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9)
2023(4728)
2022(3919)
2021(3598)
2020(2895)
2019(6653)
2018(6414)
2017(12634)
2016(7165)
2015(7832)
2014(7906)
2013(7880)
2012(7428)
2011(6815)
2010(6980)
2009(6457)
2008(6412)
2007(5822)
2006(5322)
2005(4938)
作者
(19558)
(16333)
(16281)
(15677)
(10701)
(7787)
(7392)
(6295)
(6268)
(6203)
(5602)
(5469)
(5361)
(5359)
(5331)
(5075)
(4940)
(4844)
(4817)
(4798)
(4098)
(4082)
(4009)
(3825)
(3770)
(3739)
(3720)
(3658)
(3403)
(3302)
学科
(26492)
经济(26456)
(21675)
管理(20813)
(15809)
企业(15809)
(12730)
(11395)
方法(9994)
收入(8947)
数学(8775)
数学方法(8605)
中国(8557)
农业(7864)
(7633)
(6422)
业经(6131)
(5957)
贸易(5955)
(5828)
(5750)
及其(5576)
税收(5568)
地方(5441)
(5436)
(5366)
银行(5365)
政策(5283)
(5166)
(5100)
机构
学院(100324)
大学(98520)
(44737)
经济(43779)
管理(37564)
研究(35972)
理学(31732)
理学院(31398)
管理学(30925)
管理学院(30723)
中国(27934)
(23585)
(20364)
科学(19942)
(18230)
财经(17388)
(16703)
(16665)
中心(16396)
研究所(16113)
(15800)
经济学(13964)
(13442)
师范(13353)
北京(13070)
农业(12924)
(12893)
业大(12794)
财经大学(12683)
(12578)
基金
项目(61501)
科学(48790)
研究(47703)
基金(44573)
(38245)
国家(37864)
科学基金(32187)
社会(30418)
社会科(28826)
社会科学(28823)
(23386)
基金项目(21996)
教育(21748)
(20068)
编号(19885)
自然(19524)
资助(19079)
自然科(19058)
自然科学(19051)
自然科学基金(18719)
成果(17784)
课题(14274)
(14121)
重点(13721)
(13638)
(13250)
(12622)
国家社会(12551)
(12509)
教育部(12200)
期刊
(52898)
经济(52898)
研究(33964)
中国(21181)
(18011)
(15837)
管理(14437)
学报(13002)
(12922)
金融(12922)
科学(12474)
教育(12463)
农业(10756)
大学(10164)
学学(9509)
经济研究(8786)
财经(8653)
技术(8644)
业经(8604)
(7450)
问题(6703)
(6418)
国际(5466)
(5241)
理论(4844)
技术经济(4834)
现代(4754)
统计(4708)
(4706)
世界(4701)
共检索到161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东婉  刘明国  
我们应该警惕经济殖民地化、过度城市化、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小政府化)的"拉美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跨国垄断资本用来误导、恐吓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个臆造的概念。中国必须将国家经济治理的目标切实转向可持续的强国生民上来,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能将中国从"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强国生民,应该是新时代国家经济治理的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泾源  
中国已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困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也逐渐凸显。通过深入分析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普遍现象与中国当前出现的一些特殊表象,探究各国不同的发展类型与体制特征,借鉴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唯有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改善制度供求关系和供给质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地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目前,受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借鉴日、韩、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我国应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做好准备。一、面临的挑战(一)科技创新投入和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严重制约。201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000美元,不仅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在3000—10000美元之间),而且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潮。但在这一关键时期,遇到了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阻碍和困扰。本文从经济大循环理论出发,提出了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以持续扩大的内需来弥补外需不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岩  
中国2008年人均GDP为3315美元,进入了中下收入国家的上限,这一阶段规模性收益仍处在递增阶段。但这一时期已经处于发展与转型的时期,利用高增长的机会加快增长机制的转变,才可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否则有可能陷入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停滞阶段。本文将从世界各国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如何吸收国际发展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突破正在面对的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巨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成功迈入高收入的发达国家,还是收入徘徊不前的中等收入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们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都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路径,将为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顺利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少国  潘恩阳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巩固和扩大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调结构促转型成果,坚持高端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推进产业深度调整和优化升级,巩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格局,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积极推进各次产业融合互促,提高协同发展能力。推动都市型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强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化互促融合水平。一方面要强化技术、金融、信息和市场服务,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中国以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统计意义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困难,但为何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会成为一种现实的担忧?原因在于:(1)"中等收入陷阱"并非统计意义上的问题,而具有深刻的本质内涵;(2)中国目前在体制改革、结构转变以及发展方式转型方面,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堪忧。本文试图在"中等收入陷阱"本质的因果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出这个问题的分析框架,并将中国现实与之进行比对,最后系统性地提出中国的应对之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旭华  
文章对一国经济发展滞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进行梳理归纳,认为其成因主要可分为生产率下滑假说、增长转型失败假说及收入分配状况恶化假说。在理论假设基础上,对部分成功跨越与未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发现在生产率差异、收入分配差距差异、产业结构转型差异及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等维度,两类国家均呈现出明显不同。文章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人均国民收入超4000美元的中高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长也面临成本上升、收入分配差距恶化及转型困难等增长减速风险,并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纲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竞争力下降。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不等于必然丧失竞争力,如果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就不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丧失竞争力,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福利陷阱,是工资、福利的提高快于生产力的提高,拉美和欧洲的问题也都缘于此。中等收入阶段不应推行高福利,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还得过低收入国家的苦日子。我国的特殊问题在于非城市化陷阱,即农民工不能城市化、人不能城市化的陷阱。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保持几十年正常的高增长,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以宁  
中等收入陷阱包含了三个陷阱:发展的制度陷阱,要靠改革来避免;社会危机陷阱,要靠缩小城乡与地区收入差距和社会管理创新来避免;技术陷阱,要靠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创新来解决。中国完全可以绕开或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技术模仿带来的问题。要让模仿切实起到技术进步的助推剂和实现后发优势的作用,就要注意如何避免因模仿而出现的制度陷阱,因此需要一个能摆脱局部利益束缚又必须廉洁有效的政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刚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每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的主要障碍。中国于2009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世界权威机构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与判断,得出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较小的结论。中国要想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选择走包容性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长  
刘伟同志在《经济发展目标的结构解释》(下称刘文,见《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一文中认为,只有结构转换进展度才真正表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质的进展程度;只有在结构高度逐渐提高,并且是在结构效益扩张和结构高度化进展的基础上,总量目标的实现才真正可能且有效。对此看法,我表示赞同。事实上,经济发展过程的总量增长与结构质量的提高是互相关联的。 但刘文接下去所作的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三大产业结构对应关系的比较及进而得出的推论,却存在有待商榷之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华  明星  
本文在简要分析"中等收入陷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广大农民增收面临的巨大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