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
- 2023(1729)
- 2022(1487)
- 2021(1419)
- 2020(1322)
- 2019(2963)
- 2018(3021)
- 2017(5765)
- 2016(3408)
- 2015(3409)
- 2014(3410)
- 2013(3323)
- 2012(3140)
- 2011(2597)
- 2010(2650)
- 2009(2453)
- 2008(2400)
- 2007(2123)
- 2006(1835)
- 2005(1703)
- 学科
- 济(11952)
- 经济(11949)
- 业(8669)
- 企(7693)
- 企业(7693)
- 管理(7298)
- 方法(5400)
- 数学(4851)
- 结构(4821)
- 数学方法(4817)
- 学(4276)
- 财(3840)
- 产业(3764)
- 制(3245)
- 中国(3224)
- 产业结构(2904)
- 体(2751)
- 农(2684)
- 务(2594)
- 财务(2594)
- 财务管理(2590)
- 企业财务(2522)
- 体制(2494)
- 地方(2471)
- 业经(2420)
- 银(2046)
- 融(2040)
- 金融(2037)
- 银行(2025)
- 贸(2023)
- 机构
- 学院(45587)
- 大学(45423)
- 研究(17775)
- 济(17448)
- 经济(17142)
- 管理(14200)
- 科学(13237)
- 农(12995)
- 理学(12672)
- 理学院(12472)
- 中国(12227)
- 管理学(12146)
- 管理学院(12067)
- 农业(10467)
- 所(10130)
- 业大(9762)
- 京(9567)
- 研究所(9534)
- 财(7772)
- 中心(7531)
- 江(6874)
- 农业大学(6796)
- 财经(6419)
- 室(6417)
- 省(6239)
- 院(6234)
- 经济学(6036)
- 技术(5988)
- 实验(5943)
- 经(5905)
共检索到63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景岚 康俊 王丽芳 马强 韩青梅 康振生
【目的】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寡糖处理向日葵植株后对锈菌侵染的抑制作用,以揭示寡糖诱发子在细胞学水平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寡糖喷雾处理向日葵叶片,2d后接种锈菌,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对寄主及病原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诱导处理后有部分夏胞子向内凹陷,萌发受到抑制。寄主细胞对于病原菌的侵入产生了防卫反应结构和物质。表现为寄主细胞壁加厚,染色加深,寄主细胞壁下产生黑色物质沉积;吸器壁加厚,吸器外间质变宽,部分吸器畸形坏死;细胞器变形、空泡化,最终寄主细胞解体、坏死。【结论】寡糖处理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向日葵产生对锈病的抗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堆淑 胡景江
【目的】寡糖可以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产生防卫反应,以提高其抗病性,从而抵御杨树溃疡病菌的入侵。【方法】分别采用筛选出的杨树溃疡病菌菌丝体、壳聚糖、果胶糖活性较高的降解物寡糖A1、B、C3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以加无菌水为对照(CK),并在诱导48h后用针刺接种法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检测毛白杨愈伤组织中丙二醛(MDA)、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及绿原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3种寡糖A1、B、C3分别诱导48h后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毛白杨愈伤组织中MDA含量变化先略有升高,之后缓慢下降,在接种后60h急剧升高,并在接种60~96h毛白杨愈伤组织中MDA含量变化为:CK>寡糖C3>寡糖B>寡糖A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熊娟 黄如葵 冯诚诚 琚茜茜 秦健 梁家作 陈振东 黄玉辉 陈小凤 刘杏连
【目的】探究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对苦瓜枯萎病的抗性诱导作用,为完善氨基寡糖素诱导苦瓜抗枯萎病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氨基寡糖素对苦瓜幼苗进行叶面喷雾和灌根,设诱导不接种、诱导后接种、未诱导只接种和未诱导未接种4个处理,15 d后测定各处理苦瓜幼苗根系的β-1,3-葡聚糖酶(β-1,3-GLU)、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析苦瓜幼苗根、茎和叶片的木质素、酚类化合物和胼胝质变化情况,调查苦瓜幼苗的枯萎病发病率,明确氨基寡糖素对苦瓜枯萎病的抗性诱导效果。【结果】5%氨基寡糖素叶面喷雾和灌根均可提高苦瓜幼苗根系的β-1,3-GLU、POD、PPO和PAL活性,促进幼苗根、茎和叶片的木质素、酚类化合物和胼胝质沉积,诱导苦瓜的枯萎病抗性。其中,经过3次诱导,在接种后15 d,5%氨基寡糖素1500倍液叶面喷雾苦瓜幼苗的病情指数为30.83,比对照1(CK1)低23.34,对枯萎病的抗性达抗病(R)水平,诱导抗病指数为43.09;5%氨基寡糖素1000倍液灌根对苦瓜枯萎病抗性的诱导效果最佳,苦瓜幼苗的病情指数为25.00,比对照2(CK2)低59.44,其抗性达抗病(R)水平,诱导抗病指数为70.3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灌根或叶面喷施的诱导抗病指数与灌根或叶面喷施0.5%几丁聚糖和6%低聚糖素的诱导抗病指数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商文静 赵小明 杜昱光 商鸿生
