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7)
- 2023(13351)
- 2022(11690)
- 2021(11109)
- 2020(9342)
- 2019(21561)
- 2018(21788)
- 2017(41143)
- 2016(23090)
- 2015(26132)
- 2014(26188)
- 2013(25467)
- 2012(23531)
- 2011(21114)
- 2010(21242)
- 2009(19340)
- 2008(18777)
- 2007(16353)
- 2006(14313)
- 2005(12316)
- 学科
- 济(86566)
- 经济(86461)
- 管理(62465)
- 业(57179)
- 企(47802)
- 企业(47802)
- 方法(42409)
- 数学(36771)
- 数学方法(36146)
- 学(24174)
- 农(22936)
- 中国(21914)
- 财(20567)
- 业经(18329)
- 地方(17191)
- 理论(16860)
- 制(15844)
- 农业(15048)
- 和(14667)
- 贸(13863)
- 贸易(13857)
- 环境(13708)
- 易(13380)
- 技术(13196)
- 务(12804)
- 银(12779)
- 银行(12724)
- 财务(12723)
- 财务管理(12696)
- 教育(12498)
- 机构
- 大学(325119)
- 学院(323426)
- 管理(125493)
- 济(116992)
- 经济(114219)
- 研究(111466)
- 理学(109191)
- 理学院(107851)
- 管理学(105362)
- 管理学院(104805)
- 中国(80029)
- 科学(75329)
- 京(70251)
- 农(60701)
- 所(58312)
- 业大(54470)
- 研究所(53989)
- 财(53576)
- 中心(49580)
- 农业(48267)
- 江(47795)
- 范(44874)
- 师范(44358)
- 北京(43840)
- 财经(43241)
- 院(40656)
- 经(39309)
- 州(38577)
- 技术(36907)
- 师范大学(35845)
- 基金
- 项目(230107)
- 科学(179208)
- 基金(165149)
- 研究(162839)
- 家(147084)
- 国家(145906)
- 科学基金(123128)
- 社会(98365)
- 社会科(92927)
- 社会科学(92899)
- 省(91405)
- 基金项目(88012)
- 自然(83853)
- 自然科(81884)
- 自然科学(81864)
- 自然科学基金(80312)
- 划(78123)
- 教育(75792)
- 资助(68592)
- 编号(66779)
- 成果(54564)
- 重点(52453)
- 部(49632)
- 发(48309)
- 创(47309)
- 课题(46958)
- 科研(44772)
- 计划(44455)
- 创新(44124)
- 大学(41890)
- 期刊
- 济(125188)
- 经济(125188)
- 研究(89955)
- 中国(61341)
- 学报(60320)
- 农(54768)
- 科学(53446)
- 管理(44411)
- 大学(43866)
- 学学(41468)
- 教育(39621)
- 财(38685)
- 农业(38465)
- 技术(28036)
- 融(22792)
- 金融(22792)
- 业经(20684)
- 业(20013)
- 财经(19700)
- 经济研究(19336)
- 图书(17838)
- 版(16951)
- 业大(16810)
- 经(16638)
- 科技(16584)
- 问题(16199)
- 资源(15925)
- 理论(15164)
- 技术经济(14802)
- 统计(14614)
共检索到461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桂成 张洪程 钱银飞 李德剑 周有炎 徐军 吴文革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徐宗进 钱宗华 孙菊英 赵品恒
【目的】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的超高产生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演进规律及超高产特征。【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4个超级粳稻品种(武粳15、淮稻9号、徐稻3号和常优1号)为材料,对高产(8250—9750kg.hm-2)、更高产(9750—11250kg.hm-2)和超高产(>11250kg.hm-2)3个产量等级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群体库容量和群体库容的充实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由高产到更高产再到超高产,4个超级稻品种的群体颖花量不断提高(差异显著),而结实率、千粒重在3个产量等级间略有增减(差异不显著)。在安全成熟的情况下,群...
关键词:
粳型超级稻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超高产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花劲 周年兵 张军 张洪程 霍中洋 周培建 程飞虎 李国业 黄大山 陈忠平 陈国梁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郭保卫
【目的】研究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结构与群体形成特征,以期为双季晚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籼粳杂交稻有代表性的品种甬优538、甬优2640、甬优1538、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形成超高产(≥10.50 t.hm-2)和高产(9.75 t.hm-2≤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昊 李刚华 王强盛 袁奇 郑永美 王惠芝 丁艳锋 王绍华
为明确12.00 t.hm-2超高产群体结构,以提高超高产的重演率,本试验采用不同密度和肥料处理,使小区产量产生9.00~12.00 t.hm-2的变异,研究了单季晚粳稻武运粳7号不同产量水平的群体结构。结果表明,颖花量大、高效叶面积大、高粒叶比以及高生物产量,尤其是灌浆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明显优势是超高产群体的最显著特征。与高、中产群体相比,12.00 t.hm-2超高产群体的指标主要为:穗数300~315万穗.hm-2,成穗率大于65%,颖花量47625万朵.hm-2左右,每穗实粒数131粒左右,最大适宜叶面积指数7.2左右,灌浆结实期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平均每天小于等于0.062,高效叶面...
