策相配套的各项改革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兵  
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良债务越来越多。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将导致企业破产 ,也会将银行拖垮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 ,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此为契机 ,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使企业的产权明晰 ,将企业推向市场 ,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小蕾  
关于如何化解已经占GDP160%的国内的企业债务风险有很多建议,但主流意见是"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万亿元规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筹备工作已经启动。"债转股"应该也是老调重弹,方案制定只是时间问题。本文不想着墨这些被广为聚焦的方面。笔者认为更应该关注被忽略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有昌  赵晓  
国有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的根源在于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简单的债转股虽然可以在缓解通货紧缩压力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将使国有企业不健全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只有将债转股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结合起来 ,才能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 ,避免其消极影响 ,并且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因此债转股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和民营化 ,而不是让国有企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