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2)
- 2023(10408)
- 2022(9250)
- 2021(8685)
- 2020(7131)
- 2019(16763)
- 2018(16675)
- 2017(32447)
- 2016(17596)
- 2015(19771)
- 2014(19690)
- 2013(19487)
- 2012(17678)
- 2011(15820)
- 2010(15668)
- 2009(14160)
- 2008(13552)
- 2007(11445)
- 2006(10017)
- 2005(8417)
- 学科
- 济(70743)
- 经济(70665)
- 管理(48539)
- 业(44404)
- 企(36781)
- 企业(36781)
- 方法(34194)
- 数学(29709)
- 数学方法(29267)
- 中国(19315)
- 学(17325)
- 农(17151)
- 地方(16239)
- 财(15094)
- 业经(14548)
- 环境(12120)
- 理论(11927)
- 农业(11688)
- 和(11554)
- 贸(10797)
- 贸易(10792)
- 技术(10432)
- 易(10387)
- 制(9956)
- 务(9801)
- 划(9759)
- 财务(9740)
- 财务管理(9722)
- 企业财务(9203)
- 教育(9072)
- 机构
- 大学(249111)
- 学院(246364)
- 管理(101920)
- 济(92225)
- 经济(89904)
- 理学(89376)
- 理学院(88307)
- 管理学(86606)
- 管理学院(86186)
- 研究(81417)
- 中国(57675)
- 科学(54074)
- 京(53973)
- 所(40208)
- 财(39574)
- 业大(39245)
- 农(38645)
- 研究所(37191)
- 中心(36339)
- 范(34060)
- 江(33892)
- 北京(33838)
- 师范(33803)
- 财经(33035)
- 院(30524)
- 农业(30440)
- 经(30055)
- 州(28256)
- 师范大学(27758)
- 经济学(26612)
- 基金
- 项目(179599)
- 科学(141726)
- 基金(131257)
- 研究(128215)
- 家(114933)
- 国家(114057)
- 科学基金(98773)
- 社会(80004)
- 社会科(75858)
- 社会科学(75837)
- 基金项目(71421)
- 省(69443)
- 自然(66807)
- 自然科(65252)
- 自然科学(65241)
- 自然科学基金(64012)
- 划(59184)
- 教育(57894)
- 资助(53515)
- 编号(52017)
- 成果(40742)
- 重点(39613)
- 部(38660)
- 发(37496)
- 创(36718)
- 课题(35283)
- 科研(34375)
- 创新(34264)
- 大学(32937)
- 教育部(32851)
共检索到340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丹
我国的北方地区有许多具有典型寒地气候特征的城市,在城市建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空间环境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应该受到规划设计者和城市建设管理者更多的关注。基于寒地城市特征分析、国内外相关城市建设方法经验借鉴以及规划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就如何营造寒地城市的宜居空间进行了初步归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寒地城市宜居空间营造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寒地城市 宜居空间 营造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华平 张所地
从不同城市宜居性特征差异分析入手,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构建了商品住宅的城市宜居性特征空间评价计量模型。得出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不同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差异主要是由经济水平、自然区位、政治区位、气候条件和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公共图书设施建设造成。鉴于城市的区位、气候和经济水平相对固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导致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菊新
2013年3月1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三位政协委员分别以摩托车、地铁、汽车三种不同交通方式,从宣武门出发到终点前门,进行速度大比拼,结果,摩托车、地铁和汽车分别以10分钟、16分钟和27分钟到达终点。武汉市2004—2012年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武汉市城区内的平均车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许多城市先后采取限行、限购、限号等措施,但是,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常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城市交通怎么了?是投资不足吗?是马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学进 曾菊新
在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社会思潮的推动下,宜居性城市已逐渐成为新的城市发展观。我国的城市绿地建设也由过去的点缀性工作上升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但从城市的宜居性角度分析,我国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主要存在定位比较模糊,重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绿地、轻社区绿地,重绿地美化亮化效果、轻绿地生态效益,重整体性评价指标、轻宜居性指标等问题。立足于城市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提出了合理定位、绿地工程与主体工程"四同时",按自然规律进行城市绿地的建设与管理,突出社区性绿地,推行"绿径+缀块"的绿地网络布局,强调绿地的"可达性+开放性+复合性",以及适度兼顾绿地规模等宜居性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绿地 规划 宜居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育强 范武波 陈炫 魏玉云
随着人口激增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城市湿地景观格局破碎化严重,城市湿地景观恢复与营造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针对国内外城市湿地景观的应用概况,提出了城市湿地景观恢复与营造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合理的空间布局、保证水体景观的平衡控制和自然净化、保持驳岸景观的生态性、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及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注重地域文化的重塑与创新等。这对改善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及休憩空间,促进人们了解城市湿地的生态重要性,从而保障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市湿地景观 恢复与营造 规划设计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余建辉 谌丽 党云晓
以北京市宜居要素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的分析框架,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宜居性由服务设施因子、环境健康因子和城市安全因子3个维度构成,且对城市宜居性的贡献度依次递减;(2)各宜居主因子空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服务设施因子呈明显的内高外低特征,环境健康因子呈东部、北部高和西部、南部低特点,城市安全因子呈多中心分布格局;(3)北京城市宜居性总体格局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且北城要明显优于南城,非参数计量方法进一步揭示出城市宜居性的距离衰减特征和人口密度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4)北...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空间格局 形成机制 北京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成 赵万民 谭少华
城市绿色空间不仅是链接城市聚居体各阶层的融合纽带,还是构建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重要力量。本文以城市绿色空间为桥梁,从城市绿色空间的内涵理解入手,剖析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针对重庆市区域特点,提出了将"城市绿色空间(空间)-城市环境艺术(视角)-地域文化(人间)"为一体的"宜居重庆"规划理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企业 沈开艳 王红霞 张续垚