以海洋壳寡糖中科6号为试材,对寡糖类化合物抗病毒性质和抗病毒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烟草用50μg/mL中科6号预防处理后24h再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其对由T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相对防效为84.73%,显著高于对照;KI-I染色法试验结果表明,预防处理烟草半叶上的淀粉斑平均为35个,明显少于对照;叶绿素测定结果表明,50μg/mL中科6号预防处理的烟草叶绿素含量达8.67μg/g,高于发病对照和病毒A预防处理组,低于空白对照。
关键词:
壳寡糖 中科6号 TMV 诱导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康云艳 刘兵 杨暹 柴喜荣
为探讨壳寡糖对菜薹接种立枯丝核菌后的发病率、病情相关蛋白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菜心品种油青四九为材料,于菜薹形成初期叶面喷施0.4,2,8 mg/L壳寡糖预处理2 d,以喷施无菌水为对照,灌根接种立枯丝核菌。结果表明:0.4 mg/L壳寡糖处理可提高菜薹植株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降低发病率,减少由于病害造成的产量下降。与单独接种立枯丝核菌相比,接种6 d内,0.4 mg/L壳寡糖处理可进一步增强病原菌对菜薹植株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的诱导作用;接种6 d后,则显著促进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接种处理期间,0.4 mg/L壳寡糖处理均显著诱导了乙烯的形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蕊 马永清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当地种植的大麻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索大麻在不同生育期(苗期、快速生长期、开花期)的根际土、根、茎及叶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对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刺激效果。结果表明:根际土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大于向日葵列当。大麻植株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率高低顺序为根>茎>叶,其中甲醇提取液刺激列当种子萌发率高于水提取液。根与茎的甲醇提取液刺激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率均显著相关(R2=0.833 6,P<0.05)。植株的甲醇提取液对瓜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在快速生长期最强(45.2%),而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则在苗...
关键词:
大麻 列当 种子 萌发 捕获作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康振生 王瑶 黄丽丽 魏国荣 赵杰
采用荧光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 ,系统研究了非亲和组合中小麦对条锈病低反应型抗性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非亲和组合分别由小麦品种牛朱特与条中 2 8号小种、杂种 4 6与条中 2 9号小种、天选 882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 ,对照亲和组合由小麦品种辉县红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观察结果表明 ,小麦条锈菌在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上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病菌在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菌丝生长受抑 ,菌落形成延迟或败育 ,病菌吸器母细胞和吸器数量明显减少。寄主细胞的坏死与条锈菌的发育受阻密切相关 ,免疫组合中病菌的受抑程度高于近免疫组合的。电镜观察发现 ,在抗病品种上 ,病...
关键词:
小麦 小麦条锈菌 抗病性 组织学 细胞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佳 石波 Ojokoh Eromosele solomon 梁平 李静梅
【目的】探索新型诱导剂褐藻酸寡糖诱导大豆生成大豆抗毒素(glyceollins)的最佳条件和累积规律。【方法】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经褐藻酸寡糖溶液诱导的大豆乙醇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并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对其组分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研究褐藻酸寡糖的浓度、大豆的预浸泡时间、诱导过程中的大豆培养温度及湿度、黑暗中的培养时间对glyceollins积累量的影响,确定褐藻酸寡糖诱导产生glyceollins的最佳条件。【结果】褐藻酸寡糖可以作为外源诱导剂来诱导大豆累积生产glyceollins,当诱导剂褐藻酸寡糖的浓度为4%,大豆在无菌水中浸泡5 h,且经诱导的大豆在...
