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0)
2023(11552)
2022(10145)
2021(9972)
2020(8168)
2019(19507)
2018(20064)
2017(37005)
2016(21246)
2015(23974)
2014(24418)
2013(23026)
2012(20923)
2011(18699)
2010(18812)
2009(16724)
2008(15977)
2007(13574)
2006(12101)
2005(10541)
作者
(55908)
(46118)
(45725)
(43889)
(29406)
(22190)
(21067)
(18055)
(17839)
(16458)
(16060)
(15260)
(14545)
(14528)
(14248)
(14031)
(13909)
(13666)
(13219)
(13010)
(11455)
(11443)
(10920)
(10578)
(10390)
(10388)
(10243)
(10206)
(9148)
(9111)
学科
(71344)
经济(71256)
管理(52634)
(48106)
(40265)
企业(40265)
方法(32298)
数学(27878)
数学方法(27526)
中国(25523)
教育(22961)
(20341)
(17888)
(17537)
业经(16654)
理论(16479)
地方(16323)
(15050)
农业(13476)
技术(12454)
(12012)
教学(11555)
(11464)
贸易(11458)
(11064)
环境(11038)
(11029)
(10304)
(10266)
财务(10245)
机构
大学(279754)
学院(275053)
管理(106622)
(98667)
经济(96093)
研究(93985)
理学(92579)
理学院(91435)
管理学(89804)
管理学院(89277)
中国(64073)
(61908)
科学(58558)
(47160)
师范(46877)
(46419)
(46175)
研究所(42464)
中心(41545)
(40788)
北京(40051)
(39955)
业大(39654)
教育(38582)
师范大学(38469)
财经(36548)
(34335)
(33271)
(33217)
技术(32889)
基金
项目(189342)
科学(149390)
研究(147124)
基金(132848)
(113935)
国家(112803)
科学基金(96756)
社会(88048)
社会科(82923)
社会科学(82901)
(75338)
教育(74067)
基金项目(71469)
(64975)
编号(63975)
自然(62077)
自然科(60559)
自然科学(60546)
自然科学基金(59416)
成果(54164)
资助(53599)
课题(46145)
重点(42831)
(42811)
(40834)
(39521)
项目编号(38962)
(37986)
教育部(37377)
规划(36675)
期刊
(108671)
经济(108671)
研究(90824)
教育(64819)
中国(61586)
学报(40186)
科学(37693)
管理(37488)
(35713)
(33906)
大学(31490)
技术(27747)
学学(27681)
农业(25162)
(19667)
金融(19667)
业经(17838)
图书(16926)
财经(16775)
职业(16251)
经济研究(16143)
(14238)
问题(14089)
理论(13536)
(13491)
科技(12845)
(12718)
论坛(12718)
(12639)
实践(12635)
共检索到408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凤秋  周德富  
在市场需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是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包含三个层次,即一次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及就业迁移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应以"职业本位"为基础,保障一次性就业能力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目标;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将创业能力纳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估指标,拓展高等教育内涵;以"素质本位"为核心,将就业迁移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素质"社会人"的培养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它既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果,更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必要结果,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教育部在总结各校实践经验基础上出台了《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教高[2004]1号),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因势利导,适时出台了鼓励建立以高职院校为龙头的中高职一体、产学研一体化的职教集团的政策措施,这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和良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将为更深层次上推进机制建设和体制创新,结合浙江金融职业教育集团和浙江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2009年底,教育部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意向,引发了学术界内外的热烈讨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该如何应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以什么为起点,步骤有哪些?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困境,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绝大多数的大众型高校该如何调整其战略取向才能摆脱困境,求得发展?在适应社会需求上,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应如何改革?在社会需求中个人需求应占据何种位置,如何考虑个人需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导向作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组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分别展开探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明  
2009年底,教育部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意向,引发了学术界内外的热烈讨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该如何应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以什么为起点,步骤有哪些?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困境,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绝大多数的大众型高校该如何调整其战略取向才能摆脱困境,求得发展?在适应社会需求上,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应如何改革?在社会需求中个人需求应占据何种位置,如何考虑个人需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导向作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组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分别展开探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雪春  胡放之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46.2%,是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从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6月20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仅为50%左右,也就是说仍然有近百万大学生落实不了工作岗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淑娟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目前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社会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增长不同步,加之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结合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迪  陈光军  张金波  郑岩  
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目前全国各高校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力关系的分析,提出通过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建设等方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亮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是就业。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内涵不是单一的。就业不仅要有数量要求,而且必须有质量保证,高质量的就业为更多的工人、农民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就业为导向的新视野,就是对职业教育开展广泛而深层次的研究,通过法律、法规的保障,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开创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光  黄凤文  
"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取向,在指导实践教学过程中,已凸显其重要作用;但同时在个别地区、个别领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秋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题观察报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一书从实际问题出发,以专题形式展开探讨,针对性强,不仅构建了清晰的理论框架,还着眼于现实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全面剖析问题的核心要点。该书特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容完整,脉络清晰。该书在牢牢把握研究对象核心本质的基础上开
关键词: 观察报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焕  
为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于去年赴日本,对其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归纳为高层次化、个性化、多样化、柔性化、国际化等五个方面作如下阐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国际的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活动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为实现改革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应答与深化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天野郁夫  
本文结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日本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