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4)
2023(11743)
2022(10430)
2021(9895)
2020(8164)
2019(19115)
2018(19066)
2017(36624)
2016(20218)
2015(22746)
2014(22768)
2013(22554)
2012(20737)
2011(18517)
2010(18352)
2009(16416)
2008(15796)
2007(13324)
2006(11718)
2005(9917)
作者
(58032)
(48107)
(47510)
(45443)
(30617)
(23198)
(21693)
(18986)
(18382)
(16979)
(16628)
(16049)
(15365)
(14950)
(14890)
(14492)
(14412)
(14144)
(13861)
(13417)
(12002)
(11468)
(11456)
(10951)
(10748)
(10633)
(10617)
(10580)
(9639)
(9602)
学科
(78891)
经济(78807)
管理(55169)
(49140)
(39489)
企业(39489)
方法(34443)
数学(29790)
数学方法(29431)
地方(22350)
(22169)
中国(21592)
(19624)
(17043)
业经(16899)
环境(16376)
农业(15114)
(13419)
理论(12955)
(12537)
贸易(12527)
(12032)
(11859)
(11807)
技术(11462)
(10662)
财务(10603)
财务管理(10588)
地方经济(10465)
资源(10238)
机构
大学(275909)
学院(275188)
管理(111097)
(101672)
经济(99060)
理学(96482)
理学院(95278)
研究(93857)
管理学(93584)
管理学院(93094)
中国(67698)
科学(62485)
(60738)
(46900)
(46090)
业大(44224)
(43983)
研究所(43331)
中心(42737)
(39390)
(39206)
师范(38879)
北京(38563)
农业(35929)
财经(35839)
(35332)
(33387)
(32498)
师范大学(31748)
技术(28882)
基金
项目(199465)
科学(155741)
研究(144222)
基金(142909)
(125272)
国家(124258)
科学基金(106526)
社会(88390)
社会科(83520)
社会科学(83497)
基金项目(78256)
(78094)
自然(71488)
自然科(69629)
自然科学(69612)
自然科学基金(68278)
(66844)
教育(64459)
编号(59705)
资助(57575)
成果(46778)
重点(44564)
(43054)
(42381)
(40788)
课题(40676)
创新(38034)
科研(37857)
计划(36651)
大学(36393)
期刊
(111541)
经济(111541)
研究(78461)
中国(51783)
学报(44839)
科学(42883)
(40883)
管理(37423)
大学(32983)
(31452)
学学(30955)
教育(30348)
农业(28717)
技术(22868)
业经(18989)
(18885)
金融(18885)
资源(17296)
问题(16221)
图书(16137)
经济研究(15932)
财经(15534)
(15013)
科技(14564)
理论(13599)
(13495)
(13113)
现代(13093)
(12955)
实践(12808)
共检索到393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卢新潮  徐苏宁  刘羿伯  赵欣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滨河区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威胁,尤其在我国北方寒地城市。以哈尔滨马家沟滨河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及生态图底分析,发现其存在水体污染严重、径流量不足、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防护性差、缓冲绿带破碎化等问题。为此,本文立足于滨河区环境、社会和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生态导向下的寒地滨河区规划策略,从恢复河流自然岸线、划定滨河区生态红线、连接河流与周边绿地斑块、构建地区雨洪调蓄系统、增强气候防护设计、控制周边土地开发、贯通滨河区开放空间7方面探讨了规划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珊珊  郑强  刘晋媛  张龙飞  付宇  
大数据和新技术方法为存量更新规划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可以辅助我们挖掘物质空间与真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随着时空推移各种"流"(人流、交通流、物资流)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更加精细的量化手段进行描述,也使得更大尺度的存量更新规划研究成为可能。以哈尔滨市城市存量土地更新规划对策研究项目为例,旨在探索新技术环境下,存量更新规划全过程中可能运用的新数据源及创新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增强存量空间资源评估、典型地段分析、更新时序判断等方面,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综合效益的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庆伟  相伟  马双全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其关键环节在于促使核心城市快速发展,发挥其对区域的带动作用。文章以哈尔滨市为例,分析了核心城市物流发展对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作用。在运用城市物流规划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和现存问题,对哈尔滨市城市物流体系规划进行了探讨,为其他城市的物流规划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模式借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志伟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于产业支撑,核心问题是实现转移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使用实地调查和访谈法,搜集整理哈尔滨市阿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及资源基础;运用边际分析法,围绕劳动力就业安置的核心问题,估算出主导行业的就业弹性经验值;综合上述参数和估计结果,设计出阿城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发展规划。方案表明:旅游业是最理想的安置部门,其次是建筑行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源于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双轮"驱动,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的关键是顺利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优化,进而产生就业增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一般有两种路径:异地安置和就地安置,破题举措是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二元化的管理体制,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勋   许超   李佳虹   周玲娜  
文章研究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围绕“蓝绿统筹,功能复合”这一规划目标,在详细规划层面上对城市滨河空间进行管控的策略和方法。并结合杭州南站单元控规编制实践经验,提出“一线、一带、一通道、功能认定、多指标”的管控模式。同时探索在滨河空间管控线划定和指标确定过程中,运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辅助确定滨河空间管控线和指标的方法,弥补单纯依靠经验判断确定控制指标的不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刘轩宇  
河流往往是城市形态及其文化的起源地,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滨河区作为城市景观、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改造区域。文章就我国城市滨河区景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以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改造为例,探讨以修复生态系统为前提的城市滨河区景观改造,并从游憩系统、土地利用及文脉延续等角度,对我国现代城市中的滨河区景观改造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媛  姜博  初楠臣  代路伟  李晓庆  马玉媛  张雪松  
