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5)
- 2023(6397)
- 2022(5500)
- 2021(4951)
- 2020(4346)
- 2019(9896)
- 2018(9771)
- 2017(18343)
- 2016(9969)
- 2015(10992)
- 2014(10911)
- 2013(10671)
- 2012(9825)
- 2011(8960)
- 2010(9411)
- 2009(9187)
- 2008(9106)
- 2007(8415)
- 2006(7758)
- 2005(7515)
- 学科
- 济(37859)
- 经济(37777)
- 管理(35036)
- 业(29296)
- 企(25953)
- 企业(25953)
- 制(14314)
- 财(13595)
- 方法(12482)
- 中国(11374)
- 数学(10179)
- 农(10016)
- 数学方法(9952)
- 体(9675)
- 业经(9493)
- 银(8326)
- 银行(8318)
- 体制(8131)
- 行(7964)
- 务(7825)
- 学(7805)
- 财务(7792)
- 财务管理(7770)
- 融(7494)
- 金融(7492)
- 企业财务(7384)
- 地方(6988)
- 贸(6734)
- 贸易(6728)
- 理论(6676)
- 机构
- 大学(141036)
- 学院(137934)
- 济(57955)
- 经济(56616)
- 管理(51467)
- 研究(48092)
- 理学(42887)
- 理学院(42392)
- 管理学(41664)
- 管理学院(41366)
- 中国(38804)
- 财(32756)
- 京(30250)
- 科学(26086)
- 财经(24143)
- 江(24090)
- 所(23553)
- 中心(22651)
- 经(21694)
- 研究所(20554)
- 农(19645)
- 北京(19324)
- 州(18332)
- 范(18172)
- 经济学(18154)
- 师范(18012)
- 财经大学(17721)
- 院(17684)
- 业大(17179)
- 省(16588)
- 基金
- 项目(85628)
- 科学(68236)
- 研究(65215)
- 基金(63152)
- 家(54147)
- 国家(53690)
- 科学基金(46421)
- 社会(42932)
- 社会科(40676)
- 社会科学(40669)
- 省(32425)
- 基金项目(32368)
- 教育(30783)
- 自然(28342)
- 自然科(27689)
- 自然科学(27681)
- 划(27321)
- 自然科学基金(27195)
- 编号(25933)
- 资助(25640)
- 成果(23459)
- 制(22335)
- 部(19779)
- 重点(19588)
- 课题(19050)
- 国家社会(18152)
- 创(17736)
- 发(17650)
- 性(17649)
- 教育部(17576)
共检索到232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龚和艳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基本维持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作出了部分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又称终局裁决)的新规定,旨在使部分常见的劳动争议案件在劳动仲裁阶段得以终结,避免案件久拖不决。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执行中,一裁终局制度依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我们对制度加以完善:扩大终局裁决案件的覆盖面;统一裁审之间对终局裁决的理解与适用;完善现有仲裁监督制度。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 一裁终局 仲裁程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制度实施效果评估课题组 曹可安 孙瑜香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下文简称"调解仲裁法")为了解决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周期长的问题,创设了部分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制度(下文简称"一裁终局")。该制度实施6年以来,褒贬不一。为此,劳动科学研究所成立"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制度实施效果评估"课题组,从制度实施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少波
我国《调解仲裁法》自规定一裁终局制度以来,在理论和实务界都出现了极大的争议。各地以及中央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同的执行标准。本文分析了一裁终局制度在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境;基于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法宗旨以及维护法治的统一性,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雅丽
通过对有限责任制度缺陷的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于设置合理的制度。由无限责任制度变迁为有限责任制度,是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取代原有制度或对一种更有效制度的生产过程,是制度主体解决制度短缺,从而扩大制度供给以获得潜在收益的行为。
关键词:
有限责任 制度 运行 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智华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养老保险立法取得了飞跃的进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显著性进步。其一,扩大了养老保险的范围,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劳动者都必须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二,拓宽了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由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共同承担。我国的养老保险金制度将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鼓励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昌盛
近年来,国内对事先裁定制度的关注越来越多。事先裁定制度作为税法中裁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解决税法不确定性问题、保护纳税人权益上被寄予了厚望。然而,事先裁定制度的入法仍然面临很多困境。主要有:事先裁定制度对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事先裁定制度在各国的实践表明其在解决税法不确定性问题上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事先裁定制度定位错误,异化为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工具,忽视了其反避税管理的制度属性。在缺乏全面而理性的分析的情况下,需冷静探讨事先裁定入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砚祥
在政府部门的强制推行下,监理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总结和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强制监理制度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影响到了监理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此,有必要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取消强制监理制度。
关键词:
强制监理 监理行业 工程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八军
建设高等教育学一级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现行的学科制度。将体育学、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从教育学学科门类中分离出来,再按照不同的教育活动领域设置相应的行业性学科,就可以实现高等教育学从二级学科发展到一级学科。从我国学科制度的变革趋势、矛盾冲突以及国(境)外学科设置制度的现状来看,以这种思路来实现"高等教育学"再学科化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制度 一级学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丽颖
从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分析,只有从拓展税基入手,构建“一体化”所得课税体系,对个人所得课税进行重新设计,才能使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走出困境,充分发挥税收调控功能。一、所得的界定从量能纳税的公平角度出发,所得应包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艳
当前,对学科馆员制度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分歧,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必要。文章对现有几种“学科馆员制度”定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学科馆员制度的真正涵义和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并论述了学科馆员制度与学科馆员工作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制度 大学图书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虹 胡晓红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保护环境的方式,即在保持一定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确立排污权,允许各个排污单位的排污权像商品那样买卖。针对西部污染等环境问题,本文阐述了西部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构想,提出了良好的制度才能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鼓励公众参与,在排污权初始分配中借鉴期权理论,环境政策的整体策动效应是完善此制度的有效措施等观点。
关键词:
西部污染 排污权交易制度 必要性 构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志宏 多淑杰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目前的一个主要任务。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与董事会是否具有独立地位 ,是否能真正代表全体股东利益有关 ,独立董事制度能够较好地达到这一目标。因此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要制定独立董事相关法律制度 ,明确独立董事选聘程序等。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公司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海啸 常丽霞
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保护效果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没能立足于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而正确的分析耕地保护的影响因子,片面强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结果导致对区域发展需求权的剥夺,同时由于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分,区域间存在着严重的耕地保护收益外部性现象;〔1〕二是由于耕地保护补偿主客体责权关系没有严格的立足点,导致主客体权责关系不明晰,补偿范围无法确定,以及补偿方式的选择不科学;三是由于耕地保护补偿不是立足于平衡耕地农用与非农化经济利益,促使补偿脱离了市场化机制,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并严重束缚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本文在分析我国耕地保护效果不...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农业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兵权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这两种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两种分配制度的结合能否在实践中得以贯彻?本文将从这二方面进行剖析。 一、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设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雇佣劳动彻底消亡的社会,是商品、货币、价值逐渐走向消亡的社会。按劳分配经过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发展与实践,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并存,商品、货币关系长期存在和市场体制的建立,使得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发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健 丁秀涛
从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制度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制度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