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6)
2023(6630)
2022(5376)
2021(4890)
2020(3953)
2019(8598)
2018(8300)
2017(15541)
2016(8250)
2015(9319)
2014(9456)
2013(9125)
2012(8328)
2011(7555)
2010(7653)
2009(7159)
2008(6952)
2007(6453)
2006(5727)
2005(5075)
作者
(25320)
(21065)
(20846)
(19920)
(13177)
(9748)
(9585)
(8221)
(7932)
(7516)
(7114)
(7010)
(6908)
(6751)
(6627)
(6402)
(6238)
(6184)
(6026)
(5768)
(5314)
(5273)
(5167)
(4860)
(4687)
(4683)
(4615)
(4572)
(4332)
(4277)
学科
(38172)
经济(38138)
(24854)
管理(23153)
(22030)
企业(22030)
方法(12276)
(12001)
(11365)
业经(11101)
(9924)
地方(9811)
数学(9614)
中国(9562)
数学方法(9494)
产业(9412)
体制(8613)
(7805)
(7500)
理论(7213)
技术(6633)
(6501)
贸易(6500)
(6273)
农业(6178)
(6020)
金融(6013)
(5884)
银行(5867)
(5809)
机构
学院(122459)
大学(119643)
(50439)
经济(49357)
管理(45853)
研究(43553)
理学(39149)
理学院(38732)
管理学(38084)
管理学院(37841)
中国(31848)
科学(26474)
(25899)
(22404)
(21893)
(21169)
研究所(19871)
中心(19289)
(19268)
业大(18073)
财经(17375)
农业(16727)
(16385)
北京(16138)
(15947)
师范(15710)
(15662)
(15146)
技术(15095)
经济学(14900)
基金
项目(82353)
科学(64763)
研究(61828)
基金(57676)
(50746)
国家(50331)
科学基金(42779)
社会(38972)
社会科(37073)
社会科学(37068)
(34070)
基金项目(29666)
(27851)
教育(27597)
自然(25889)
自然科(25291)
自然科学(25283)
编号(25204)
自然科学基金(24836)
资助(22737)
成果(20470)
(19582)
重点(18874)
课题(18506)
(17772)
(17093)
创新(16561)
国家社会(16445)
发展(16030)
(15806)
期刊
(59933)
经济(59933)
研究(35437)
中国(26790)
(19725)
学报(19580)
管理(18963)
科学(17790)
(17451)
大学(14973)
教育(14899)
学学(14228)
农业(13454)
技术(12142)
业经(11283)
经济研究(9965)
(9695)
金融(9695)
财经(8544)
问题(8058)
(7656)
(7027)
商业(6534)
科技(6439)
(6293)
(6086)
技术经济(6038)
国际(6009)
统计(5865)
(5721)
共检索到186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建军  
后发国家的产业组织体系,以日本和韩国最为典型。作为企业并购重组的重要形式,产业政策协调下的大型寡头企业联合投资的研发联合体,对日本的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研发联合体进行联合投资、合作研究的日本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发,就是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类似日本,韩国大企业始终以寡头竞合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推动韩国半导体产业的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日本半导体企业的技术赶超也引发了美日半导体企业的全球贸易战和并购重组。因应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赶超,美国在1990年前后通过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对企业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等,从生产制造、研究开发、市场竞争等方面入手,以拯救衰败中的美国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产业赶超的历史表明,只要与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特点和技术创新要求相趋同,以产业政策推动和领军企业共同投资组织的研发联合体、技术收购、企业合并等并购重组形式,是非常有效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飞  赵然  
利用Cournot模型和Stackelberg模型,分析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之间的寡头竞争与合作,探讨未来更多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后,移动通信市场上的多寡头竞争博弈。结论显示:合作收益大于竞争收益,未来移动通信市场寡头之间的博弈最理想的方式是选择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博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雅甜  吴汉洪  许恒  
本文以大型在位平台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为研究背景,系统探讨在位平台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对竞争和创新的影响,以期为反垄断执法机构进行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提供理论参考。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和并购理论,本文通过纳入网络外部性特征,构建了平台企业横向并购对竞争和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创新效率存在大幅提升时,平台企业并购并不必然提高均衡价格和均衡创新水平,也不一定会降低消费者福利。因此,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对大型在位平台企业之间的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时,需要同时分析价格效应和创新等非价格效应,全面评估并购的竞争影响和福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姚东旻  陈樱子  
本文通过一个双寡头价格竞争模型去刻画同质厂商在面对异质消费者时,如何设计最优团购合约,如何选择价格策略,从而寻求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最终我们发现,对于厂商来说,尽管最优团购合约一直存在且能够被消费者实施,但最终的市场均衡却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当异质性消费者信息差异过大或过小时,市场上团购均衡不能出现;只有当消费者对该产品基本属性的评价相对于该产品的信息评价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时,市场上团购均衡才会发生,但此时一定伴随着低价均衡与高价均衡,如何选择则只能由消费习惯、厂商议价能力等外部因素先验决定;当消费者对该产品基本属性的评价相对过高或过低时,团购均衡还是不会出现,这能够解释市场上的团购产品为何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静  