关键词:
单季晚粳稻 超高产 群体结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才斌 郑亚萍 成波 (?)继锋 姜振祥
大田条件下,通过比较花生超高产田(产量≥8.5 t/hm2)和一般高产田(产量≥6.0 t/hm2)群体特征和光能利用率得:叶面积系数峰值持续时间长是超高产花生的一个显著特点;超高产田全生育期光合势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田;产量形成期光合势占全生育期的80%以上,对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超高产田单位叶面积光截获效率低于一般高产田:超高产田的干物质生产速率全生育期始终高于一般高产田,干物质生产速率峰值高,后期下降速度慢,是超高产群体的显著特征;花生光能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研究适宜的栽培条件和措施是今后花生再高产主攻方向。
关键词:
花生 超高产 光截获率 光能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昌 杜永 吴长付 刘立军 王志琴 朱庆森
【目的】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超高产水稻(产量>11t·ha-1)的生长发育特性。【方法】4个中熟粳稻品种(含品系)连嘉粳2号、华粳5号、0026和9823种植于大田,对其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与高产水稻(CK,产量为8.98~9.16t·ha-1)相比,超高产水稻每穗颖花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与CK无显著差异;超高产水稻移栽至拔节期的茎蘖数较CK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较CK低,抽穗期与CK无显著差异,抽穗后则显著高于CK。超高产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根冠比、抽穗至...
关键词:
中熟粳稻 超高产 生长发育 调控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德涛 许明 王楠 陈温福
以粳型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秋光为对照,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二者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沈农265在根数、总根长、根体积、根重、单株根系氧化力、伤流速度、总吸收面积、活性吸收面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根系的生长动态看,两品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生育中后期,沈农265的根系较秋光更庞大,代谢活性更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文革 张洪程 吴桂成 翟超群 钱银飞 陈烨 徐军 戴其根 许珂
【目的】探索超级稻群体库容形成及其构成特征。【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5个籼型超级稻为材料,用汕优63为对照,比较研究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构成及特征。【结果】(1)不同试点的超级稻品种均显著或极显著比对照增产,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培育大穗是超级稻扩大库容量、增加颖花量的主要途径,而增穗并不能扩增群体总颖花量。(2)大穗是通过两种途径协调实现的:一是增加一次枝梗数及其上的平均着粒数,二是增加二次枝梗数但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其中增加二次枝梗数及其总粒数是主要的;超级稻在一、二次枝梗数增加的同时,通过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而增加一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优化颖花分布,提高全穗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成国 徐海港 李刚华 丁艳锋 王绍华
调查了武进农业科学研究所超高产攻关试验田单季粳稻泰粳394和武运粳23的群体状况,分析了产量大于12.0 t.hm-2、10.5~12.0 t.hm-2和小于10.5 t.hm-2这3种群体抽穗期的个体构成。结果表明:产量大于12.0 t.hm-2的超高产群体抽穗期茎蘖数、颖花数、干重和叶面积等数量指标的构成中,大分蘖(分蘖干重/主茎干重大于0.8)所占的比例大于30%,小分蘖(分蘖干重/主茎干重小于0.6)所占的比例小于11%。因此,群体合理的茎蘖组成是形成超高产的基础。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抽穗期 群体构成 茎蘖组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张龙步 张文忠 马殿荣
从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及育种实践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育种和杂交稻之后,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北方粳型超级粳稻在常规育种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如沈农265、沈农606、吉粳88等。与常规超级稻育种相比,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则相对较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与生态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育种技术相...
关键词:
水稻 理想株型 超级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伟 李刚华 杨从党 王绍华 凌启鸿 丁艳锋
分别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和江苏省南京市最适种植季节种植杂交籼稻Ⅱ优107,比较了两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消光系数、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等因子的差异,分析了涛源水稻特殊高产区高产水稻的高产生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涛源Ⅱ优107的籽粒产量2006年为18.6.thm-2,2007年为17.7.thm-2,分别为南京的2.1倍和1.9倍,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发现主要是因为在涛源种植的水稻有效穗较多,增加了籽粒库容量。与南京点相比,Ⅱ优107在涛源的生育期延长、作物生长速率提高,其中营养生长期延长近30 d,灌浆期作物生长速率提高1.3倍。齐穗期涛源LAI达10.0以上,比南京的大3.3。成熟期...
关键词:
特殊生态区 超高产 水稻 生态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德海 王晓燕 马荣荣 禹盛苗 朱练峰 欧阳由男 金千瑜
【目的】探明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的重穗、超高产与生理特性的关系。【方法】以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轻穗型常规晚粳稻秀水63和中穗型籼型杂交晚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合(品种)间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源、流、库"等生理特性的对比考查与测定,研究和探讨甬优6号超高产的生理特性。【结果】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突出的生理特性是:①"源足",表现为叶面积指数大、叶片功能期较长、叶绿素含量多、叶片光合速率高、比叶重和粒叶比较大;②"流畅",为齐穗期单株茎鞘物质向成熟期的穗部输出量大、输出率和转换率高;③"库大",为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和有效颖花量多、库容量大、穗重5g以上;④"根强",为次生根发达、根量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张龙步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近20年来从事超级稻育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主线,从基本理论、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合评述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并讨论了与粳型超级稻有关的生理和遗传问题,指出开发推广超级稻是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粳稻 新株型 籼粳稻杂交 超高产育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1996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研究项目,20年来中国超级稻研究后来居上,无论超高产遗传生理基础研究还是超级稻育种实践,无论南方超级杂交籼稻还是北方超级常规粳稻,总体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潜力和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储备,为中国稻作科学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从超级稻兴起、技术路线确立、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生理与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方粳型超级稻相关生理与遗传问题:近年来北方粳稻继续保持较高产量水平和加工品质,同时以垩白性状为代表的外观品质有明显提高,至少在9 t·hm-2之前...
关键词:
中国 水稻 粳型超级稻 超高产育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