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4)
2023(2081)
2022(1670)
2021(1433)
2020(1192)
2019(2427)
2018(2218)
2017(4151)
2016(2327)
2015(2424)
2014(2249)
2013(2288)
2012(2033)
2011(1954)
2010(1880)
2009(1677)
2008(1641)
2007(1485)
2006(1155)
2005(1001)
作者
(8560)
(7464)
(7281)
(7023)
(4643)
(3659)
(3109)
(2888)
(2740)
(2613)
(2494)
(2423)
(2398)
(2394)
(2377)
(2359)
(2223)
(2202)
(2196)
(2173)
(1970)
(1957)
(1793)
(1663)
(1648)
(1639)
(1627)
(1607)
(1585)
(1572)
学科
(9381)
经济(9371)
管理(5694)
(5401)
方法(4973)
数学(4629)
数学方法(4603)
(4086)
企业(4086)
(2562)
(2510)
中国(2321)
(2117)
(1994)
贸易(1994)
(1947)
业经(1912)
环境(1841)
(1826)
(1735)
技术(1579)
产业(1547)
虫害(1536)
(1500)
农业(1498)
金融(1497)
及其(1479)
病虫(1433)
病虫害(1433)
(1385)
机构
大学(36115)
学院(35893)
(14635)
经济(14381)
研究(13608)
(11646)
管理(11309)
理学(10485)
科学(10369)
理学院(10332)
管理学(10076)
管理学院(10023)
农业(9368)
业大(8733)
中国(8213)
(7784)
研究所(7434)
(7051)
(6393)
农业大学(6334)
中心(5911)
财经(5649)
经济学(5445)
(5334)
(5291)
(5277)
(5189)
经济学院(5121)
实验(5051)
(4995)
基金
项目(29378)
科学(22762)
基金(22431)
(21345)
国家(21200)
科学基金(17636)
研究(16882)
自然(12535)
自然科(12325)
自然科学(12317)
自然科学基金(12103)
(11944)
基金项目(11774)
社会(11662)
社会科(11223)
社会科学(11222)
(9940)
资助(9024)
教育(7670)
计划(6858)
重点(6790)
科技(6385)
(6261)
(6170)
(6160)
科研(5987)
创新(5945)
(5909)
国家社会(5596)
专项(5261)
期刊
(12271)
经济(12271)
学报(12144)
(10671)
研究(8476)
科学(8454)
大学(8317)
学学(8258)
农业(7271)
中国(5857)
(4465)
业大(4091)
(3788)
管理(3656)
农业大学(3489)
财经(2948)
经济研究(2753)
(2697)
(2605)
林业(2402)
中国农业(2365)
(2197)
金融(2197)
科技(2178)
自然(2152)
自然科(1985)
自然科学(1985)
业经(1944)
技术(1765)
问题(1743)
共检索到45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堆淑  胡景江  
【目的】寡糖可以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产生防卫反应,以提高其抗病性,从而抵御杨树溃疡病菌的入侵。【方法】分别采用筛选出的杨树溃疡病菌菌丝体、壳聚糖、果胶糖活性较高的降解物寡糖A1、B、C3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以加无菌水为对照(CK),并在诱导48h后用针刺接种法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检测毛白杨愈伤组织中丙二醛(MDA)、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及绿原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3种寡糖A1、B、C3分别诱导48h后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毛白杨愈伤组织中MDA含量变化先略有升高,之后缓慢下降,在接种后60h急剧升高,并在接种60~96h毛白杨愈伤组织中MDA含量变化为:CK>寡糖C3>寡糖B>寡糖A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堆淑  冀玉良  胡景江  
【目的】研究寡聚糖激发子对毛白杨愈伤组织抗杨树溃疡病菌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筛选出降解杨树溃疡病菌丝体、壳聚糖、果胶糖且活性较高的寡聚糖激发子A1、B、C3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以无菌水处理的毛白杨愈伤组织为对照,并在诱导48h后挑战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测定毛白杨愈伤组织内V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经A1、B、C3 3种寡聚糖激发子诱导48h后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毛白杨愈伤组织中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基本上呈单峰曲线,A1、B、C3 3种寡聚糖激发子诱导接种的毛白杨愈伤组织中Vc含量峰值比对照峰值分别提高了99.02%,95.46%和85.64%;寡聚糖激发子诱导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建玲  项蔚华  沈瑞祥  
用100、500、1000ppm-浓度的5406细胞分裂素和稀土分别诱导群众杨的离体枝条,3d后进行接种。实验证明,用“5406”发病率降低了63.3%~70%,病情指数降低了51.5~65.2;用稀土发病率降低了60%~70%,病情指数降低了29.1~73.9。接种后的群众杨皮部SOD活性在72~96h内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呼吸强度48h达到最大值,96h明显减弱,并基本稳定。发病后,皮部总蛋白含量增加1.7~4.4倍(对照总蛋白含量仅增加0.9倍),增加的量随诱导剂的浓度增大而增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之春  孙一铭  秦志超  肖训焰  齐代华  罗克明  
