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7)
- 2023(4455)
- 2022(4130)
- 2021(3717)
- 2020(3495)
- 2019(8343)
- 2018(8257)
- 2017(16234)
- 2016(9243)
- 2015(10670)
- 2014(11040)
- 2013(11212)
- 2012(10722)
- 2011(9740)
- 2010(9863)
- 2009(9340)
- 2008(9553)
- 2007(8888)
- 2006(7469)
- 2005(6656)
- 学科
- 济(40690)
- 经济(40655)
- 业(23986)
- 管理(23641)
- 方法(22124)
- 数学(20049)
- 数学方法(19895)
- 企(18337)
- 企业(18337)
- 农(11621)
- 财(10173)
- 学(9551)
- 中国(9142)
- 贸(8204)
- 贸易(8204)
- 易(7952)
- 地方(7873)
- 农业(7456)
- 业经(7053)
- 制(6843)
- 和(6365)
- 务(6284)
- 财务(6271)
- 财务管理(6250)
- 企业财务(5864)
- 银(5679)
- 银行(5650)
- 融(5427)
- 金融(5424)
- 环境(5388)
- 机构
- 大学(142019)
- 学院(140684)
- 济(57128)
- 经济(55874)
- 管理(51822)
- 研究(48764)
- 理学(44734)
- 理学院(44214)
- 管理学(43361)
- 管理学院(43103)
- 中国(36148)
- 科学(32979)
- 农(31261)
- 京(30090)
- 所(26819)
- 农业(25305)
- 财(25266)
- 业大(25202)
- 研究所(24690)
- 中心(22700)
- 江(22043)
- 财经(20380)
- 北京(18678)
- 经(18368)
- 范(17944)
- 经济学(17836)
- 师范(17634)
- 州(17068)
- 院(16980)
- 农业大学(16509)
- 基金
- 项目(92675)
- 科学(70424)
- 基金(65459)
- 研究(64126)
- 家(58452)
- 国家(57979)
- 科学基金(47525)
- 社会(38569)
- 省(37131)
- 社会科(36452)
- 社会科学(36436)
- 基金项目(35039)
- 自然(31863)
- 划(31666)
- 自然科(31054)
- 自然科学(31039)
- 自然科学基金(30479)
- 教育(29738)
- 资助(27787)
- 编号(26481)
- 成果(21704)
- 重点(21369)
- 部(20721)
- 发(20302)
- 计划(18882)
- 创(18834)
- 科研(18701)
- 课题(18200)
- 创新(17714)
- 大学(17193)
共检索到200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晓勇 孙洪新 敦伟涛
【目的】缺乏自主高产、优质新品种导致肉羊单产能力低、羊肉品质差、利润空间小是中国肉羊产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利用国外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品种杂交可以提高单位产肉量,但由于杂交技术体系相对复杂,配套杂交利用体系不易掌握等原因导致乱交滥配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品种优异特性部分丢失。此外,从长远角度,结合中国国情和农区特点培育自主肉用绵羊新品种是解决地方品种产肉性能差、填补专门化肉用绵羊品种空白的关键手段。寒泊肉羊是以小尾寒羊为母本,杜泊绵羊为父本进行杂交,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A746G)基因分子标记作为提高种群产羔数的辅助手段,经过多年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而成的农区肉用绵羊新种群。本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赵紫光 卢全晟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肉羊产业3种养殖模式的资源要素需求特点,探讨不同养殖模式的成本差异,实现畜牧业有限资源约束下的肉羊养殖模式选择与布局优化。[方法]以2005—2015年新疆肉羊养殖数据与分布状况为基础,梳理放牧、半舍饲、舍饲三大主要养殖模式在资源条件、投资与设施、繁育技术、育肥技术、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特点,对比分析3种养殖模式的成本差异。[结果](1)放牧模式对天然草场资源和疫病防控的要求最高;舍饲模式对饲料、繁殖技术、育肥技术、管理技术等要求较高;半舍饲的各种要求介于放牧与舍饲之间。(2) 3种养殖模式中,舍饲模式成本最低,放牧模式产品品质最高。[结论]新疆肉羊产业发展资源丰富多样,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肉羊养殖模式,注重肉羊生产的科学性,加强政策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优化肉羊产业养殖模式布局,提升新疆肉羊产业发展水平,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效增收。
关键词:
新疆 肉羊 产业 养殖模式 比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天章 张慧鲜 王文义 陈怀森 蒋红琴 马勇 罗海玲
为研究集约化饲养模式下巴美肉羊与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试验选择4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巴美肉羊和小尾寒羊公羔各10只,按品种分为2组,饲喂以精粗质量比为50∶50(干物质基础)的全混合日粮(TMR)。测定各试验羊饲养120d期间的相关生长性能指标和相关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巴美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试验末体重、总增重和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2)巴美肉羊宰前活重(P<0.01)、热胴体重(P<0.05)和眼肌面积(P<0.05)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而屠宰率则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3)巴美肉羊背最长肌宰后45min的pH(P<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如玉 肖海峰
为探究不同种养结合模式能否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本研究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并基于多元处理效应模型探究了不同种养结合模式对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种养结合能够提高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且内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对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提升作用强于外循环种养结合模式;2)内循环种养结合模式通过降低饲草料费用、降低劳动力投入、减少面源污染及碳排放来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而外循环种养结合模式主要通过降低面源污染和增加肉羊出栏活重来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3)内循环种养结合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小规模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而外循环种养结合模式仅对大规模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有提升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振 杨春 赵馨馨
本文基于宏微观数据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区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基于2000—2016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全国108个牧区县肉羊养殖的宏观数据,分析牧区县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结合新疆8县158个农牧户微观数据,实证分析2012—2017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区在不同养殖模式、不同饲养方式下肉羊养殖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结果显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通过带动牧区牧业转型发展,对于稳定和提升牧区肉羊养殖生产效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牧区县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结束了年际间较大幅度的波动状态,呈趋稳增加态势,资本投入对牧区肉羊养殖具有显著影响;肉羊专业育肥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保持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肉羊舍饲模式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但牧区肉羊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自繁自育肉羊养殖技术进步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宏辉 徐光艳