战略转移定价是在产业环境中考察转移定价和市场竞争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利用动态博弈的均衡求解方法,研究最终产品市场存在混合寡头竞争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决策。在非对称和对称两种竞争结构下,分析最终产品市场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的市场均衡。结果显示:非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大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产量和均衡利润随成本率参数取值的不同而变化;对称竞争结构下,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大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转移价格,均衡利润小于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均衡利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欧阳克海  
通过对主导厂商和次要厂商寡头竞争的分析,透析了在全球基础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全球未来基础电信市场的寡头竞争趋势和市场进入障碍的逐渐形成,具体分析了主导厂商和次要厂商群在未来电信上的竞争态势,并前瞻了基础电信市场竞争格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明贵  
寡头垄断──日本产业竞争格局的新趋势孙明贵一、日本全业经营业绩趋于两极分化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企业经营困难重重。日本企业纷纷采取企业重组和业务再构造等手段,以图走出困境恢复往日的竞争力。这些经营策略和管理手段的运用导致了企业经营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春玲  
文章由读者和广告资助的报刊间的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均衡分析。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报刊向替代性越强,则对读者收取的价格越低,阅读者也就越多,广告水平和广告价格也越高,然而这种行为又反过来减少了报刊的利润。报刊间竞争的加剧导致报刊的收入来源从读者向广告的转移,而主要由广告资助的报刊拥有较多的读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磊  
风险投资基金的血液中具有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基因,风险投资是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浑然天成的金融工具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最令人唏嘘的是中国第二大、世界第四大电信供货商中兴通讯,仅仅因为美国商务部的一纸贸易禁令,导致核心芯片器件供应面临断货风险,业务几近全面瘫痪。中兴事件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行了一个真实的压力测试,测试的结果并不理想,充分揭示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短板:半导体产业,其中主体为集成电路,其市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潋  
文章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分析韩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进程和经验。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经劳动密集型的封装测试,资本密集型的芯片制造,以及知识密集型的芯片研发三个阶段。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以及财团的成长和转型,都是促成这一系列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本国人力资本增长的基础上,大企业采取全球雇佣人力资本的策略,即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优秀的科研人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适当条件下,这种策略能够帮助后发企业较快缩短与世界领先企业的科研差距,实现在研发上的赶超并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丽娟  洪泽慧  
业绩补偿制度作为一项促进交易双方公平合理定价的机制,在并购重组中起到减少信息不对称、遏制恶意定价以及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等作用。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本文对不同类型业绩补偿协议的承诺主体、承诺方式和承诺特征展开讨论,分析业绩补偿协议的签订逻辑及其在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业绩补偿协议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吉生保  冼国明  
通过引入模仿参数δ来衡量R&D容易被模仿的程度,对Joanna Poya-go-Theotoky(1998)的研究进行了拓展,验证了其基本结论的稳健性。此外,通过引入二次R&D成本函数,研究发现,混合双寡头与私人双寡头情况下的社会福利的比较是不确定的,除了依赖创新规模P以外,还取决于模仿参数d,即——(1)对于任意的d,创新规模越大,私人双寡头越倾向于占优混合双寡头,混合双寡头仅在创新规模较小的时候可能优于私人双寡头;(2)对于创新规模比较小的R&D,只有同时具备较容易的模仿程度,混合双寡头才会优于私人双寡头;(3)在不完全模仿(d≠1)的情况下,在R&D越来越容易被模仿的过程中,利率越高(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谦  李冰晶  蒋传海  
在寡头竞争市场环境下,生产完全互补产品的厂商可以通过谈判签约并使用"混合捆绑"策略进行竞争,如电信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共同推出的签约套餐和预付费套餐。针对这种行为,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两组互补品厂商的寡头博弈模型,研究混合捆绑销售契约对市场价格、厂商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只有一组厂商签订混合捆绑销售契约时,签约厂商能够从捆绑折扣中获得竞争优势,而竞争对手则被迫降低自己产品价格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两组厂商均签订混合捆绑销售契约时,围绕捆绑产品的竞争将使得捆绑折扣进一步提高,但各自的利润却下降了。然而当这种签约策略内生时,所有厂商将选择签订契约并进行捆绑销售,从而陷入"囚徒困境"。最终,在互补产品"纵向外部性"和系统产品"横向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下,混合捆绑销售契约提高了消费者剩余而降低了社会福利。基于本文分析,应该反对竞争政策对厂商谈判签订契约使用混合捆绑策略进行竞争的行为。文章的贡献在于从契约的角度研究厂商之间的捆绑销售策略,并运用统一的分析框架考察了不同契约结构下厂商实施捆绑销售的动机,对于深化捆绑销售的理论研究和完善竞争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亚明  张岩贵  
本文用非合作博弈的思想方法 ,分析了企业间策略互动对 FDI决策的影响 ,FDI可能是不同条件下博弈的结果 ,在缺乏企业特定优势的情形下 ,企业之间的策略互动可能促成 FDI的发生。在全面展现寡头厂商之间的抑制与反抑制、策略行动与反策略行动对企业 FDI决策影响的同时 ,我们证明了企业优势虽然是 FDI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但它既不是 FDI的充分条件 ,也不是必要条件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跨国公司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