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9)
2023(6665)
2022(5487)
2021(5315)
2020(4305)
2019(9502)
2018(9522)
2017(15621)
2016(9488)
2015(10462)
2014(10073)
2013(8965)
2012(8358)
2011(7616)
2010(8250)
2009(7443)
2008(7235)
2007(6905)
2006(6278)
2005(5849)
作者
(22840)
(18892)
(18856)
(18053)
(12063)
(9132)
(8539)
(7363)
(7155)
(6969)
(6412)
(6288)
(6144)
(6139)
(6051)
(5713)
(5660)
(5656)
(5523)
(5495)
(5007)
(4722)
(4661)
(4457)
(4436)
(4359)
(4230)
(4185)
(3945)
(3753)
学科
管理(28416)
(27244)
(24653)
企业(24653)
(22988)
经济(22960)
教育(20816)
技术(15695)
中国(15398)
技术管理(11332)
理论(9824)
教学(7780)
(7592)
业经(7530)
(7241)
(7165)
(6924)
方法(6852)
(5879)
银行(5870)
(5669)
地方(5556)
(5555)
(5039)
农业(5029)
研究(5022)
数学(4872)
发展(4869)
(4775)
金融(4775)
机构
大学(119529)
学院(115203)
研究(42032)
管理(40634)
(38998)
经济(37850)
理学(34018)
理学院(33574)
管理学(32975)
管理学院(32701)
教育(29796)
(26793)
中国(26548)
(26087)
师范(25967)
科学(23126)
(21742)
师范大学(21239)
(20240)
(19708)
中心(19186)
北京(17969)
研究所(17549)
技术(17251)
(16922)
职业(16084)
(15175)
财经(14904)
(13780)
(13378)
基金
项目(70961)
研究(61980)
科学(58750)
基金(47080)
(39621)
国家(39073)
社会(37494)
教育(36952)
社会科(35229)
社会科学(35224)
科学基金(33934)
(31075)
(27505)
编号(27178)
成果(25371)
基金项目(23726)
课题(23180)
(21673)
(19681)
自然(19058)
创新(19001)
自然科(18717)
自然科学(18714)
自然科学基金(18423)
规划(18081)
重点(17520)
资助(17290)
(16947)
(16921)
项目编号(16887)
期刊
教育(53327)
研究(48704)
(47236)
经济(47236)
中国(39310)
管理(18811)
(16128)
技术(15729)
科学(13463)
学报(13401)
职业(13181)
(12742)
大学(11904)
(11297)
金融(11297)
(9095)
论坛(9095)
学学(8956)
技术教育(8419)
职业技术(8419)
职业技术教育(8419)
农业(8246)
科技(8004)
业经(7725)
图书(7705)
财经(7469)
高等(7041)
经济研究(6845)
(6622)
(6540)
共检索到199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姬  
基础道德教育是培养亲社会成员必备的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形成亲社会成员的基础道德品质,必须正确处理对事、对人、对自己与对自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敬业、乐群、进取与环保的积极态度。本文从基础道德品质及基础道德教育的依据、基础道德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诸方面对"人本特教"中德育如何创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春景  刘英  
"人本特教"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其观点既有牢固的中国教育思想基础,又是西方教育平等思想的体现;"人本特教"概念的提出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占魁  
不论是将道德的核心建基于"利益平等"抑或"公平",都始终是在群体伦理规范的意义上谈论个体道德价值,这只能将个体内在道德尺度引向道德之外的"利益比较"的物质层面,而不能有效逼近人们心中的价值核心——爱或美善。个体的道德实践不是对群体伦理规范本身的刻意满足,也不是为了寻求个体之间的"利益平等"抑或"公平",而是出于保持自身行为美善的精神需求。爱或美善是一切道德实践得以可能和一切道德规范得以生成的价值前提,道德实践是一种建立在道德自足(自爱)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道德教育的价值使命在于使人养成对其内在固有的美善法则的价值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对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新性教学。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以教材为本,创新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规范化为本,完善教学环节;以和谐为本,营造具有知识魅力、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科学评价为本,改进考试方法。通过创新性教学,才能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宇  胡承建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是核心动力。当前,我国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对创新规律的认识显示:高度重视基础科研投入,确保资金来源长期稳定,支持促进知识型企业发展,不断畅通产学研转换通道,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之有效解决策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评价体系,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最终推动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武红军  吴惠祥  唐忠辉  李强  
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权利体系应当包括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受教育评价权。以此权利体系为视角,分析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法律保障的现状,可以发现当前存在对残疾人高等教育不重视、保障不全面、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健全和保障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权利体系,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予以完善,这是落实"人本特教"科学发展观,也是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霞  陈一君  秦萍  张梨平  
高校教育创新其核心要素是人,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而学校是传播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综观当前高校的发展全局,必须紧紧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契机,把教育创新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怎样在高校大力倡导并实践创新教育已成为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文章从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评价机制创新以及营造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等七个方面分析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迪冲  
从分析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出发,探讨了研究生思想道德存在的"知行不一"现象及其可能原因,最后提出了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的建议措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燕祥  
论文对作为人本教育的技能范式、文化范式、市场范式和未来范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内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就这四种范式对学校创新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作者自己三方面的建议,即学校内部人本教育的检讨、人本教育的革新和教学法的革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夏敏  
本文通过由无锡技师学院近年来率先开展的德育创新实践做法、成效和经验,引发笔者对全市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思考,来探讨全市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以达到全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目的,促进技工教育健康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本文在参阅有关课程价值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从社会发展、知识进步、人的实现三个维度找到现时代社会领域、知识领域、主体领域的共同特质——“创新”需求,进而推演出创新是当代课程的价值基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晶妹  冉辰阳  
近年来信用发展规划的相继出台与社会违信行为的层出不穷形成了鲜明对比。信用评估走到了自己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沿着传统路径向更先进的方法、模型和评价技术演化,还是进行一次涉及到评价理念与灵魂的颠覆性变革?文章将尝试给出答案。作者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考察了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将诚信度和道德因素纳入其中,以增强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加入道德因素的新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信用评估的社会影响力,督促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信用分数,优化社会信用体系,重建中国社会的信任文化和道德体系。同时,对于个人诚信行为、社会信用体系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孟万金  
通过文献分析,将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确定为可信任、尊重、责任感、公正、关心、公民义务六个维度。以852名中学生为被试,通过两次取样测试,编制了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通过对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的检验,表明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是研究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余瑾  周先进  
校园文化环境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校园文化三个要素,大学生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到文化运行中来,接受教育者的教化,迎接校园文化的洗礼,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以三要素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同化功能、情感功能和娱乐功能,探讨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及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