研究肉羊的生产效率对解决我国羊肉供给紧缺,缓解市场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肉羊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补的DEA-Malmqusit指数法和SFA随机前沿分析法,对2009-2017年新疆肉羊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肉羊产业整体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各地区生产效率变化及各分解指数差异明显,生产要素投入中幼畜价格和饲料成本均对生产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配种费和死亡损失费与效率损失有较强相关关系。因此,通过因地制宜进行规模化养殖,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优化饲料等各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提高新疆肉羊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中 潘建伟
本文从羊肉的生产和贸易分析入手 ,预测了羊肉生产的发展趋势及肉羊市场前景 ,总结出内蒙古肉羊业在资源、价格、品种、无污染等方面的优势 ,提出了内蒙古肉羊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肉羊业 市场分析 发展战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敦伟涛 陈晓勇 田树军 孙洪新 董玉玲 谭志伟 李盼霞 刘桐令
开展了杜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育种研究,对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7.36 kg和22.88 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6.98 kg和7.20 kg,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72.56 g和227.4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8.67 g和80.77 g,6月龄体重分别为48.46 kg和40.56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13.9 kg和15.53 kg,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53.50 g和211.9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5.67 g和86.67 g(P<0.01),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胸宽、胸围和大腿围均显...
关键词:
肉羊 自群繁育后代 生产性能 日增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源恒 李火根 王龙强 边黎明 姚俊修 施季森
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以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各4株成年个体作为交配亲本,进行8×8全双列交配设计,以各交配组合子代的出苗率来评价各亲本的雌、雄繁殖性能,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父本效应、母本效应、父母本交互作用效应、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及各交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同时,利用11个SSR位点信息估算亲本间遗传距离,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繁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掌楸繁殖性能主要受母本效应影响,父本效应可以忽略;繁殖性能的一般配合力亲本间差异较大,且雌性大于雄性;种内交配的特殊配合力远高于种间杂交。尽管亲本遗传距离与杂交亲和性二者间相关不显著,但仍存在如下趋势:种内杂交的亲和性随遗传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立中
肉羊业是我国牧区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本文针对国内外肉羊生产及贸易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阐述了肉羊业的目标市场 ,评析了中国牧区肉羊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并结合牧区的生产力水平、经营方式及资源现状 ,提出了中国牧区肉羊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牧区 肉羊业 竞争优势 发展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时悦 李秉龙
自然禀赋的区域差异是影响肉羊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对肉羊产业区位的选择、载畜量的上限、肉羊产业集聚的时空结构及对屠宰加工等环节的吸引力等方面。实证分析表明,肉羊产业在大农区和大牧区的集聚程度较高。伴随着肉羊产业集聚程度的逐渐提高,全国几大牧区的牧草地资源却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集聚本身,而在于促进肉羊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关键词:
自然禀赋 肉羊 产业集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存振 肖海峰
采用Logistic模型、空间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指数、重心模型等对我国肉羊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肉羊产业在经历了1961-1990年的缓慢积累期、1991-2000年的加速成长期和2001-2010年的快速增长期后已经于2011年进入成熟稳定期;我国肉羊产业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同时存在较大的区域集聚差异,且随时间推移不断波动;牧区的内蒙古、新疆和农区的山东、河北、四川等几省是我国肉羊产业主产区,近年来有向粮草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集聚的态势,东南沿海二、三产业发达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
关键词:
肉羊产业 时空演变 空间集聚 区域变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基于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的历史事实,结合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在描述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特征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肉羊生产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料资源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转移和集中。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肉羊生产已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关键词:
肉羊生产 区域变动 自然布局 经济布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本文运用概率优势模型,对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西北地区的内蒙、新疆,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山东、河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安徽等省(区)具有肉羊生产的优势。从技术水平、要素费用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对肉羊主产区成本优势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肉羊主产区龙头企业;制定和实施各种扶持政策,逐步实现散养向适度规模化养殖转换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