以毛白杨为转基因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来源于益母草的阳离子抗菌肽基因LJAMP2。经卡那霉素筛选,共获得50株抗性植株。GUS组织染色和PCR检测显示有30株抗性植株呈阳性,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毛白杨基因组中。RT-PCR证实抗菌肽基因LJAMP2在转基因植株中能大量表达。离体抗病性试验表明:转基因毛白杨细胞粗提液的抑菌能力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进一步将溃疡病菌接种在转基因和野生型毛白杨茎段上培养30天,转基因植株的病级指数均低于非转化植株。上述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毛白杨中超量表达益母草抗菌肽基因LJAMP2能显著提高其溃疡病抗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景江  刘志龙  文建雷  
以杨树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杨树溃疡病菌细胞壁裂解物——低聚糖对杨树细胞有关抗病指标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 ,该低聚糖具有明显的激发子活性 ,能够诱导杨树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几丁质酶、β- 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增高 (分别为对照的 2 .80 ,1.99,2 .84倍 )和木质素、HRGP的积累 (分别为对照的2 .35 ,2 .6 1倍 )。因此可以认为 ,低聚糖激发子主要是通过快速启动和增强防卫基因表达的速度和强度 ,使植物体内同抗病性有关的物质代谢增强 ,导致抗病物质快速形成和积累 ,从而诱导或增强了植物的抗病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熊娟  黄如葵  冯诚诚  琚茜茜  秦健  梁家作  陈振东  黄玉辉  陈小凤  刘杏连  
【目的】探究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对苦瓜枯萎病的抗性诱导作用,为完善氨基寡糖素诱导苦瓜抗枯萎病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氨基寡糖素对苦瓜幼苗进行叶面喷雾和灌根,设诱导不接种、诱导后接种、未诱导只接种和未诱导未接种4个处理,15 d后测定各处理苦瓜幼苗根系的β-1,3-葡聚糖酶(β-1,3-GLU)、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析苦瓜幼苗根、茎和叶片的木质素、酚类化合物和胼胝质变化情况,调查苦瓜幼苗的枯萎病发病率,明确氨基寡糖素对苦瓜枯萎病的抗性诱导效果。【结果】5%氨基寡糖素叶面喷雾和灌根均可提高苦瓜幼苗根系的β-1,3-GLU、POD、PPO和PAL活性,促进幼苗根、茎和叶片的木质素、酚类化合物和胼胝质沉积,诱导苦瓜的枯萎病抗性。其中,经过3次诱导,在接种后15 d,5%氨基寡糖素1500倍液叶面喷雾苦瓜幼苗的病情指数为30.83,比对照1(CK1)低23.34,对枯萎病的抗性达抗病(R)水平,诱导抗病指数为43.09;5%氨基寡糖素1000倍液灌根对苦瓜枯萎病抗性的诱导效果最佳,苦瓜幼苗的病情指数为25.00,比对照2(CK2)低59.44,其抗性达抗病(R)水平,诱导抗病指数为70.3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灌根或叶面喷施的诱导抗病指数与灌根或叶面喷施0.5%几丁聚糖和6%低聚糖素的诱导抗病指数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商文静  赵小明  杜昱光  商鸿生  
以海洋壳寡糖中科6号为试材,对寡糖类化合物抗病毒性质和抗病毒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烟草用50μg/mL中科6号预防处理后24h再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其对由T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相对防效为84.73%,显著高于对照;KI-I染色法试验结果表明,预防处理烟草半叶上的淀粉斑平均为35个,明显少于对照;叶绿素测定结果表明,50μg/mL中科6号预防处理的烟草叶绿素含量达8.67μg/g,高于发病对照和病毒A预防处理组,低于空白对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康云艳  刘兵  杨暹  柴喜荣  
为探讨壳寡糖对菜薹接种立枯丝核菌后的发病率、病情相关蛋白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菜心品种油青四九为材料,于菜薹形成初期叶面喷施0.4,2,8 mg/L壳寡糖预处理2 d,以喷施无菌水为对照,灌根接种立枯丝核菌。结果表明:0.4 mg/L壳寡糖处理可提高菜薹植株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降低发病率,减少由于病害造成的产量下降。与单独接种立枯丝核菌相比,接种6 d内,0.4 mg/L壳寡糖处理可进一步增强病原菌对菜薹植株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的诱导作用;接种6 d后,则显著促进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接种处理期间,0.4 mg/L壳寡糖处理均显著诱导了乙烯的形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良芬  马琼瑶  陈育  
本文对云南昆明地区由Phomopsis amygdali侵染引起的桃树溃疡病进行了鉴定。采集受害病枝到实验室分离培养,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色、绒毛状,从菌落的背面可看到有淡褐色的色素形成;分生孢子无色、子弹状、双细胞,大小为3.7μm×8.7μm。进行ITS系列分析: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扩增产物测序,对所测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n分析比对,结合在寄主植物上的症状,分离菌的生物学特性等,判断该分离病菌为桃溃疡病菌Phomopsis amygdali。最后进行回接实验,把分离到的病菌接种到健康的桃果实上,观察接种桃子发病情况及症状,比较从发病桃子上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原  杨旺  
通过对不同地区北京杨溃疡病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环境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环境条件对树皮相对膨胀度(RT值)、树皮邻苯二酚含量、苗木带菌量等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抗病性,若改善环境条件,抗病性便有所提高,反之亦然。另外,树皮生理指标中RT值、磷、邻苯二酚、可溶性总糖和钾的含量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而氮、钙、镁、铁、锰、锌、葡萄糖、果糖、蔗糖,原儿茶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与抗病性无明显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越渠  刘庆珍  李立梅  张杨  韩姣  张永安  
