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58)
- 2023(18411)
- 2022(15490)
- 2021(14310)
- 2020(12190)
- 2019(27416)
- 2018(27279)
- 2017(51648)
- 2016(28317)
- 2015(31986)
- 2014(32006)
- 2013(31634)
- 2012(29351)
- 2011(26366)
- 2010(26639)
- 2009(24889)
- 2008(24616)
- 2007(22132)
- 2006(19843)
- 2005(17742)
- 学科
- 济(112989)
- 经济(112841)
- 业(102471)
- 管理(90947)
- 企(83653)
- 企业(83653)
- 农(49720)
- 方法(46952)
- 数学(36933)
- 数学方法(36531)
- 业经(34795)
- 农业(33221)
- 财(33174)
- 中国(30192)
- 学(26230)
- 制(24459)
- 地方(23878)
- 务(22677)
- 财务(22596)
- 财务管理(22561)
- 技术(21349)
- 企业财务(21302)
- 理论(21288)
- 和(21044)
- 环境(19902)
- 贸(19721)
- 贸易(19707)
- 划(19138)
- 易(19113)
- 体(18742)
- 机构
- 学院(408571)
- 大学(403835)
- 管理(159438)
- 济(157838)
- 经济(154258)
- 研究(139536)
- 理学(136285)
- 理学院(134755)
- 管理学(132483)
- 管理学院(131760)
- 中国(107177)
- 科学(89786)
- 京(87865)
- 农(86939)
- 财(72886)
- 所(72032)
- 业大(69313)
- 农业(67434)
- 研究所(65368)
- 江(64216)
- 中心(63897)
- 财经(57153)
- 北京(55141)
- 范(52406)
- 经(51837)
- 师范(51811)
- 州(51175)
- 院(51110)
- 省(47116)
- 经济学(45101)
- 基金
- 项目(276263)
- 科学(215187)
- 研究(200320)
- 基金(197746)
- 家(174601)
- 国家(173010)
- 科学基金(146958)
- 社会(123971)
- 社会科(116899)
- 社会科学(116864)
- 省(110531)
- 基金项目(105225)
- 自然(96985)
- 自然科(94558)
- 自然科学(94528)
- 自然科学基金(92825)
- 划(92074)
- 教育(89916)
- 编号(82755)
- 资助(80288)
- 成果(66562)
- 重点(62122)
- 发(59896)
- 部(59463)
- 创(58372)
- 课题(57107)
- 创新(54065)
- 科研(52717)
- 业(52225)
- 计划(50879)
- 期刊
- 济(186992)
- 经济(186992)
- 研究(117189)
- 中国(86626)
- 农(84184)
- 学报(71782)
- 科学(64930)
- 管理(60317)
- 财(57248)
- 农业(56856)
- 大学(53764)
- 学学(50931)
- 教育(44838)
- 融(37367)
- 金融(37367)
- 技术(35923)
- 业经(35696)
- 业(30157)
- 财经(27595)
- 经济研究(26639)
- 问题(24738)
- 经(23655)
- 版(22132)
- 科技(20813)
- 图书(20697)
- 技术经济(20434)
- 业大(19639)
- 资源(19355)
- 现代(19131)
- 理论(18261)
共检索到619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宏宇
该文在对寒地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寒地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法律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构建寒地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法律体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寒地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蓝海涛
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水产品生产大省。2011年上半年,发生历史罕见的大旱急转洪涝灾情,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事关粮食安全、价格水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亟须高度关注,积极应对。一、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对当前农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寰
在对抗震救灾和科学重建中科技作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防灾减灾科技赈灾体系的设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构建"一模式五机制"的科技赈灾体系,指出建立良好的科技赈灾体系是提高防灾减灾质量的主要保障,有利于开创减灾工作的新局面。文章进一步指出了科技赈灾体系的构成、目标与方向、整合的资源对象,并就优化科技赈灾体系提出了多个对策建议。
关键词:
防灾减灾 科技赈灾 体系 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曜祖
立足中国西部地区实际,构建符合西部林区防灾减灾工作实际的体系,并建立西部林区防灾减灾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依据西部林区防灾减灾建设的各个具体环节,从灾害前的预警、灾害发生中的救援和灾后重建三个主要环节选取可量化的指标作为变量和评价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到西部林区防灾减灾体系构建中的主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西部林区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要优化林区防灾减灾制度管理,加大林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制定林区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林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西部林区 防灾减灾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恒 鲍文
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目前的农业保险是以气象灾害保险为主,且存在农业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农业灾害保险尚未规范化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指出衡量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农民自愿参保率的高低、政府参与气象巨灾风险分担、促进农民保收增收和适度的商业化运作。提出推进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及灾害救济向参加灾害保险的客户倾斜的机制、加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覃红燕 谢永宏 邹冬生
运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简称M-K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的M-K统计值在1983年后即突破置信区间(P0.05),可见,1980s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持续增长,旱灾受灾面积未能有效遏制。主要原因包括:(1)雨水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不匀。如1986年后4月、5月和6月的降雨量与1951-1980年均值相比整体偏少,而7月明显偏多。(2)水土流失严重使森林水分涵养功能低下。(3)河湖淤积严重使河湖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金成 曾以禹 张多 贺祥瑞