本文立足普通城市居民的视角,从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环保与可持续性、国内安全与稳定、社会文化状况和城市治理五个维度研究和探讨了城市宜居性。通过构建创新性的城市宜居指数和"What-if"假设模拟分析,发现:(1)经济竞争力并不是决定城市宜居性的唯一因素,比较而言,在环保与可持续性、国内安全与稳定、社会文化包容性和城市治理等方面整体发展良好的城市在整体宜居性排名中较高;(2)对于城市的总体宜居性来讲,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平衡具有很强的必要性;(3)"What-if"假设模拟分析显示,改变城市发展弱项和短板,城市宜居性将可以得到极大改善。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城市宜居指数 排名 模拟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企业 沈开艳 王红霞 张续垚
本文基于普通城市居民的视角,从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环保与可持续性、国内安全与稳定、社会文化状况和城市治理五个角度研究和考察了城市宜居性。利用城市宜居性客观性指标和来自100座城市问卷调查的主观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宜居指数并进行了测算、排名和模拟分析。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100座城市宜居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排名最高的城市主要来自山东和浙江;除广州外,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整体宜居性方面均位居最佳城市之列;在整体宜居性方面,港澳台相比,澳门排名高于香港和台湾的三个城市。(2)经济竞争力并不是决定城市宜居性的唯一因素,比较而言,在环保与可持续性、国内安全与稳定、社会文化包容性和城市治理等其他方面整体发展良好的城市在整体宜居性排名中较高。(3)“What-if”假设模拟分析显示,改变城市发展弱项和短板,城市宜居性将可以得到极大改善。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城市宜居指数 排名 模拟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渊博 冯娴慧
宜居城市是我国城市未来发展建设的目标。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居住单元,也是城市宜居建设的基础单元。2009年,广东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社区"宜居"改造(粤办发[2009]24号);2013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结归纳宜居改造的建设经验,制定并发布《广东省宜居社区评定标准》(粤建房函[2013]1052号),使用该标准对改造后的社区进行后期评价。为研究居民对宜居改造后社区的满意度感知,借鉴《广东省宜居社区评定标准》中的评价因子,制定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选取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三地经过2009年社区宜居改
关键词:
宜居 社区 满意度 评价指标 广东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兴政
当前学术界和实践中对"宜居型城市"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其与密切相关的产业结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研究没有得到相应关注。本文在梳理"宜居型城市"概念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宜居型城市"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必然要素、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居民就业和发展契机等内在复杂关系,并尝试建立"宜居型城市"建设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性评判的五类一级指标,最后提出在"宜居型城市"建设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宜居型城市 产业结构 评价指标 优化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武力超
在城市发展经历了高速期后,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迅速膨胀,会产生诸如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均,城市能源的瓶颈效应,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问题,以上可以统称为"城市居民的宜居性问题"。本文首先在理论上使用比较简明的数学模型对古典的最优城市发展规模进行研究,阐述其分析的基本原理,然后建立较为全面及新颖的实证计量模型,在模型中我们结合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模最优化"和现实意义上的"城市宜居最优化",组建了一个以中国省级数据库为主的面板计量模型,提出中国最优城市规模的新标准,并且对这个以城市发展宜居性为基准的城市最优发展规模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在考量...
关键词:
城市化 最优规模 宜居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敏 宋彦
宜居社区的建设既是对生活空间的再造,更是对国人现代性的再造。其建设交织了一系列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中国特征,并强调内涵型的城市功能建设以及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平规则享有。本文通过对中美宜居社区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宜居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经济持续度、环境友好度、资源节约度、生活便利度和社会和谐与进步等方面,并对各项指标分别展开子项指标的选取与说明,以期引导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谐社区构建、人们生活品质提高。
关键词:
宜居 比较分析 绿色 和谐 关键评价指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洁
通过从经济发展性、社会稳定性、生活便利性、环境适宜性四个维度构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宜居水平,并且基于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莫兰指数和LISA聚类分析,探讨江苏省宜居度的空间差异和空间依赖性,同时还分析了江苏省宜居城市建设的联动程度。结果表明:(1)江苏省各地级市宜居度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宜居水平差异呈现“M”型波动下降;(2)宜居度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增强-减弱-增强”的集聚变化趋势,而局部空间依赖性则相对稳定;(3)江苏省及苏南、苏北宜居城市联动度均呈“N”型结构,苏中地区联动度波动下降趋势明显,而三大区域之间的宜居联动水平持续上升。因此可以通过都市圈宜居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内部城市的发展,同时保持苏南地区宜居水平较高的优势,并发挥徐州市对苏北地区其他城市的带动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华平 张所地
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以城市宜居性特征体系的27个指标为解释变量,以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为被解释变量,通过构建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城市宜居性特征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探索城市间房价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静态和动态模型均显示商品住宅价格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但静态模型对空间相关性产生过高估计的偏误,动态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由于分离了人们的预期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使得空间相关性对房价的影响偏误得以部分矫正;城市的经济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自然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等宜居性特征是形成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文化、交通、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