关键词:
大豆抗毒素 褐藻酸寡糖 诱导 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珍 王俊跃 马庆志 任浩 翟胜丞 翟华敏
[目的]揭示脱籽向日葵各级分的组织细胞特征,为脱籽向日葵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宏观生物结构的差异,对脱籽向日葵进行手工分级,用双面刀片将各级分沿垂直和平行生长方向分别切出横向和径向切面光滑的试样,试样厚度为2~3 mm。用导电胶将各试样粘于样品台,采用离子溅射仪对样品喷金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各级分横向和径向的解剖结构。[结果](1)首次系统地将脱籽向日葵分为秸皮、髓、花托、苞片、托片、叶柄和叶片7个级分。(2)各级分表皮组织的构造不同。秸皮、花托和叶柄只有外表皮组织,苞片和托片具有内外表皮组织,叶片具有上下表皮组织,髓无表皮组织。(3)各级分的薄壁组织占比及薄壁细胞形态差异明显。秸皮中薄壁组织占比最少,薄壁细胞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棒形;髓中全部是薄壁组织,薄壁细胞形状为多面体;其他级分的薄壁组织占比介于秸皮和髓之间,薄壁细胞形状不规则。(4)各级分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及其细胞组成不同。秸皮和叶柄的维管束呈环状排列,花托、苞片和托片的维管束呈星状排列,叶片的维管束分布在叶脉中;秸皮的维管束由韧皮纤维细胞、木纤维细胞、薄壁细胞和导管分子组成,其他级分的维管束主要由薄壁细胞和导管分子组成。[结论]脱籽向日葵可分为生物学特征明显不同的7个级分,级分间生物结构高度不均一,分级是脱籽向日葵高值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
向日葵 解剖结构 农业残余物 残余物利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富华 黄真池
为了阐明诱导因子诱导系统获得性抗性机制,研究了百草枯PQ,钛铁试剂Tiron和稻白叶枯菌弱毒株XOO75-1等诱导因子对稻白叶枯病的系统获得抗性、诱导叶活性氧代谢及挑战接种叶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Q和XOO75-1可诱导系统获得抗性.XOO75-1使处理稻叶SOD和CAT活性降低,使POD活性、O2i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升高;PQ使SOD,CAT,POD活性、O2i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升高;两者均使处理稻叶膜脂IUFA降低,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升高.PQ和XOO75-1使挑战接种叶病斑附近组织结构受保护,比未处理叶的细胞结构损伤小,较接近正常叶,细胞内结构以叶绿体变化最为显著.Tiron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建平 李子钦 王立新
通过对原始菌样和单个夏孢子分离繁殖系的测定表明:内蒙古向日葵锈病流行区的病原菌生理小种种类为3号、2号及Lambrides描述的新分离物CL1,CL3和CL4;各小种或分离物均分布在所有采集点,但以3号小种数量最大,约占90%以上,为优势生理小种。
关键词:
向日葵,锈病菌,生理小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雪婷 马永清 田丰 安雨
本试验采用甲醇和蒸馏水浸提法,从69种青藏地区传统中草药中筛选具有诱导瓜列当(PheliPanche aegyPtiaca Pers.)和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种子萌发作用的植物,旨在通过寻找稳定的种子萌发刺激物质来为根寄生杂草列当防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供试材料中,16种中草药的甲醇或蒸馏水浸提液诱导瓜列当种子的萌发率≥20%,21种中草药的甲醇或蒸馏水浸提液诱导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率≥20%;2)其中,黄花蒿、雪参、鸡血藤、青兰、甘松和独一味6种中草药诱导2种列当的发芽率均高于20%,表明上述中草药种含有较高活性或较高浓度的列当种子萌发诱导物质,上...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 瓜列当 中草药 浸提液 发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德兴 徐永清 杨燕 韩瑛琪 贺付蒙 王雪 冯艳忠 刘娣 李凤兰
[目的]对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毛蕊花糖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为将其作为药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从3株产木质素降解菌(雷斯青霉(Penicillium raistrickii)、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和霉菌(Fungal sp.))和2株产纤维素降解菌(白腐菌(Phanerochaetc chrysosporium)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中筛选最优复合菌剂对向日葵列当进行生物破壁发酵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复合菌剂降解后向日葵列当中的有效成分;以毛蕊花糖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以酵解温度、pH值和酵解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毛蕊花糖苷提取工艺;体外检测毛蕊花糖苷对OH·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分析毛蕊花糖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向日葵列当中共检测出207种化学物质,含量较高的药效成分为苯乙醇苷类物质毛蕊花糖苷,相对含量为2.470%。以雷斯青霉、白腐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组合作为最优复合菌剂破壁酵解向日葵列当提取毛蕊花糖苷的最佳条件为:酵解温度27℃,酵解pH值7,酵解时间3.5 d,在此条件下,向日葵列当中毛蕊花糖苷的提取量为1 396μg/mL。向日葵列当毛蕊花糖苷对OH·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抗氧化活性明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向日葵列当中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通过复合菌剂发酵破壁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毛蕊花糖苷的提取效率,且毛蕊花糖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国凤利 孟繁静 胡适宜
天竺葵的成熟胚囊由七个细胞组成.卵细胞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质体和线粒体丰富,另外还存在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微管。质体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棒状或不规则长形,具管状或泡状的内膜结构,基质电子密度较低,多数质体中含有一个或几个淀粉粒。线粒体的体积较大,在切面上多是环状,其基质电子透明区含有明显的DNA纤丝。在卵细胞的合点端,其质膜与中央细胞的质膜之间发生局部分离,形成了明显的膨大间隙,间隙中存在许多泡状结构。在助细胞中,珠孔端存在明显的由室内突形成的丝状器,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内质网叠堆成平行排列或同心环状,有些末端膨大,形成了球形的电子致密体。中央细胞的极核周...
关键词:
胚囊 超微结构 天竺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