当前,全球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多,各种危害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脆弱性相互作用,形成灾害风险。国际社会认识到,减少灾害风险的努力必须系统地纳入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许多国家通过增强林业活动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抵御灾害的适应力和恢复力,保护生计恢复生态、重建绿色家园、重振国家经济,在灾害中吸取经验教训丰富林业优良做法,促进转型和转变发展方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支柱的可持续发展。总思路是采取立足生态系统减少灾害风险的措施,将增强生计承受力与自然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特别在沿海地区和山区,以整体方针建立抗灾能力强的社区。国际实践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加强保护和恢复自然生...
关键词: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灾害 林业 案例 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公建祥
协庄煤矿地处山东省新泰市小协镇境内,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国有省属企业,井田面积35.66km2。1958年9月动工建设,1962年12月投产,原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万t,设计服务年限90年。当时,是山东省最大的煤矿,被誉为"鲁煤第一峰"。1989年实施改扩建工程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120万t/a提高到180万t/a,尚可服务年限26年。目前,协庄煤矿在册员工5637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德富 刘秀清
本文对自然灾害发生背后潜在的社会性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剖析。分析了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包括致灾原因的社会性、灾害影响的社会性和防灾减灾的社会性;以及认识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现实意义,即有利于帮助人们全面、客观地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利于规范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增强相关部门防灾减灾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化灾为利、造福人类;提出了发挥社会力量增强防灾减灾成效的思路。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属性 防灾减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涛
运用SBM超效率DEA模型对2010—2013年20个省份的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出以下结论:80%省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不高,防灾减灾资源未得到高效利用;纯技术效率不高和规模效率不高都是导致大多数省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主要动因;近一半的省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并未与其农业产值规模同向变动。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与我国在农业自然灾害应对中"重防灾减灾数量投入,轻投入结构与质量改进""重投入,轻管理"的策略相关。农业防灾减灾的具体结构优化策略包括:(1)农业防灾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磊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作为迈向 2 1世纪的壮举 ,已引发各界的关注。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战略 ,即如何利用科技减灾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则成为全部问题的焦点。本文指出 ,应崇尚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战略观念 ,靠科学评估 ,靠灾害风险分析 ,靠适度的生态环境政策 ,确保 2 1世纪西部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防灾减灾这一关系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唐川
通过对泥石流灾害形成原因及对城镇造成危害的调查分析,提出泥石流多发城镇的灾害防御应首先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景观的战略布局着手,在城市避难疏散系统的构建中统筹兼顾各类城市灾害的危害性。采取灾害测报系统及布局、生命线保障系统规划,救灾设施及布局、抗灾防灾工程建设和疏散及避难通道规划等五项工程性措施,通过防灾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救灾队伍建设、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防灾救灾的宣传教育和灾害政策法规建设等五项非工程性措施的支撑,从根本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标,构建生态安全的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洪昌富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原则、定位及编制方法、以及与城市规划体系整合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框架。
关键词:
防灾减灾 城市规划 防灾规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万宁坤 周晨光
邯郸公司结合历年防汛管理经验,及时优化整合,创新防汛纵向管理、横向管控立体模块化管理模式,以达到把防汛职责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优化专业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预控、防控措施,切实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位于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心,城区内的河流有滏阳河、支漳河分洪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曼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对关系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农业灾害防治措施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综述我国农业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两种主要的防灾救灾措施——国家防灾救灾措施和市场化的农业保险措施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促进农业防灾救灾措施优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灾害 国家防灾救灾机制 农业保险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