利用Landsat TM数据获取2000和2015年哈尔滨市建设用地矢量数据,构建了一种更为简单可行的城市边缘区空间提取模型,界定了城市核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的边界,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变化过程和扩张模式。结果表明:基于建设用地变化构建的城市边缘区提取方法——"滑动切割"模型,通过设定提取阈值,获取城市核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的边界是可行的;近15年来,哈尔滨城市边缘区已从二环和四环之间延伸到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外围,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集中化与破碎化并存;根据边缘区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城市边缘区扩张模式包括"外延式、跳跃式和稳定式"三种,基本形成了"东张西建",多种扩张模式并存的城市扩张格局;在交通设施、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基本形成了"南工北农"的城市区域空间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笑鲜  苏义坤  周晓冬  
通过借鉴国内外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反映居住区地下停车位市场现状的特征价格模型,对2015年哈尔滨市在售的35个居住区项目地下停车位价格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影响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因素。研究发现10个特征变量对哈尔滨市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其中住宅价格影响最大。根据特征价格对10个影响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的因素进行了排序,并分为4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洪革  佟立志  井月  陈丹  
利用哈尔滨市952个城市居民样本数据,选择13个因素作为识别生态消费行为的基础变量,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考察消费者行为的维度结构,结果表明生态消费者进行消费时不仅关注环境,而且还关注消费对自身的影响;根据不同个体的消费习惯与个体特征之间的差异性,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总样本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坚定型生态消费者、主流型生态消费者、偶尔型生态消费者和非生态消费者四类,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和环境价值观、心理学特征3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守邦   张诗阳   王向荣  
【目的】基于活力影响构建城市滨河绿地评价体系,从不同维度探讨滨河绿地对其自身及周边街区活力的影响,为城市滨河绿地的评价方法及更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构建递阶层次城市滨河绿地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组合赋权,TOPIS法进行数据综合。(2)采用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评估滨河绿地准则层各维度质量、各指标层单一环境要素对场地和周边街区活力影响。(3)采用交互探测,评估各环境要素评价维度交互作用对场地和周边街区活力影响。【结果】(1)研究构建包含区位环境、河道空间形态、水岸空间形态、生态环境质量、设施服务质量、可达性6个准则层31个指标的城市滨河绿地评价模型。(2)海淀6段典型河段27个研究单元的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单元中,研究单元21最佳,研究单元26最差。河段中,土城沟、南长河评价较好;京密引水渠由于区位环境与可达性不佳,评价居中;永定河引水渠、小月河评价较差,归因于河道空间形态的局限性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3)指标层方面,场地活力与周边街区建筑密度、单元形状指数、外侧道路等级值显著相关,而周边建筑密度、单元文化和休憩设施密度对周边街区活力体现出高解释力。(4)准则层方面,单一维度准则层环境要素对场地活力影响有限,周围街区活力与设施服务质量相关性显著;双因子交互探测均呈现对活力解释的增强作用。区位环境与设施服务质量两者协同对场地活力和周边街区活力都有着最高解释水平。【结论】(1)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一定程度支撑城市滨河绿地系统性评估,并提供优化参考。(2)南长河和土城沟的总体品质较高,京密引水渠昆玉段需通过降低道路等级、增加人行天桥等方式提升滨河绿地可达性,而小月河、永定河引水渠等河段则应通过覆绿、近自然化改造等方式改善现状硬质驳岸,营建多类型亲水场所,并通过塑造多种乡土植物群落以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和多样自然风景。(3)总体建议方面,应重视区位环境条件,强调形态、品质与可达性的均衡发展,而在部分维度受限时,则应优先关注设施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建设。(4)实施策略方面,提升绿地边界形状不规则度,降低绿地与周边街区间的道路等级,是增强滨河绿场地活力的有效途径;而增加滨河绿地内部文化、休憩场所设施类型与密度,增加民众亲水机会,塑造更为开敞体验感受等则是提升周边街道活力的多种方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悦  宋戈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是实现城市人地系统有序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哈尔滨为例,在界定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次综合函数评价哈尔滨2001-2010年的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引入协调度函数,分析内部子系统的均衡程度。结果表明,2001-2010年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等级由"不健康"向"亚健康"演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下是导致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哈尔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与PSR系统协调度呈正相关,说明PSR各子系统间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昕  商大为  李春媛  
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策。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颁布实施之际,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所思、所想、所困和所盼,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在哈尔滨市6个主城区随机抽取500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城市老年人养老问题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健康和经济状况比较乐观,对相关养老问题关注率较高,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也面临诸多生存困难,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曙光  蔡德发  孙慧玲  
地方财源建设关乎地方财政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其本质是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哈尔滨市财政收入总量及其构成,针对其财源建设的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度不高、招商引资项目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力较低、资金与税收政策要素制约等问题,提出改造传统产业、拓展支柱财源,发展新兴产业、汲取财力财源,加快园区建设、挖掘潜力财源,规范招商引资、争取政策财源,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地方财源,以及创新财政机制、实现持续财源等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童  陈天  
城市滨河区人行高度处的风环境受到河流自身形态及上风向滨河城市空间的直接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河流上风岸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与建筑面宽均是影响滨河区域近地面风环境的空间形态指标。河道与主导风向的夹角以及河流廊道的宽度也显著影响了滨河区近地面风环境。在滨河区规划中,需依据河流走向及宽度,将河流划分为不同的控制段落,并将上风岸依据其与河流的距离划分为不同的控制区。通过在不同段落及控制区内调整空间形态指标,能够实现对不同微气候改善需求的滨河区的风环境针对性优化。为滨河区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润田  
分析了城市滨水地区开发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了城市中心区滨河地区设计与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以菏泽市赵王河为例,对城市中心区滨河地区设计与开发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