【目的】以生物防治防控杨树溃疡病发生与危害为目标,筛选能有效抑制杨树溃疡病且具有开发潜力的拮抗菌株,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生防因子。【方法】从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山保护站林下土壤样品中筛选获得1株对杨树溃疡病菌有良好抑制效果的链霉菌,编号为HS1。采用多重筛选法确定菌株HS1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等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运用人工接种法测定菌株HS1发酵液对杨树溃疡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菌株HS1及其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其中对杨树溃疡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达20.66 mm,发酵液抑菌圈直径达40.26 mm; 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菌株HS1与Streptomyces scopuliridis同源性最高;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S1发酵液对杨树溃疡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0.87%和71.74%。【结论】生防菌株HS1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杨树溃疡病,且对多种农林重要病害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龙琴  杜美霞  龙俊宏  何永睿  邹修平  陈善春  
【背景】柑橘溃疡病(citrus bacterial canker,CBC)是世界柑橘产业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柑橘黄单胞杆菌柑橘亚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Xcc)引起,在国内外被列为检疫对象。由于柑橘分子病理研究相对滞后,导致可供利用的抗性基因资源相对匮乏。WRKY转录因子参与植物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前期研究发现柑橘WRKY转录因子可能在调控寄主抗病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通过对超量表达CsWRKY50、CsWRKY61和CsWRKY72转基因晚锦橙(Citrus sinensis)的溃疡病抗性进行评价,明确这些基因在柑橘响应溃疡病菌侵染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抗病育种价值。进一步利用RNA-Seq解析CsWRKY61调控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柑橘遗传转化,获得超量表达CsWRKY50、CsWRKY61和CsWRKY72的晚锦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拷贝数;以非转基因植株为对照,采用离体针刺接种评价转基因植株对溃疡病的抗性;通过比较超量表达CsWRKY61和野生型植株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探究CsWRKY61提高柑橘溃疡病抗性的内在机制。【结果】分别构建了CAMV 35S启动子控制CsWRKY50、CsWRKY61和CsWRKY72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分别获得了6、8和6株转基因晚锦橙。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为1,只有超量表达CsWRKY61的转基因植株溃疡病抗性显著增强,其病斑面积明显小于野生型植株,而超量表达CsWRKY50和CsWRKY72的转基因植株抗病性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超量表达CsWRKY61的转基因植株中生物胁迫相关途径(包括病原入侵的感知、活性氧爆发、转录因子、防御基因、激素、细胞壁和次生代谢等)和信号转导相关途径(主要是激酶受体)均被显著激活。【结论】超量表达CsWRKY61能够激活与生物胁迫和信号转导相关的途径,增强柑橘对溃疡病的抗性;CsWRKY61在柑橘抗病育种中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瑞芬  季延平  
刺槐溃疡病在山东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其次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头状,聚生于短的单出瓶梗上,分生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7.6~15.4μm×2.5~3.8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至纺锤形,3~5分隔,28.2~38.4μm×4.6~5.1μm;厚垣孢子直径8.9~12.8μm。腐皮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生于伸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阔卵形至椭圆形,5.1~10.2μm×2.5~4.8μm,孢子梗长30~80μm;大型分生孢子两端较钝,3~5分隔,20.1~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向玉英  朱湘渝  侯艳  
经10年在华北各省市田间试验和室内抗病测试证明:中林-115、中林-379、中林-34是抗干部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和叶部黑斑病(Marssonina brunnea)的杨树新品种,比北京杨、Ⅰ-214等有显著的抗病力,比群众杨降低溃疡病发病率80%~100%,比加杨、Ⅰ-214和P15A降低黑斑病发病率80%以上,并对杨树的其它病虫如天牛等,也有较强的抗性。它们也是华北地区速生、优质、繁殖易、成活高、适应性强的杨树良种,现正在大量推广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青  孙辉  杜昱光  赵小明  商鸿生  
以寡聚糖为诱抗剂,研究了其对黄瓜抗白粉病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用寡聚糖诱抗剂在接种前处理黄瓜叶片,可以减轻黄瓜白粉病的发生,表现为菌落稀疏、变小,产孢期延迟、以及潜育期延长。寡聚糖诱抗剂最佳处理时间为接种前5~7d,持效期在10d以上。诱抗剂处理第一片真叶后可减轻上部叶片发病,上部叶片呈现较明显的抗病性反应特征。表明寡聚糖可诱导黄瓜幼苗产生对白粉病的系统获得抗病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